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炒房客的伎俩 不再被价格左右买房的方向

匿名 2020-12-02 15:25 阅读 1000+

为什么是合肥?为什么一个并没有太多热点的二线城市,居然成了2016全球房价涨幅第一名?而现在又成为下跌标杆?问题就出在它名不见经传。当周边房价开始上浮时,会有一个带动效应,而非楼市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这样一个效应,被投机者看中,他们用两种手段抬高房价获取收益。

一种手段是把房子作为抵押物,市场向好时,通过金融机构高评高贷,从而获取超额的资金,然后把资金再去买房,买完再抵押。很多人对此深恶痛绝,认为是银行助推了房价,笔者要点醒投资者的是:炒房客固然不讨人喜欢,但他们做到了“现金为王”;他们不像很多投资者仅仅是简单囤房,仅仅看中自己有多少套房,他们的着眼点在于,自己通过房子能换来多少现金流,从而进行更大规模投资。

另一种手段则是大量控制房源后,少量放出。这个已经不是稀罕事儿了,其实就是抓住了“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把刚需购房者当做了跳板。这里需要说明,刚需并非仅仅指首套房购房者,也有三套、四套房购房者;后者的“刚需”来源于对财富保值的需要。不过相比而言,还是居住需要的刚性更强一些。

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有数据显示中国自有房拥有率达到90%。这个数据值得推敲,但中国人自有住房比例上升是事实。要买房住的已经买到,没有买房的也不会再买,寻求财富保值的由于房价高另寻他路。市场稀缺性作为投资砝码,实在是不能长期依赖的。

此外,从宏观资金面看,美联储缩表加息、欧洲经济回暖、全球退出量 化 宽 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趋向稳定,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回落,这些都意味着货币供应量收缩,金融杠杆同时也将收缩,难以有大量资金进入楼市,那么“有价无市”或成为未来一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常态。

这时,多套房者,尤其是跟着“庄家”炒房的、大量持有房产的人,就要考虑了。自己一来没有炒房团分散风险的能力,二来也无法控制市场上房源的多少,面对走低的市场,要么遭遇降价抛售,要么继续持有并扛着巨额按揭的压力;毕竟宏观调 控不能让一些炒房团为所欲为,随时会限制所有对稳定房价造成威胁的人,那么跟风囤房的人,就首当其冲了。

或许及时变现是有效跳出游戏的方式,也只有卖了房子谋求了现金,前期的收益才算落袋为安,手头现金流充裕了,也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资产配置了。这比单纯持有房产,仅仅看中财富的规模,要明智的多。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