百只债券违约 房地产业居多

深圳商报 2021-07-22 11:14 阅读 1000+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频发。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已有109只债券违约,涉及违约主体43家,违约金额合计1046.06亿元。

根据记者梳理,年内违约金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海航集团、华夏幸福等几个违约主体的风险暴露。

自2月27日曝出债务违约超百亿后,华夏幸福就接连不断曝出债务违约。6月23日,华夏幸福公告,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的债务本息金额64.49亿元。截至6月2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669.9亿元。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指出,“上半年违约包括华夏幸福、华信、泰禾等体量较大的债券主体,因此导致数额高于去年同期。”

从违约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年内债券违约主要集中在综合、房地产、航空、建筑等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违约近200亿元,高居首位。业内普遍认为,在地产调控延续的背景下,未来部分中小型房企仍面临违约风险。

如房企蓝光发展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为20.6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截至12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

记者注意到,券商承销的债券不乏违约案例。数据显示,上述109只违约债券中,券商参与主承销的超过70只,共涉及28家券商。其中,中信建投参与主承销的债券有14只违约,数量居首;其次为兴业证券,有9只债券违约;第三是海通证券,有8只债券违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用债违约常态化,违约债券的兑付比例也不断降低。

据中泰证券统计,违约债券累计兑付本金占累计违约债券余额的比例已由2014年年末的79.3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87%;全额兑付债券只数占违约债券比例由20%降至7.16%。这意味着,一旦违约投资者将面临较大损失。

投资者如何规避债券违约的风险?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投资人应打破刚性兑付的幻想,在购买相关券商资管、债券基金时应注意其持仓情况和风险等级,尽量选择规模较大、持有债券等级较高的产品,此外要跟踪相关产品的投资情况,一旦发现其所投的债券有违约风险就应尽快赎回。”

东部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称,“投资者如果要参与债市,可以选择购买债券基金,尽量挑选其中一些历史业绩较佳、规模较大、投资品种等级高的产品。”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称,“债券违约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置方式,包括诉讼仲裁、破产诉讼、自筹资金偿付、债务重组等。通常来说,自筹资金、债务重组和破产诉讼较为常见,而前两者相比破产诉讼兑付周期要短。”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