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文明相悖论三人展4月8日开幕

搜狐焦点网2017 2020-02-27 23:18 阅读 1000+

  

  2012年4月8日下午,《“2012”——文明相悖论三人展》在宋庄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宋庄美术馆主办,青年策展人张海涛倾情策划,共展出韩涛、程广峰、卓凡三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十余件,呈现了对世界当下生存格局的多元思考。展览僵持学至5月11日。

  2012世界末日论这个概念源自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马雅历法是三一一三年,换算为西历便是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新书发布会现场

  当天,青年策展人、批评家张海涛的新书《未来艺术档案》新闻发布会也一并举行。本书由融汇了其八年来的策展文案和评论文章,以及为此书专门写的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全书37万字,图片量丰富。书中试图寻找未来世界存有的危机症结,作者以艺术档案的形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回归”现象进行提案分析、预设和论证;打破了我们以往案例学的过去式分析、封存,寻求发展可能性。

  【引言】

  缘起于玛雅文明的预言,著名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拍出了预见世界末日的电影《2012》,显然,这也是一个地域性文明给现代化工业文明鸣响的警钟,它告诉人们:所取得太多必会付出相应的代价。2012年4月8日下午3点,由策展人张海涛策划“2012——文明相悖论”三人展在北京宋庄美术馆开幕。告诉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各个国家、种族、文明、阶层以及人与人之间,突发出各种冲突,若不及时缓解,将越发尖锐,乃至文明崩溃。

  【展览主题介绍】

  “2012——文明相悖论”——是张海涛在此次展览主题中提出了:“文明发展与相悖论”泛文化类的命题。

  这也是近千年来人类发展悖论的主题,他在展览前言中写到:进步?——倒退?世界的进步可能导致文明指数的倒退。这是一个宏大的、延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发愿。

  可以看出,此次展览带有一点“悲观主义”的色彩,这四个人在宋庄美术馆导演了这次“文明相悖论”的一出戏,提出了文明进程中可能中断或崩盘的一个箴言。

  

艺术家卓凡和作品

  三位艺术家作品:卓凡的整个空间布置试图制造一个真实的幻境。进去看到的就是:一直悬在空中的手指向一个悬而未决的“圆”。这个命名为《我要拈花》的作品,高悬着一个手臂,这个手姿既像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天顶画中“无所不能”的上帝之手,又像古罗马奥古斯都指挥军队“所向披靡”之手,可是,在这里它指向一个花瓣的幻影,这是一个世界的幻影的象征。在这里,艺术家用自动化的工业现成品来录制人选择的权利:得到与拒绝。两件主题“互相矛盾”的作品《我要握住》与《我要推开》,就连看后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喊“我要握住”“ 我要推开”,仿佛,从人的内心找到展览主题——“文明相悖的2012”的回应。

  韩涛、程广峰装置作品也很有意思。证明当下社会世界所遭受的困境,也是现代文明发展遗留下来的一种鲜花,更有可能结出不祥的“恶果”。韩涛在高压电线架下的生活经历,利用“现成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高压电线架,螺钉与螺母,各式各样广电局的文件,还有一位遭受伤害的“人”坐在“电压”下的场域之中,传达他的恐慌与困惑。而有个作品是《73出的毛发》,在亮着红蓝交替指示灯恍惚中,艺术家特意选下《毛选》中位数为“73”的页数,用红色的框子涂上蜂蜜和沾满毛发定成一排,顶在人造的一根骨头横在墙的旁边;下面会让人产生一种“意识形态”的视觉经验冲击——与当下的“73条”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在程广峰的《啊啦吗?Alamak》作品里有股浓重的“石油味”,宗教和能源的关系是这件作品的隐喻,它反应出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一个权力。在一段真主的音乐中,感受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现代霓虹灯下“荒诞”的快感;轰隆隆的电机声中,闻到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恶臭味。可以说,这是宗教符号下能源耗尽全球皆荒的一种预言!

