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让更多幸福来“敲门

南方日报 2020-08-28 08:53 阅读 1000+

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5个工科学院的2346名学生已于24日、25日分批进驻校园。9月初,该校区还将迎来约1500名新生。

    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路之隔,密集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配套项目。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今年9月正式开学,办学规模为132个班,提供优质中小学学位6180个。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3.36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4000张;其中一期工程床位800张,已于2018年5月11日开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项目也正在紧张有序开展施工,建成后能为光明区提供3650套人才住房,计划于2022年12月31日竣工验收。

    在这里,生活配套应有尽有,风景如画到处可游。围绕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延伸的公共服务配套,是光明区民生福祉快速提升的一个典型代表。明确了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的光明区,如何让公共服务能匹配上这一战略新定位?带着这种思考,光明区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民生领域,越来越多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出现,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城区魅力值吸引力不断攀升。

    撰文:柳艳 陈力源

    关键词1

    教育事业量质齐飞

    全区公办高中本科上线率84.36%,较去年增加4.32%;全区中考总分420分以上考生281人,较去年增幅达73.5%……今年的中考与高考,光明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光明区实验学校学生丘晓儒更以450分取得深圳中考最高分。

    时代赋能,厚积薄发,光明区教育正走上提质增速的快车道。

    光明区加快公办园建设,年内48所公办幼儿园将全部投入使用;引进市二幼、实验幼儿园等6所市属优质公办园。

    这种外引内培模式,更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得淋漓尽致,仅2019年一次性新增中小学学位9540个,今年新改扩建5所学校。

    去年,光明区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与深圳市内的品牌名校深圳实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9年制深圳实验光明学校;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建设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光明)和市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明年要开办的华夏中学,是光明区教育局委托光明区品牌学校光明区实验学校办学。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入驻同时,光明区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办学,合作创办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集团),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三15年的一条龙办学体制学校。今年9月,深圳市规模最大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将开学。

    在高中学位建设上,目前,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深圳市第二十二高级中学已开工建设;光明高中园(2所)项目已完成EPC招标,正开展方案设计、规划调整、土地整备等前期工作。

    如今的光明,正稳步迈向“学有优教”,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齐头并进。对于光明人来说,在“家门口”从品牌幼儿园读到知名大学已不是梦,一条育人全链条正在形成。

    关键词2

    医疗卫生构筑高地

    优质公共资源集聚的态势不仅仅发生在教育领域,光明区也正在朝着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的目标发力。

    光明有深圳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全区社康中心总数达到44家。

    医疗集团一体化运作也开始结出硕果。今年,市卫健委通报的2019年度深圳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总成绩在全市15个三级区属医院中排名前列,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光明区以优势学科为纽带,联合辖区5家医院,构建创新型光明区医院医疗联合体;组建医学生实习合作、安宁疗护、药学服务联盟、中医药医教研、应急专科和康复医学共6个学科联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搭建“大病不出光明,小病不出社区”“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大健康网络。

    关键词3

    住房保障“四个领先”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学在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项目也正在紧张有序开展施工。该项目将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人才扎根光明提供坚实保障。据了解,项目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总投资42亿元,总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建成后能为光明区提供3650套人才住房,计划于2022年12月31日竣工验收。

    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正加速集聚。

    服务发展大局,光明区努力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相适应的“住有宜居”典范。近年来,光明区实现了“四个领先”:2019年光明区开工筹集10247套,超额150%完成年度安居工程任务,安居工程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以合水口、薯田埔统建楼作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开展控停违法统建楼处置改造工作;基本住房保障率接近100%,全市领先;开发出全市首个“住建一张图”,满足了住房管理的“一图可知全局”和信息数据的可视化。

    光明把住房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争取市级公共住房房源,并增加人才住房配建和供应比例,提出在光明科学城范围内将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结构由4∶2∶2∶2调整为4∶4∶1∶1。

    关键词4

    交通路网更加畅达

    8月18日上午11时18分,深圳地铁6号线正式“开门迎客”,自此光明区迈入地铁时代。光明区段一共设地铁站点10座,从光明大街出发到福田体育中心仅需30分钟。

    当天,深圳还迎来轨道交通四期调整工程首批4条线路的开工,其中,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位于光明区内。

    随着光明区战略地位的跃升,一个更加畅达的交通网络正在浮现。

    光明区八纵八横主干道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规划的“八纵八横”主干道网共27条路,合计里程158.55公里,已建成112.85公里、在建及开展前期的36.29公里。

    不仅同城交通更便捷了,光明区还积极融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中。

    光明区规划轨道线路9条,其中国家铁路2条、城际轨道2条、城市轨道5条、轨道枢纽站1处。广深港客运专线全长142公里,其中光明段长度约14.8公里,该线于2011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广州南至深圳北段),2015年12月30日该线延伸至福田站,2018年9月23日深港段开通。赣深铁路是连接江西省赣州市与广东省深圳市的高速铁路,赣深光明段长约8.74公里。

    深莞增城际起自南山深圳湾超级总部、经西丽枢纽连接光明城站枢纽、光明科学城、松山湖、寮步至广州增城、知识城。光明区已规划的近中期地铁线路为轨道6号线、6号线支线及南延线、13号线北延线、18号线等5条线路。

    关键词5

    文化魅力逐步凸显

    最近,光明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馆藏书籍到“新家”——位于光明区观光路与创投路交界处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总占地面积近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8亿元,包含演艺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文化综合五大功能分区,是深圳北部片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建筑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型综合文化艺术场馆,近期将投入使用。

    随着大手笔的投入,光明在全市的文化版图中分量逐步凸显。光明区现有各类文化设施面积126.54万平方米(文化设施面积40.02万平方米,体育设施面积86.52万平方米)。以65.8万人口计算,人均文化设施0.6平方米,人均体育设施1.31平方米。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型文体建设项目有9个,除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还有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科学城体育中心、科学城文化中心、深圳书城光明城等。

    此外,光明小镇绿道、“三桥”、欢乐田园,也已经成为深圳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光明小镇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红桥公园、迳口里温泉酒店综合体等有望今年建成。

    优质生态资源催生了“文旅+”跨产业发展新机遇,全域化旅游产品体系成效初显。在“五一”节假日实施防疫管控、预约限流情况下,截至6月,光明区2020年主要景区景点累计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去年增长约40%。

当世界经济面临修复,当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或是危机、或是机遇,一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引正当时。

风财讯对话顶层智慧,22场云端对话,10城落地论坛,9月1日-9月6日,与您相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