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青衿会 2020-04-20 19:49 阅读 1000+

PART 01


你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你现在从事的工作真的能发挥你的优势吗?

我最近自己也在反思过往的人生,为什么我自己也走过了不少弯路,为什么身边那些曾经自己根本看不上眼的人,岌岌无名的人,却将自己的人生划出了一道靓丽的弧光呢?

之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外地来的女房产中介,竟然买了南京最贵区域的200平的大平层,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与其说是嫉妒,不如说更多是羞愧。

一个南京本地土著,创业十余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被一个外地来南京打工十载不到女孩甩开。我不禁开始庖丁解牛式低解析工作选择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PART 02


现在分析问题我习惯于从势,道,术三个层面做拆解,这三个层面最重要的又是很多人所看不到的势,雷军的那句名言,“站在风口的猪能飞起来”道出了很多隐藏在努力背后的人生真相。

房产经纪其实为很多高知人员所不齿,认为这是一份技术含量不高,本不十分体面的工作,比起老师,程序员,银行职员,这份风里来,雨里去,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工作并不会成为大多数的首选。随着这么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房地产行业的狂飙突进,越来越多的专业,高层次人员加入这个行业。

我关注的南京一家有名的房产经纪公司就聚集了不少层次很高的房产经纪人员。她们原来或是外企高管,或者高端小区的阔太,或是金融行业人员转型,完全打破另外我一直以来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只要钱聚集的地方,就会吸引人才不断涌现,直至出现马太效应。

房产经纪女孩的大平层让我明白了,比起能力,知识,人脉的多寡,高低,更重要的是,你身处于哪一个行业。

我在2005年创业,选择了翻译行业,直到2012年,这个行业都伴随着外贸行业的崛起而受益,之前除了08年金融危机之外,每年的收入可以说都是大幅增长,跑客户很简单,因为需求总是会出现,大抵在2012年前后,我们这行的收入可以说还是高于银行业的。

拐点出现在2012年下半年,之后的业务起起伏伏就很难做了,叠加上人员成本的大幅提升,虽然公司业务总体也在增长,但是利润增幅很低,而且中间这么七八年,也是阶段性受到外围贸易的冲击,收入可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提升,从金钱角度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失去的八年。

但是这八年却是房地产,金融投资,移动互联网领域光速发展的八年,只要在这些行业,几乎收入呈指数级提升,我自己也是在这个八年,被一些身边的朋友甩开了收入的差距。

平心而论,我这八年里,个人却没有停止成长,一直在学习,还读了商学院,换了房产,那为什么收入却没有增长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业,选择一个年复合增长率至少在20%以上的行业至关重要,你选择一个成长性的行业,你就会和这个行业一起倍数成长;你选择的行业停止了高速增长,甚至于出现了下降,那你可能再加倍努力,恐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我看到我上文提到的房产经纪女孩的人生逆袭就不奇怪了,是否选择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作为你的工作至关重要。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PART 03


那么除了工作行业之外,工作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的呢?

我突然想到一个独特的观点,你年轻的时候擅长打什么类型的游戏,或许就昭示着你未来合适从事什么样形式的工作。我分为三种。

其一,单兵作战型的游戏。

比如我们小时候玩得魂斗罗,超级玛丽,三国志,还有后来诸如仙剑奇侠传这些角色扮演的RPG游戏,这类游戏的特点是不需要团队配合,通过自己的研究,熟悉游戏的套路就可以通关。

这类人如果在不擅长团队协作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独立作战。

工业化时代讲究团队协作,这类人并不吃香,反而被称为异类,人生逆袭的机会寥寥,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个体崛起创造了大量机会,比如自媒体写作,录制短视频,直播,几乎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全部完成,而且站在风口,完全可以飞起来。

其二,静态协作型的游戏。

比如我们经常玩得实况足球,之前的场景进击游戏的双打模式,这些虽然看上去需要协同作战,但是要素是恒定的,几乎处在一个静态空间。

比如实况足球,总共就是十一个人,数量和能力都是恒定不变的,你可以选择巴西,当然也可以选择日本,换句话说,人员都是机器给你挑选好的,你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这些静态要素最大可能性整合出最佳效果,如何将这十一个人设计出针对不同对手的不同的战术。

双打模式也是一样,你需要闯关的场景看似是每关不一样,但是要素变化是静态的,每关你经历的挑战基本难度是差不多的,你需要就是和另外一个合作者商量好协作对策,就可以事半功倍。

