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这次落户没有重磅,所有期待楼市起飞的人请火速离场!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4-29 12:25 阅读 1000+

好吧,泼冷水的百夫长又来了!如果你对楼市大涨仍然抱有幻想,请微博搜索“深圳”,面壁思过。这是上限,这是紧箍咒,也是红线,不能碰。懂了这个道理,才能展开下面的内容。

1

昨天中午,又一个所谓“重磅”:浙江省将放宽户口迁移和落户限制!酒店式公寓可以落集体户!4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发布《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时间紧,3天后就要实施;层面高,浙江省亲自出面。不再罗列,最核心的政策只有2个:1、酒店式公寓可设立集体户。

2、取消父母投靠落户年龄限制。

范围再缩小一点,真正有冲击力的只有一个:酒店式公寓可设立集体户。其他的落户政策,可以忽略。很大的一个变化是,全国很少有某个省份,专门出台政策鼓励落户,尤其是是“酒店式公寓落户”,很少,浙江省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一点,出人意料。不过也不奇怪,如果把最近几天的落户政策,叠加一起,就会梳理出一条逻辑性非常强的线条。同样是5月1日:上海市家政员符合条件可落户;

五一开始,大专生可以落户南京

浙江省,酒店式公寓设立集体户。

很多人都说,这不就是因城施策。但是如果你细品,这可不是一个浙江省,加上上海、南京,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不是从上到下的被动施策,而是从下至上的主动出击。

2

跟大家分享一个词:游戏规则。以后,大城市开始制定游戏规则。单看这次落户政策,重磅吗?父母投亲落户、酒店式公寓落户,真没意思,老话题了,无非是城市间不断重复,前几天,沈阳、南昌甚至启动无门槛落户。杭州、南京、上海,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政策,不痛不痒,不是重磅,毫无吸引力,根本掀不起大风大浪,有什么可分析的?集体掐尖啊,集体掐尖啊!一线、强二线开始间接收缩,二线、三四线开始全面放开。一方面是政策完全吊打:表面上看,无门槛落户的城市,完全吊打杭州南京上海,看,我的政策多低,我的房价多低,我的城市成本真低,赶紧来吧!另一方面却是效果打脸:除了西安下手早,吃到了第一块肥肉,剩下的存量大头,全部被深圳、广州、杭州等少数城市吃到了,每年净落户超过40万人,乌央乌央的。这些城市房价不够高吗?这些城市生活成本不高吗?这些城市工作压力不大吗?不是哭着喊着逃离北上广吗?买奔驰的,谁看卡罗拉呀!哪怕再便宜,没用。但凡有能力的肯定奔一线,但凡本科硕士毕业肯定奔一线,但凡高科互联网肯定奔着北上深杭,这就是现实,这才是实际。城市竞争,才是最残酷的“买涨不买跌”:没人去看2万一套的鹤岗,只会去看10万一平的深圳。2万一套跟10万一平,你数数差几个0。

3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放弃幻想!重磅抢人再无利好,国内所有城市的格局已经确定》,已经跟大家普及了一个词:掐尖。落户、城市、选筹。也多次强调了,大城市太鸡贼了,早都启动第二步了,挖人才,挖墙脚。这个观点也越来越得到验证:比如说广州黄埔的人才计划,比如说无锡的太湖人才计划,比如说苏州的面向全球掐尖,这才是人才落户的终极目标:城市好,奖励高,产业强,给钱多。城市选你,你选城市,就是这么势利:上等马对上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这也就是河南第一落户城市是郑州,东北人才的第一选择是沈阳,长三角的第一选择是沪宁杭,粤港澳的第一选择是深穗莞。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城市群。目前来看影响不大,但是这是趋势。背后的支撑一定是城市群,浙江、南京、上海之所以这一波集体出手,不是因为这个特定的节点,而是不管什么时候出台政策,他们都会出台利好的政策,一定会收割到第一波客户。这才是最关键的。优质城市,掐尖优质人才。

4

最近的人才落户,很有看头。浙江一个省,上海市,南京市,都在沿着这样的路子往前推荐,户籍放松一定是大趋势,不可阻挡。不过有一点,浙江可谓“开放又不失理智”。放开的是什么?是酒店式公寓,是众创空间,是孵化器,是特色小镇。不放开的是什么?是杭州市城区的父母投亲落户。你品品。能放的多多益善,你赶紧来;不该放的死死攥在手里,想拿都拿不走。精明啊!小趋势上,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点:1、能落户的公寓能买吗?凡是鼓励的,都不要碰。别看不限购、不限贷,光是贷款、成本,医疗、教育等不能享受。流动性差,收益极低,不能享受城市配套,本身价值就非常小。2、落户会刺激楼市会起飞吗?肯定不会啊!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深圳这一次为什么躁动,不单单是因为信贷,而是前海概念巨大+全国的资金流动+信贷宽松+落户3个月的需求释放,一系列的政策叠加之后,深圳才真正起飞。这次太大太宽泛,根本不足以促进市场的起飞,杭州如此,上海如此,南京更是如此。所以,放宽心,别期待。

5

我又来泼冷水了!浙江、南京、上海,三个省/市,三个政策。根本不是孤立的政策,站位一定要高,层次一定要高。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落户政策,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人才争夺,这是这些省份/城市对于未来市场的争夺,更精明,更长远。他们要增量,不要存量。所以说:1、大城市越来越滋润,中小城市越来越危险。不是小城市不行,而是大城市太强。大城市越来越垄断,人才、产业、资金、关注度、政策支持力度,只认强者。未来的城市格局,城市群吃肉,单核城市喝汤;一线、准一线吃肉,强二线、二线喝汤。武汉、西安、合肥、郑州,还有机会,但是能走多远,看城市能级了。2、户口高于一切,资本高于一切。北京、上海户口指标太难,北京、天津、上海连汽车号牌都要摇号,资源太稀缺了。在北京,主要靠央企、国企;在上海,关键是努力攒积分。深圳是个例外,虽然实际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毕竟户籍人口不到1000万,现阶段还是以落户为主,等到人口达标早晚会赶人,这也是趋势。3、甭管政策,先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落户就是相亲,一定要门当户对。合不合脚,试了才知道。郑州是河南省最好的城市,沈阳大连是东北最好的选择,沪宁杭是长三角最好的选择,广深是珠三角最好的选择,京津是北方最好的选择,这是一定的。4、商铺、公寓、写字楼,普通人别再碰了。话说三遍凉如水,这都是常识了吧。越是稀缺的,越有价值;越是鼓励你的,不是不能做,但是要谨慎,二胎如此,电动汽车如此,商铺公寓写字楼更是如此。任何时候,住宅永远最保值,永远最稳妥。

来源:米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