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城市战略规划书关乎郑州未来15年,值得反复细读

匿名 2020-12-03 00:46 阅读 1000+

这是一份关于郑州城市站位和未来15年发展规划的一份高屋建瓴的计划书,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愿景。

他来自于曾经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作为国内公认的最懂经济和金融的市长之一,黄奇帆对于郑州的观点,也许是错的,也许有失偏颇,但无疑,它思路异常清晰,能帮助我们理清很多问题,非常值得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郑州人仔细的阅读。

这里,我们将正文内容进行了提炼,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以飨读者!

1 ●

我们先来看郑州这些年的成绩:

2018年,郑州在三个重要的城市指标上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一是常住人口突破了1000万;二是郑州市域的建成区突破1000平方公里;三是GDP突破1万亿元。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三个指标,郑州在2018的一年中实现了全部突破。

无疑这具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标志着郑州进人了一个新时代、郑州的城市发展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正是有了这个基础,郑州才有底气对未来的城市定位和战略发展,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更高一层的高屋建瓴的规划。

郑州的未来应该有三个大定位:

第一、国家级超级大城市;

第二、国家中心城市,是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

第三、中原地区城市群的领头羊,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为枢纽的一个城市群。

这三大定位,就是郑州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和中期规划。

2 ●

在目标确定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找出要实现这个目标,眼下所存在的最关键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是制约郑州实现这个15年规划的绊脚石。

那么,都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省会城市的占地面积,大体上是省域土地面积的5%-10%。

河南省有16万多平方公里面积,郑州市域面积只有7000多平方公里,占5%的比例。

显然有些偏低了。

第二、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人口,一般应该占全省人口的20%左右。

河南省有1亿人,郑州事实上应该达到2000万人,但目前只占全省的10%,只有1000万人。

第三、省会城市的GDP应当达到全省GDP的30%左右。

河南省GDP接近5万亿,郑州是全省的20%,偏低了。

如果整个河南省的增长速度是5%-6%,那么郑州应比其他兄弟地市要快半步,别的地方平均增长6%的话,郑州就应该增长8%-8.5%。

第四、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包括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市场主体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应当占全省同类行业比重的40%左右。

如果整个河南省的服务业总量有1万亿的话,郑州市应该占40%,就是4000亿。

所以,这就是郑州眼下需求解决和发展问题。

超级大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三个圈的概念:核心圈、大都市圈、城市群。

经过一代人若干年的努力,当这些目标都实现了,自然而然的在功能上就体现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了。

3 ●

在进行都市圈规划和发展的同时,郑州一定要具备的一个思想是,占位。

要从整个国家的空间战略、经济战略上做到自己的精准占位。

郑州的起家靠的是铁路枢纽。所有人都知道郑州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那么,在未来的占位中,郑州一定要做扎实、做大、做强这些枢纽内容:

第一、就是郑州引以为傲的米字形高铁枢纽。

中国的高铁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城市运行的版图。到目前为止,中国真正叫做枢纽性高铁的其实就8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是终端型的枢纽;还有就是5个通过型的枢纽,中部地区是郑州、武汉合肥,西部是重庆、西安

第二、就是货运铁路枢纽。

郑州在高铁时代要抓住的,就是要成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

现代铁路货运枢纽无非是两类:一类是矿物、粮食、煤炭等大宗物资集散枢纽地;另一类是铁路集装箱枢纽地。

郑州要发展的,应该是商品集装箱铁路枢纽。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铁路集装箱的货运枢纽大概率是三五个省范围内有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中部地区需要两个:长江南面一个,北面一个。

南面在湖南、湖北是个点,北面郑州是个枢纽点。

第三、航空。郑州机场现在能吞吐6000万人次、50万吨的航空货运。随着电子邮包、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增长,航空货运也会不断增长。

郑州需要做好的是机场的商业商务服务。在香港,40%的收入来自香港机场候机楼里的小卖部、免税商店或者吃饭、休息、买衣服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

郑州机场的规模和空间绝对可以变成一个航空城。一方面是个大机场;另一方面是个大的购物中心、大的俱乐部、大的旅游中心。

老百姓不光是坐飞机到机场来进进出出,还可以单纯为了买东西,为了开眼界也会到机场来转一转。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就是很好的一个案例。

第四、轨道交通枢纽。

作为超级大城市需要建轨道交通、地铁交通。地铁是个长远规划。地铁投资一方面是为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拉动,可以拉动地铁站附近的资产升值。

郑州现在1000万人,至少应该有200、300公里地铁。

再有,郑州作为一个超级大城市,必然要做城市圈。

在郑州几百公里地铁网的外侧,辐射出4条或者8条到新乡、许昌、开封、焦作以及周围地市一级的城市轨道。

这样整个郑州大都市圈可能形成的地铁、轨道交通是800公里。

总之,从规划角度讲,城市中心圈是地铁,大都市圈是轻轨,城市群之间是高铁或城际铁路。

但是最忌讳的是讲大都市圈轻轨交给铁道建设和运营,而是一定要交给郑州轨道交通公司来运营。郑汴轻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接下来的郑许已经不一样了。

第五、是通信枢纽。

从城市占位角度来讲,这个和货运枢纽同样重要。

郑州必须要做通信枢纽,互联网中心。

所以,必须要建设基础设施类的云计算中心。这是未来通信的基础设施,郑州建设云计算中心,或者说数据处理中心。这不仅是个重要的产业,更是基础设施。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具备大数据服务能力的Paas平台和人工智能 SaaS服务平台。

实际上一个地方如果把这三个功能搞好了,这地方也就超前于其他各个地方,不仅会领先一步,而且步步领先。

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就郑州根据自身特征所能做到的国家占位。而这些就如同是郑州的独孤九剑,占位并做大做强了这些内容,郑州就可以得到辉煌的未来。

4 ●

最后,身为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放在最后来说。

一是医疗。如果说100万人需要一个三甲医院的话,河南省1亿人口,大体上应有100个三甲医院。

如果河南省要有100个三甲医院的话,郑州需要40个甚至50个三甲医院,这是应该的。

郑州现在有18个三甲医院,需要再加22个。

二是教育。河南不算教育高地,但也不是教育洼地。

河南应该占全国3000万大学生的1/13、1/14,应该有220万、230万名大学生。

但现在整个河南大专院校的在校生才100多万名,好像少了100万人。

现在全国有3000多个大专院校,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做平均的话,河南也应该有200个,但现在大概只有130多个,学校的数量也少了点,在校生也少了点。

河南省1亿人的普九是到位的,高中毕业生普及率也与全国水平相当,数量也不,比例跟全国平均值一样。

但是这么多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大学的毛入学率却比全国低得多。

河南需要将自己的高校增加到至少170个。

以上内容来自于地产观察的理解和摘读,希望能够对大家、给这座城市带来一些启示。

以下附上:黄奇帆原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