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寒冬or稳定发展?恒大用2019年销售目标6000亿回答

匿名 2019-01-08 10:45 阅读 2000+

2018年的地产寒冬,让人不禁想起2008年的那场“灾难”,金融危机来袭,房地产亦岌岌可危,弃房断供者不在少数,一批企业倒下……好似十年一个轮回,有很多人抛出观点,称2018年将是中国房地产自2009年以后最难的一年。

而1月7日,行业龙头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的公告让人对房市又有了信心。公告显示去年实现销售额5513亿,销售面积524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5500亿的年度销售目标。此外,恒大坚持"现金为王",截至去年底现金余额达2012亿,成为严峻市场形势下稳健经营的有力保障。公告中还提到,2019年恒大销售目标为6000亿,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其实,本轮房地产调控已是我国地产调控史上力度最大、持续最长的一次调控了,截至2018年底已持续28个月。展望2019年,调控政策依旧会继续保持下去,或许会出现微幅放松,但整体并不会有太大改观。

分析人士指出,受调控持续加码影响,2018年房地产市场低迷,不少中小房企陷入经营困境。但是,恒大作为龙头房企表现依旧抢眼,可以看出恒大定位刚需的高性价比产品受调控影响较小。许家印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体现恒大的功力。

强者恒强,这个规律在房地产行业尤为凸显。截止2018年末,TOP3、TOP10、TOP20、TOP50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已分别达到近13%、27%、38%和55%,预计2019年百强房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房产评论人士欧阳捷曾表示,直到进入高度寡头阶段,即8强房企市占率超过70%,市场才会趋于稳定,传统房企的天花板真正到来。预计还需要8年-10年的时间,行业才能进入这一阶段。

TOP3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这么看,恒大的6000亿目标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自身发展和行业趋势的双重结果。

恒大今年6000亿销售目标看似保守,却与恒大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近年来,恒大坚定不移地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以及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强调规模上适度增长,更加注重增长质量。

恒大降杠杆绝非空言,2018年恒大拿地金额只有382亿,仅排在21名,而第一名万科拿地金额则高达1316亿元。这说明,恒大真的在努力降低负债,降低杠杆,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利润的提升。

数据显示,恒大去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30亿,同比大增129.3%,核心利润550.1亿,同比大增101.5%,稳居行业"利润王"。基于目前稳定增长的销售业绩,恒大未来利润将维持高增长。

虽然舆论把地产行业描述的已经凛冬已至,但是看数据,其实是另一种感觉。2018年一线城市全年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5%,二线也是下滑5%,三四线同比还是上涨的,涨幅10%。可见,调控是很严格,但是行业还远未到寒冬。

2018年年末,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微调放松趋势。进入12月份,包括深圳广州珠海、菏泽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对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涉及一二三线各级城市。

除此之外,融资也逐步放松。年末房企融资规模连续两个月有所回升。11月房企融资额达到1044亿元,环比大幅增长83%,12月融资额也持续上涨,达1061亿元。

虽然2019年无须太过悲观,恒大6000亿目标完成难度也不大,但是恒大也是居安思危,不断在进行转型调整。2018年年初,许家印提出了"新恒大"战略,以形成一基两翼一龙头的产业格局,即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发展策略。而2018年,恒大也在逐步落实这个战略。

2018年4月,恒大宣布和中科院合作,计划未来10年投入1000亿元布局高科技产业。

2018年5月,西安恒大童世界举行开工仪式,按照规划,恒大将在全国布局15个恒大童世界项目,未来2-5年陆续竣工开业。

2018年5月1日,恒大健康正式启动恒大养生谷"租购旅"会员机制,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恒大养生谷是恒大旗下的养老产业,通过整合世界一流养老养生、医疗及商业保险等资源,为会员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2018年9月23日,恒大斥资145亿元,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将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全面开展战略合作。

数据显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下已豪掷近280亿元的投资,是地产资本里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手笔的一家。

房地产行业目前是白银时代,而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则是未来朝阳行业,恒大目前的布局,稳健而不失未来,因此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2018年,上证指数跌幅超过24%,恒生指数跌幅超过13%,而恒大股价跌幅只有8%,大幅跑赢大市。

不仅跑赢大市,还跑赢了同行。TOP3中,去年碧桂园股价下跌33%,万科股价下跌20%,恒大个位数的跌幅,彰显抗跌本色。而且,去年碧桂园和万科都陷入了质量和工程问题,恒大能够独善其身,也能够说明很多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中国楼市还是在稳定的发展中,只是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问题出现,希望经过这一系列整顿过后,市场更为健康有序!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