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四万亿,新一轮大印钞来了

黄生看金融 2019-10-25 04:16 阅读 6000+

今天,一个重磅消息出炉,美国纽约联储宣布在10月24日和10月29日将定期回购金额从350亿美元,增加到450亿美元,从10月24日起,也就是从今天起,将隔夜回购金额从75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

根据美联储的公布的计划,这次回购行动将持续到2020年第二季度,将向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5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万亿,这是美国的一次大放水,也是美国新一轮的大印钞。

美联储之所以祭出这个凭空印钞的大动作,而且印钞的规模非常大,是因为美国最近的市场利率又出现了大涨,在实施回购操作之前,美国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性突然紧张,拆借利率突然飙涨到10%,这个历史以来最高的水平,美元突然消失了,出现了美元荒。

为了防止美元的流动性紧张蔓延到股市、债市等,美联储进行了紧急救市,通过回购操作向市场投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稍微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拆借利率也得到了回落。

然而,好景不长,在稍微平复一段时间后,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又开始了紧张,利率又开始了飙升,这让美联储坐立不安,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现象,投入的货币就像消失了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只能加大货币的投放量,继续开足马力印钞,让市场恢复平静,这也是今天纽约联储宣布加大回购操作的原因,可以说美国又开始了直升机撒钱了。

如果任由市场流动性紧张,任由美元荒的出现,那么市场紧张必然会从银行间市场,蔓延到股市、债市,也就会引发美国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就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一样。

至少特朗普不会希望发生金融危机,在他的任内,他必须要保持股市、债市等平稳,为2020年的总统连任竞选打下基础,这是他竭尽所能都要完成的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特朗普多次炮轰美联储,给了美联储巨大压力。

随之2019年即将结束,2020年即将到来,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即将拉开序幕,这个时候美联储也不会任由危机发生,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想尽办法维持市场的平衡。

现在的美联储并不是为了迎合特朗普,而是为了拯救美国自己,因为美国已经承受不起类似的次贷危机,一旦发生,将会使得美国经济迅速坠落,从全球老大的地位上消失,而中国则会迅速上来。

为了在总统竞选年保持金融市场的平静,所以这次美联储的回购行动持续到2020年二季度,这是有深意的,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保持平静,也就是美联储保持中立,既不站队特朗普,也不站队民主党。

根据美国金融机构预测,美国三季度的GDP增速大概率跌破2%,这是一个非常难堪的数据,对特朗普连任总统极其不利,如果保持这种经济增速,特朗普大概率将会丢失明年的总统竞选。

也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才想尽一切办法施压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同时要求美联储停止缩表,不仅仅是停止缩表,还要求美联储继续量化宽松,也就是继续购买国债,而且美联储也这样做了。

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从来没有真正走出过次贷危机,现在的美国经济仍然非常脆弱,如果离开了美联储的低利率货币鸦片,美国经济随时可能崩溃。

但是这种打鸡血的货币宽松,也就是大规模印钞,又能支持多久呢?毕竟低利率的货币带来的低效和无效的经济活动,而且凭空印钞越多,越会导致货币黑洞,货币过多,同时利率过低,货币就容易消失。

所以说,现在的美国经济非常危险,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了22.72万亿美元,在降息两次的同时,又开始了四万亿的印钞,这是非常疯狂的,但任何疯狂都是有代价的,越是疯狂,代价就越大。

这一次,全世界不会帮美国了,2008年的时候,全世界一起量化宽松,帮助美国度过次贷危机,但是美国从次贷危机中刚出来,就在全世界制造血雨腥风,可谓恩将仇报,这一次不一样了,看着美国这艘巨轮沉沦,别的国家最多挥一挥手,再也不会为美国多印一分钱钞票!

我刚刚在今日头条上开通专栏【价值数千万的金融课之2019年】,建议大家关注并订阅。这个专栏价值非常高!我作为23年的金融实践者,曾经任职于国有大金融机构,2003年管理500亿银行业资产,2006年管理70亿二级市场股票资产,2013年管理500亿固定收益资产,在金融市场的血海中走过来,理论与实战经验无比丰富,经典案例数不胜数,曾经投资贵州茅台法人股,获利超过200倍,投资招商银行法人股收益数十倍等等,尤其善于把握安全边际。

通过这个专栏,大家每天都可以听我讲课,分析最新的金融趋势,把握投资机会,规避风险。在我的主页里点击“专栏”就可以找到【价值数千万的金融课之2019年】,一定不能错过这个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