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长租公寓涉嫌合同诈骗,警方立案,受损人线上报案开通

南方都市报 2020-09-16 16:00 阅读 2000+

  南都讯 记者 程昆 9月8日,深圳龙岗警方发布公告称,就深圳寓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一案已立案侦查,并对受损人开放了线上登记报案渠道。据央视财经频道近日报道,深圳寓意的母公司上海寓意物业管理公司疑似“爆雷”跑路,上海警方已介入调查。报道指出,该公司以“高收低租”的模式经营长租公寓,聚拢资金后人去楼空,所涉及的不只是上海一地,还有杭州苏州合肥等地,初步估计涉案金额达到了数十亿元。



  房东房客租金差价大,“高收低租”模式或存风险

  长租公寓牵涉到房东、房客,以及中间的房屋租赁公司,而很多长租公寓在签租房合同时,三方采取的是“背靠背”的模式,即房东和租户无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房屋租赁公司签合同,这也让平台从中有机可乘。

  据央视财经报道,大多数与上海寓意签署托管合同的房东,其租金收入远远高于房客缴纳的租金。同时,房屋托管公司与租客、房东签订的租房合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公司与房东签订的合同是租金按月支付。而其与租客签订的合同是必须一次性支付半年以上的租金。

  “高收低租”模式下,租客省了租金,房东多赚了租金,中介公司每月贴补租金,虽然亏了点钱,但获得了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似乎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完美局面。但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经营模式下,企业易出现收支失衡、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继而导致经营难以为继。

  而最终为之埋单的则是房东与租客。一方面租客付了一年的房租,却将面临无房可住的窘境,而另一方面房东也面临着把房租出去,却无房租可收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租公寓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一方面,租赁期限可以更长,租赁服务可以更好;另一方面房东可以省时、省事,租赁企业在管理资产时的优势也更全面。但近期频频出现“爆雷”事件,市场规则及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提升。

  深圳寓意涉嫌合同诈骗被立案侦查,龙岗警方为受损人开通线上登记报案渠道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寓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3日,仅成立3个多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公司由上海寓意物业管理公司100%持股。公司高管于8月31日进行过变更,现公司法人为陈挺,其同时也是上海寓意的法人。

  在深圳寓意的天眼查页面讨论区,有网友留言分享经历。有租客表示,缴纳了5万多租金,但却才住了一个月;有房东则表示,上月刚把房子交给寓意管理,签了2年合同,如今房子已经有房客入住,但深圳寓意被立案侦查,预计租金难以按时给付。

  针对寓意公寓事件,有法律人士表示,房客有权利向公司主张赔偿,哪怕公司跑路,缺席审理,也可以拿到法院的判决,去申请执行。作为房东来讲,如果和长租公寓公司解除了委托管理合同,也是有权利收回房产。而最理想的解决途径则是,房东和承租人之间能够达成一个相对来讲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和解方案。

  就深圳寓意的情况,龙岗警方于9月8日发布公告称,关于深圳寓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一案,警方已于9月2日立案,并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因受损人众多,为便于受损人及时报案,保障其合法权益,已经开通线上登记报案渠道,请该案受损人及时通过线上渠道登记报案。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