这类游戏擅长的人最适合从事管理岗位,处于团队二把手或者中层,领导把资源调配好给你,任务分解好给你,你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手上的人员和要素最大化发挥到最佳就可以了,至于市场和资金这些动态变化,不需要你操心。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其三,动态整合型的游戏。

比如我们大学时代经常玩的帝国时代,星际争霸,魔兽这些联网对战型的游戏,他的要素和场景都是动态变化的,如何快速地生产出资源,如何根据对手和协作方的战场动态变化协调好自身的军事装备,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每一场的战法都要根据情形适时做出改变,考验的是你在变化之中的综合整合能力,不仅要懂得配合别人,还要懂得自我协调,这对于个人的能力要求则更为高端。

这类人最适合做领导者,或者自主创业,能够接受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接受变化给整体带来的冲击,同时能统御好具体的人和事。

我反思我自己当年,我最擅长的第一类和第二类游戏,对于第三类游戏,我似乎总是不擅长。

回想我自己的创业经历,一旦公司做大,我似乎就有些力有不逮的感觉。

我的高光时刻,要么是凭借自己一己之力闯出一番天地,要么是在和合伙人在一个相对静态的创业空间里协作,要么是别人把资源给我调配好,我能很好地通过协调管理将事情做好,对于处在一个动态空间的环境,需要考验我综合领导能力的时候,我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其实无所谓谁比谁能力更强,正如巴菲特所言,在自己擅长和兴趣交集的能力圈里深耕才是王道。

了解你自己始终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事情。李佳琪可以花1.3亿在上海买房,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都未必有他赚的多,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终个体会不断崛起,对于个人来说,未来才是最好的时代。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PART 04


通过上述工作行业和工作形式分析,我们得出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根据每个人性格特点不同,你对应的思维模式应该也要在发生变化。如果还是原来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去从事现在的行业,未必每个人都适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有困惑,我明明很努力,却还是停在原地?

工业化时代强调团队,个体之间需要协作,就如同我们对于日本人的认知一样,在工业化时代擅长协作,造就了日本制造业的辉煌。

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体崛起,更注重特色,你是否有特点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到了这个时代,整齐划一,总是考虑别人感受的日本人被时代所抛弃,更注重个性的美国人和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开始登上时代的舞台。

工业化时代需要你少说少思考多做,做得越多,效果越好。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思维模式刚好相反,需要你少做,多说,多思考。你越是勤于思考,越是敢说,越是做得少,反而效果越好。

很多人要问了,做得越少越好吗?这完全反人性啊?和我们现在接受的主流思想完全背道而驰。我们回头再来以我们之前介绍的新兴行业为例来论证这个观点。

先要说明一下,这里的少做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确实是少做,少行动,第二个层面是深度思考之下的做,有思想地主动做,不是机械式,被动式地工作。

我们先来看下房地产领域,你去做房产投资,是不是越有耐心,最后赚得越多,还是频繁换房赚得更多?房产投资功课永远在投资之前,深度研究透需要投资的区域和投资标的房产,持有个五年以上,享受年复合增长带来的利润。

在上海房地产二手房市场,大部分被换手的房产都在300万以下,不做好调研,频繁换手永远只能赚取低端利润。

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受益的房产经纪,看似很忙,但是真正赚到钱的房产经纪永远是懂得思考,擅于和客户沟通的。伴随着中国二手房市场的逐渐成熟,现在越来越多的房产经纪扎根社区,成为了自己所在社区的“半社区化工作人员”,良好地沟通能力让他们事半功倍。

我曾经加过一个明星房产经纪的微信,此君的朋友圈极少推荐房产信息,更多的是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积极地打造自己的乐观阳光的生活状态反而让他吸引了更多的存量客户给他介绍业务。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所以说少做并不是说懒着不动,而是把时间多花在思考和沟通上。

金融投资领域和房产领域其实很像,巴菲特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公司基本面信息和财务数据的研究上,真正去投资某种股票也就一分钟之内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在投资领域,时间应该永远花在投资之前。

多思考,少做才是投资领域的铁律,一个频繁换手股票的人比房产投资者更糟糕,不仅赚不到钱,反而极大可能亏钱。

很多优秀的个人投资者其实在投资之外都有自己其他的工作,因为投资中去操作根本不需要花去你太多时间。近年来伴随投资领域新兴的保险经纪人也是和房产中介一样,时间花在如何维持人际关系上永远比去疯狂拓客更有效。

