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又一重大规划出炉!长江新城再迎新机遇!

匿名 2020-12-04 19:00 阅读 2000+

这才是不可思议!67%的网友【 关注 】亿房网后,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了!


4月1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送审稿)》。《规划》将按照“一城一园三中心”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配套完备、绿色生态的高端产业园,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打造该市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谋划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长江新城将建设三大中心之一的---国际医学中心。

一城一园三中心

“一城”即光谷生物城,主要聚焦大健康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农业产品研发、创新企业孵化、产业链协同出新、技术平台支撑等,打造成该市大健康产业驱动核。

“一园”即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承接放大光谷生物城产业溢出效应,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作为大健康产业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三中心”分别是汉阳大健康产业中心、环同济-协和国家医疗中心和长江新城国际医学中心。产业布局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和健康服务五大领域。

武汉市计划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8000亿元,新培育100亿级企业5家至8家;到2030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13200亿元,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数字医学影像、光电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及智慧医疗等特色领域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到2035年,该产业总收入达到18000亿元,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

规划同时提出:

到2025年,生物医药年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100亿元规模企业达3家至4家,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上市4个至6个;

到2025年,医疗器械领域年总收入突破500亿元,100亿元规模企业达1家至2家,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上市3个至5个;

到2025年,全市医药流通销售总额达2000亿元,1000亿元规模企业1家;

到2025年,生物农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全国最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育种基地到2025年,健康服务领域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新增10个紧密型医联体等。

事实上,除了大健康产业之外,长江新城还会引入一大批创新型大学,并在各个方面都着力发展。

3月7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马国强主持召开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突出重点,积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高水平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区;长江新城江滩公园3月开工建设,长江大保护府澴河生态修复工程、新区大道和谌家矶大道、第一小学和万达国际医院也将在年内陆续开工建设。

2月2日,湖北首条滨江景观大道——江北快速路通车试运行,江北快速路线路主要位于长江新城区域,对内承担谌家矶、武湖和阳逻间的中长距离出行快速联系功能,对外实现快速衔接主城以及黄陂、黄冈方向车辆快速进出长江新城功能,同时是过境交通的重要分流通道,可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通车后,一方面提升了长江新城对外出行的效率,节约了出行的时间成本,一方面提升了主城联系通道的容量,有效缓减谌家矶大道-汉施大道单一对外通道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

长江新城产业发展主要有: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金融、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生态农业为重点的“绿色经济”;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量子技术为重点的“智能经济”;以脑科学、基因工程、医疗健康为重点的“生命经济”。同时,集中建设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一批顶级科研机构,创建一批创新型大学,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武汉的全球科技要素集聚能力。

同时,长江新城管委会频赴欧美开展招商活动,其中包括,赴英国开展高科技产业项目合作;与爱尔兰国家医疗产业园开展大健康产业合作;与瑞典环境科学院开展技术与人才合作;赴丹麦洽谈联合国全球采购服务与知识分享中心(武汉)项目;深化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合作,推进长江新城哈佛医学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赴芝加哥考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芝加哥滨水区域城市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经验。

长江委主任马建华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湖北水利事业发展,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武汉长江新城等重点工作中做好全方位水行政服务和技术支撑服务工作。莱茵集团是世界著名的500强企业,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在长江新城、北湖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以及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合作。热切盼望莱茵国际加大在汉业务布局力度,将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建议设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国家级试验区,打造‘湖北试验田’,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3月5日,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何大春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