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买房赚钱,有人买房赔了钱呢?

匿名 2020-12-02 15:27 阅读 1000+

市场最热的时候,没人会去反思这样的问题:都在买房,房价也在涨,为啥有的人获得了财富,有的人获得的仅仅是按揭呢?从大的方面说,买到的房子能不能带来正向的现金流,才是买房赚钱的关键;具体而言,投资者往往不假思索,认为房价涨了就是赚到了,从而进入了一些买房的误区,这是导致投资买房失误的关键。

失误之一:买涨不买跌

买房未必能保值,房价上涨未必就是赚钱;放下房价涨跌寻求更好的模式才是守卫财富最迫切的问题!

然而,为什么广大投资者如此纠结于房价?从投资的可操作性来看,房产投资是操作起来相对容易的,加上1998年国内房地产全面市场化以来,房价几乎是一路攀升的。这样的发展历程为国内楼市带来了一圈“光晕”,导致楼市如明星一般,而国内投资者就像“追星族”一样追捧——愿意把钱都投入其中,而不管真正的投资意义和投资目的,更不去关心投资房地产的实际收益和未来保值增值的前景。

不管房价涨跌,如果不考虑以下问题,那么房价涨了又如何呢?

1.只关心资产规模而轻视现金流,造成资金链断裂;

2.只关心价格高低而丢弃价值判断标准,盲目追高;

3.仅关注项目本身而忽视市场的数据,造成价格与市场的严重背离;

4.仅考虑项目位置而忘却了投资的主体是自己,因为人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非产品本身;

5. 忽略了未来持房成本及房产传承的问题。

6. 物价水平同样上涨、M2增量抵消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

失误之二:只低头走路,不抬头看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盲目地“走在前面”,不如研究政策走势,预判市场形势。要知道,走错路的话,走得越快,离真理就越来越远。

当“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深入人心,当信贷政策明确对于30年房龄的房子缩减信贷支持力度,这些都要作为常识,深入买房人的心,也要深入持房者的心——只有这样,才知道为什么现在“老旧小”的房子必须出手了,多套房不能再增持了;只有这样,才知道此次国 家控制房价的决心之大。

此外,抬头看路,不仅仅盯着单一市场,也要放眼全球,以全球化的眼光,以企业家的胸襟,全面衡量、选择财富栖息地,避免单一货币中,规避了通胀,却逃不开汇率带来的冲击。

失误之三:不用杠杆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能借出银行的钱,是何其幸运,务必且借且珍惜,然而仍然有人因为资金短缺错失项目的。

我们这次不讲美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次贷”;也不说中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在故事里买到了房,而现实生活中她恐怕是“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了。我们应该中和一下,既要去贷款,又要保证自己手中的现金流。

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能获得贷款(用银行的钱),又能保证租金收益(持续的正向现金流),那么这个项目就是那种“不要犹豫,先来一打”的,这个项目就值得把销售中心门挤掉去抢的,否则,只能说投资者不懂市场瞎买房。

误区之四:选错了队友

有句俗话这样说:“王婆种瓜,自卖自夸”。开发商买房也是这样。这里要说是什么呢?买房的人,到底应该听谁的?把谁当做创富合伙人?由于国人的惯性思维和传统认知的桎梏,再加上开发商财大气粗的铺天盖地广告宣传,普通投资者往往被这些表面营销手段吸引,只要是发展商宣传力度大的,销售人员说好的项目就会深信不疑。

事实上呢?从房产投资科学角度看,住房供给关系、租金回报率、贷款利率、居民可承担的物业价格、及过去该地区的历史价格走势及未来政策预期,才是买房人应该考虑的。当我们进行房产投资的时候,不能简单依据开发商商提供的宣传资料和说辞作为购房的准绳。

至于中介,那就更是乱象丛生了。中介的目的是佣金,当然为了获取更多的佣金,肯定他是以促成交易,而不是为买房人的实际收益考虑的。

过之能改,善莫大焉。误区虽多,可能很多人恰恰就是在误区中买了错误的项目,不要紧,从这一刻起开始用正确的眼光考量市场,开始寻找真正的、以客户实际财富为己任的创富合伙人,趁市场余温尚在,抓住机会调整财富布局,之前的这些错误,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