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者是继续观望,还是出手买房?

匿名 2020-12-04 00:26 阅读 1000+

春天总是滋生各种希望季节,也包括买房的希望;最新楼市形势带给刚需购房者的,是终于可以坐下来和房东好好谈,而不是之前那个段子:

北京一购房者认为中介不能代表他的利益,亲自上阵;卖家报价728万,购房者则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最终以745万成交。

这不是笑话,而是冷笑话;让人笑哭了的笑话。而这又那么真实。去年楼市最火的时候,报价从当日有效,到两小时内有效,最终即时有效,犹豫一下就是十万没有了。

新房面同样激烈。二线城市某楼盘中午开盘14000一平米,由于地处偏远,看房人琢磨着吃顿饭再好好谈;午饭归来,18000了,一顿饭吃了18万,这么贵的饭,想必购房者也此生无憾,不想再吃第二顿了。

然而,一切都从3月开始发生了变化。新的政策出台了,让刚需购房者看到了希望;不仅是可以安心和卖家谈价的希望,可以游走于各个楼盘货比三家的希望,更是期待着房价大幅下跌,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大户型的希望。

不过,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这个希望或许有些虚无缥缈了。

仔细解读决策层声音,从来没有说要“腰斩”房价的,稳,是目前市场最大的期望。都说降房价是民意,然而买到房的人期望保住财富也是民意;让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民意,而保住既有的财富规模和金融安全也是民意,最终博弈的结果,大概也只有稳了。

这样的形势下,“抄底”的思想就不要有了。刚需嘛,还是尽早买到让自己能安居的房子,小一点旧一点都不是问题;刚需购房最怕犹豫,也许未来房价会回落,但是其间租房的钱,不如早点交了月供。

同时,刚需者也不要被市场收益忽悠,房价涨得高,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卖了房再去换大的?你的房涨价了,别人的房子也涨价了;换大房子无非是增加了自己的负债水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投资者来说,房地产可以保值,但未必能增值;也许这两年没有入手房子的人,会后悔错失财富的机会;但同样的,也避免了单一计价资产的风险,避免了一味相信房价会疯涨的错觉。房地产持续火爆,最大因素其实就是市场与决策者的博弈:双方底牌都亮出来了,谁都有投鼠忌器的地方。于是房地产税、遗产税暂难出台;再严厉的政策也留了后门。加之终极决策层“稳”字当头,更让房产市场实际上吃了定心丸。

不过,在火爆的市场,也会有其弱点;目前公认至少有三种方式铸就了房产创富的神话:

1. 城镇化的神话;

2. GDP、M2的神话

3. 核心区域便利的神话。

未来,城镇化总有到顶一天,GDP和M2页不能像之前那样大幅增长或超发;而随着科技发展,核心区域的便利对于周边地区的优势也在慢慢消去。因此,如果在大规模收紧的市场中,房产投资者还想像过去一样,随便买卖一下就是百万级的财富增长,那真是太天真了。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victorliulei。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