有思考的行为越少,工作越有效;漫无目的的行动越多,除了感动自己之外,工作效率越差。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作也一样,真正去录一段视频,写一篇文章其实花不了多少功夫,真正花的时间在创作之前,你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学习上课,最后写内容策划,写文案。

移动互联网到了今天,很多人越来越感觉到内容为王的道理,越是花时间去思考,打磨内容,出来的内容越是受欢迎。

尤其是现在的头条,抖音,都是流量池推荐模式,你不需要像微信公众号那样依赖粉丝的数量,只要你打磨的内容过硬,你就越来越会被指数级的推荐,有的素人号因为内容有人气,短短数月就积累了百万粉丝。

所以看了三大风口行业,我们就能得知,现今这个时代,你如果还带着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低头少说,多做,不花时间思考,那时代绝对不会眷顾你。

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就还合适工业化时代的思维,那也没有什么未尝不可。反之,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思维的人,却偏偏为了收入而从事着工业化时代思维下的行业,那可能你就与你的工作环境格格不入了,等待升迁和慨叹时运不济或许就是你的日常了。

比如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国有商贸部门工作,论资排辈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日常让我觉得暗无天日,即使后来侥幸升到了一个部门主任,后来我还是毅然决然在有机会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因为我知道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那种工作环境的思维模式不太适合我自己罢了。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PART 05


伴随着工业化思维到移动互联网思维的过度和社会产业的变迁,我们不禁最后有个疑问,这些高光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思维模式之下,最终的逻辑核心原点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你在单位时间内时间的利用效率,换句话说,你是否懂得将某一时间段所产出的效率出售多份,或者说放大的时间足够长,利润足够大。

比如你写作,创作一本书,你从思维到创作可能需要花一年或者几年的时间,当然也可能更短,但是你书出版后,你就可以一直到你的余生都在源源不断地享受版税的红利。就是说你的时间可以一次性打包出售多份,这可比老师在教室给不同班级同学讲课所产生的时间复利效应要高的多得多。

网上卖课则是更有效产生时间复利的方式,一门经过你花时间精心打磨的课程在网上能卖出很多份,内容过硬的话,在不同平台,不同时间长度都能给你产生收益。收入也是比其在教室上课多出了指数级的数量。

房产经纪和保险经纪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服务过的客户,将来还会有可能再找你服务,一个人一生不可能置换一次房产,一个人买了保险之后也可能会留给自己的后代,这些都是你再一次时间服务后产生的后续红利,你前期服务所产生的基数足够大,你后期根本都不需要跑客户,基本等同于坐地收钱的阶段。服务一次的时间可以足够你在这个行业享用一辈子,何乐而不为。

投资领域更是一样,在投资之前你所花的思考,研究的时间越多,你后期在你的投资标的物(房产,股票等)上享受的红利就越多,也越持续。

你的投资标的物只要能保证大于15%以上甚至于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年复合利润增长率),你所做的只需要是等待就可以了,时间越长,收益越大。投资一次时间,后续持续不断产生源源不断的收益,而且还可能越来越多,难道有比这更划算的时间利用效率吗?

“时间就是金钱”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这背后用一句成语就可以解释,在时间利用上,要学会一劳永逸。

这也就是我们看到,越是有财富的人,时间支配越是自由,这是因为他们前期时间投资到了后期所享受的红利阶段。永逸的背后是一劳的代价,如何学会一劳永逸是我们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安家》背后的房产中介,如何选择一份让自己收入倍增的工作?

PART 06


一篇洋洋洒洒的深度思考长文介绍给大家了,最后我们再来梳理下文章的逻辑。

选择一个高成长性的行业作为你的工作平台,如果不懂就找钱多的地方。但是要了解你自己,通过你擅长游戏拆解出你到底擅长以什么形式工作,单干,合作,还是领导都可以,没有什么谁优谁劣,适合自己最重要。最后我们了解时代已经在发生变迁,你要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和工业化时代的思维可不一样,千万不要南辕北辙。

通过对三大高光行业分析,我们得到高效思维方式的背后是一个人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一劳永逸才是成功利用时间最有效的方法。

勤奋工作的时代已然结束,如果你和我一样,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工作的不甚开心,不妨我们一起从工作行业,工作形式到工作思维去分解下自己,看看工作效率低下,收入不高,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反思是成功的第一步,当我们懂得选择把注意力花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距离攀上这个时代的巅峰就已经不远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