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 | 那个回三线城市的同学后来过得怎么样?

匿名 2020-12-04 10:12 阅读 1000+

编者按: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人的买房故事就是一千个楼市众生相。

最近有粉丝留言,她说看了之前厦门的买房故事后深有感触(买房故事 | 被房东赶走那天,我做了买房的决定)。同样出生于漳州,在厦门读书,却在买房安家分岔路的选择上截然不同,今天的故事就是来自于她投稿分享的买房故事。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买房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也欢迎你给编辑部投稿。

投稿者 丨 熊小猫

编辑 丨 驴萌

01.

我是一名85后女生,老家在福建漳州,这是一座位于厦门旁的三线小城。在上小学之前,一家五口都住在城区的自建房,大约140平,居住条件一般。后来爷爷奶奶搬到了单位新建的公寓楼内,我也跟着沾光住了好几年。

19岁那年,我考上了临近的厦门大学,过上了校园住宿的生活。那些年,刚好老家的自建房征拆,在原地安置和货币化补偿两个方案面前,我爸妈选择了前者。事实上,由于家里没人买过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如果选择货币化补偿,无论是在当地购买新的商品房,还是计划到厦门买房,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遗憾的是,漳州的房价涨了几波,4年时间,从2000多元/平,涨到了近8000元/平,市区推出了不少新楼盘,但家人不愿负担房贷且有自住房,就放弃了买房的念想。

2012年大学毕业,我考上了漳州的公务员,从厦门回了老家,和父母一起住在分配的安置房中。2013年1月,有位福州的朋友托我做个调研,代她走访了漳州当地的龙头房企的商品房项目,借助这个机会,我成了全家第一个去踩盘的人。

02.

经过两个月的调研,我骑着小电驴看遍了市区的新房楼盘,选房理论体系也得到了初步的构建和完善。

这个阶段,适逢赶上了全国楼市从严调控,与彼时的寒冬天一样,市场真的不太景气。漳州市区新房均价约6000多元/平,跌了不少。因此,我认为这是买房的好时机,便下定决心和家人商量此事。起初他们是反对的,觉得市场行情不好,买房说不定会亏本。但在我的好说歹说下,通过多场“辩论”之后,最终一家人达成共识。

由于之前看房过程中,我已经对市场有了大致的了解,更是对芗城区的一个小区格外青睐。于是,我们目标明确的直奔售楼处,当机立断选了一套约100平、两室两厅,总价76万。首付是我爸出的,房子也是他的名义买的,一来不浪费他的房票,二来这毕竟是他人生第一次买房。

不过,房子到手后的两年时间,地方房价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与此同时,伴随着每月固定的房贷,这让我爸感受到了经济负担,并且常在我面前时提及此事。我只能一边关注着楼市动态,一边计划着把新房租出去,希望以租养贷。

03.

到了2016年,我突然惊喜的发现,漳州的房价开始涨了。之前买的那套房,均价已经涨到了1.8万元/平。这时,我爸才觉得房子是买对了。

不过,房价上涨,对于即将结婚的我来说,无疑是出了一道难题。在此之前,男方准备了50万首付,我和男友(现在的老公)随心情在看房,没能相中一套满意的房子。眼见房价涨起来了,慢慢的50万首付不够了。我俩便开始着急的定婚房,但对于地段、价格、学区、通勤等要素,始终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看了大半年,到了2017年,也许是命中注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爸妈的安置房小区附近,有一套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新建复式商品房,产权面积113平,实用面积170平,单价约1.9万元/平,小区自带优质小学学区。在做通男友的思想工作后,在原先50万的基础上,我爸和我姑也帮衬了一点,加上我个人存款以及提前办理的银行快贷适时派上了用场,双方家庭一起凑了100万首付,从此我俩当上了房奴,每月还贷5800元。

同年,我爸名义买的那个小区的开发商,将全新的小区附属幼儿园“捐”给了教育局,升级成了公办幼儿园,婚房配套的小学就在小区对面。可以说是,一下子就解决了孩子的初期教育问题,还和父母离的很近。

除了好运之外,买房过程中也有深刻的教训。比如第一套房选购了二楼,我们家的问题不在于采光,而是视野受限、蚊虫多、楼上会有人扔东西下来;楼市火热期间有中介表示愿以入手价的三倍达成交易,却被我明确拒绝,以致于错失了套现再置换的良机。

2019年4月以来,婚房交付后一直在装修。在长辈的催婚下,我俩以第一套房的租金,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新房用于结婚过渡。对于未来的生活,我们一家人都充满了期待。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