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地方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1-08-13 16:38 阅读 1000+

常有人说,深圳是一座没有历史底蕴的城市。

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

在拥有“深圳速度”荣耀的同时,

也背负着“文化沙漠”的恶名。

事实上,深圳虽建市仅40年,

却并非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

坐落在龙华西部的大浪街道,

就有着400多年的客家文化史,

让我们一起来探访大浪光阴的故事。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历史篇:追源溯流,从建圩到设街

大浪客家移民始于明朝,

相传400多年前,

谢氏祖先为躲避战乱,迁居至大船坑地区,

从此作为客家人的一支,在这里繁衍生息。

(图片来源:搜狐网)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

来自梅县、东莞等地的客家人,

在龙华地区发起建圩,龙华逐渐繁华起来。

(图片来源:百度百家号“愁忍”)

民国时期(1924-1949年),

深圳的区乡编制几经变更,

设立龙华乡公所,

大浪地区属龙华乡管辖。

(图片来源:大浪社区)

新中国成立后,设大浪乡,

成立石凹、大船坑、浪口3个合作社。

大浪便是从“大船坑”和“浪口”各取一字命名,

人民公社时期,

大浪先后由乡到社、再到生产大队,

但辖区整体范围变动不大。

(图片来源:大浪社区)

2006年4月29日,

大浪从“大龙华”分设而立,

大浪街道办揭牌成立,

开启了大浪的新征程。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人文篇:文脉不息,落地生根世代传

麒麟起舞,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这是属于大浪人的独特节日印象。

400余年历史的麒麟舞,

延续着大浪客家人崇武尚礼的传统。

2009年,大船坑麒麟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2018年,大浪客家文化体验中心落成,

展示了客家风物人情的独特魅力。

作为深圳客家简史的文化载体,

将推动客家文化扎根大浪、枝繁叶茂。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大浪广场上巍然伫立的

“笔杆子”和“枪杆子”雕塑,

铭刻着当年“英雄山”上

那段风云激荡的热血岁月。

(图片来源:美丽深圳)

看见历史,方知未来。

穿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

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虔贞女校,

在今日重新焕发人文光芒。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发展篇:绽放新颜,看今朝大浪新城

绿道环城,羊台叠翠。

位于石凹村的环城绿道,

如今是大浪居民运动健身、

休闲漫步的最佳去处。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夕阳下的茜坑水库,脉脉含烟。

这片土地的大浪居民们,

从大自然得到的最好馈赠,

就是这秀丽的好山水。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中国女装看深圳,深圳女装看大浪”

从一片荒地到服装产业基地,

再到“世界级时尚小镇”,

大浪成为了时尚聚焦的耀眼舞台。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2021年5月1日,

大浪商业中心(三期)开放。

从商业街区蝶变为核心商圈,

大浪拥有了自己的地标性消费名片。

(图片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时尚者奋斗,奋斗者更时尚。

大浪人文新地标——奋斗者广场,

正诠释了数百年来大浪人,

开拓家园、不懈耕耘的精神。

(图片来源:龙华新闻)

乐观、智慧的大浪客家人,

从来最懂得顺应时势。

自400多年前踏入大浪始,

他们便以主人公的姿态,挥洒热汗, 

励精图治,与新家园同生共长。

如今,踏着时代的浪潮,

大浪凭借着经年积攒的雄厚家底,

被赋予了建设5G数字经济的伟大使命。

而深谙大浪人情怀与寄望的星河集团,

也早已怀着满腔热忱落子大浪,

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和30余万大浪人,

带来了更多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

让我们一起期待

大浪正徐徐展开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