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7万单价,天价“学区房”闹剧

匿名 2020-12-02 10:49 阅读 1000+

在宣称有南京市鼓楼名校:琅琊路小学加29中本部双学区的加持下,叫价168万。短短几个小时,平房里里外外就被中介和看房人挤爆,也在朋友圈刷屏。

单价炒至17万元/㎡!南京这套“学区房” 成为最近几年市场的热点,这间13.2平方米的平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

首先:从事件情况看,这则学区房天价很可能是中介捏造,为了炒作房地产市场。

在过去房地产历史上,学区房因为特殊的属性,购房者为了优质学区,往往会愿意单价天价购买一些小户型学区房。

很多中介利用或真或假的学区房成交个案,放大市场恐慌情绪。

其次:学区房问题这其实是个很多人都很关注的话题,优质的学区资源严重短缺,这是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房地产只是问题爆发的临界点。

南京同样对学区房趋之若鹜。这其实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的所有房产严格意义上都是学区房,因为都按照学区划分住宅。但约定俗成,很多人都把优质的重点的小学初中认为是学区房,学位房。

北京、全中国其实都是学区房,因为都是按照学区划片的。但其实严格意义上,只有一流一类、一流二类、二流一类才能称为学区房。当然现在有些非传统热点区域的9年直升的初中不错的,也可以说是学区房。

学位短缺就出现了按照产权拥有情况+户籍拥有情况的顺位。大部分学校的学位并不紧张,每个城市都有学位紧张的几所或者几十所学校。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北京从目前北京的政策看,想上学区房依然是必须有房!没有房的肯定上不了学区房,当然以后有房也不一定100%能上。

知道学区房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实恰恰是过去几年教育公平的改革,才出现了学区房升温的现象

学区房问题不是政策问题

北京也有部分过去投资严重的平房地下室不可以作为入学依据。

而是发展问题,教育依然是精英教育选拔制。当下的政策其实虽然出现了畸形高房价,但基本保证了游戏规则的透明。即使是在美国、英国优质学区的价格也会高,当然因为教育资源的相对平均,所以这些发达国家教育相对平稳。

1:学区房从来不是孩子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

家庭是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买了学区房并不是孩子成才就能万无一失,歌唱家的儿子李天一一样是一路学区房成长起来的,只能说,不可能一套学区房就换一个国家栋梁一样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才更重要。

2:为什么会有学区房?学区房的出现不是孩子问题,而是成人的产业结构问题。

千年前就有孟母三迁,中国人是乐意在学习上投入资金和精力的。

不排除部分学生的智力轻微差距,但学区房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家长的努力,在现在社会起码大部分儿童的营养差距很小,而教师的素质其实差距也越来越小。很大程度上学区房比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配合程度。所以学区房才会出现在西城、东城、海淀。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更关注。

比如杭州就出现了很多新社区的配套学校,超过老牌名校的现象,南京的南外也比很多传统名校更有实力。

学区房是历史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全国普遍性存在的学区房问题,远郊县的教育水平提高绝不是一两年的事,最近各郊区的确在加快发展教育,但这需要起码十年的发展才可能逐渐拉平差距。很多集团化办学逐渐增加了郊区学区的价值,但教育的发展是和户籍制度、产业制度等关联的。

学区房的焦虑,主要在中产阶级,这些人早年通过教育、努力得来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因此他们也会产生“路径依赖”,希望下一代延续这种方式,财产还有继承的可能,但软实力无法继承。在对待子女教育方面,中产阶级舍得投入精力、金钱。

对于当下的楼市政策来说,任何房地产政策都改不不学区房的发展问题。深圳的面积其实其实只是暴露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待时间、等待人口结构变化,等待公共资源的均衡化。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