  三【后续】

  2012!大家都从多个不同领域倾向预示了当下世界生态的危机感,大家都在关注世界当下生存的格局。倒塌的高压塔、白色软骨、满溢的子弹箱、自然物与人维系的“血管”,文化信仰的缺失、政治战争的残酷,人工自动化带来的心理、生理危机,人工骨骼,都构成对这个世界的幻灭感,都构成人生命和自然活力在这里受到冲击受到质疑的恐慌。

  该警惕,这不仅仅是一种强烈悲观主义的焦虑感,在2012年,不仅是你的也是我警觉,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要警觉,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也是全球要警觉,它可能是每一天的事实!

  卓凡作品展: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卓凡作品

  X

“2012”

——文明相悖论

文/张海涛

  进步?——倒退?世界的进步可能导致文明指数的倒退。近几年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2012”世界末日论,一提及“2012”这个心理符号,就已经被我们植入到了脑髓里,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生存与生态危机;然而又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今天如此“发达、进步”的时代怎么会有“文明相悖”的论调,众多的科学数据证明世界生态其实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出现危机的症结又将在哪里?在2012年的开春,我们急切想做这样一个展览来探讨当下人类的生存话题。

  

策展人:张海涛

  2012世界末日论这个概念源自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马雅历法是三一一三年,换算为西历便是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这个惊天大预言于2009年在罗兰·艾默里奇导演下的大片中通过大众媒介普及开来。《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影片中“查理告诉我们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这部片子在玛雅时期以未来的视角预示世界的生存危机。然而当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2012年的气息时又似乎将2012推到了未来的境地,我们对此半信半疑。因此2012末日不一定发生,但末日论中的危机是真实存在的,“2012”成为了一个人类具有双重的心理符号,即当下的生存格局和未来生态危机,为什么人类越进步却越有一种危机感?

  在近期齐鲁电视台“一天零一夜”中看到,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霍金的预言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不做判断,而近年来大自然对人类毫不客气的报复,和霍金的说法非常相似。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随之迎来了越来越频繁的严寒、酷热、旱灾、水灾、飓风、海啸、地震、土崩、泥石流、瘟疫、饥荒;大片土地沙漠化、农药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基因变异和传染;还有人类自身泛滥的享乐、乱伦、冷血等……如果说以前还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的话,现在霍金却揭示出了谜底:原来是缘于“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然后导致人和自然自我调节功能的失控和变异。

  【世界格局与艺术背景】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从认知上使人类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进步带来的积极意义是不容质疑的,但这些进步是以人类耐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和道德伦理缺失而付出代价的。人类的巨变通过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发展了城市化进程;通过科技革命发展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物质欲望需求;还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体制的建立来促使人们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然而世界文明价值的概念似乎是以西方空前的殖民来夺取话语权。

  世界各国以经济决定一切的思想发展生产力避免自己国家挨打,统治者对外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稳定人心,内部以争夺权力欲望打得头破血流,这些都建立在经济至上的话语中,使“个别人”有心无力,知识分子也无法改变话语权。全世界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价值时,人的精神情感将何去何从。如果各宗教信仰只维持自身宗派和民族的权利,世界还是永远存在战争、掠夺、歧视。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应该以“地球人”的利益和眼界来关注未来。经济带来的文化精神支撑倒塌,必将又带来自然环境破坏,一切都在失控状态,“面对危机刹不住车“这才是最可怕的症结,我们应该先搁置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问题,才能保证各“地方”的生存安全。

  “2012”之文明相悖论展览邀请到三位艺术家以装置的媒介形式呈现世界当下生存的格局。韩涛、程广峰、卓凡三位艺术家作品的多个不同领域倾向预示了当下世界生态的危机感。韩涛作品以倒塌的高压塔、白色软骨、满溢的子弹箱、自然物与人维系的“血管”,来讨论文化信仰的缺失、政治战争目的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不断加快科技发展的同时辐射的力量也在改变人的基因,高压塔也寓示着我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卓凡作品则以艺术人工自动化来表达其带来的心理、生理危机做为切入点,作品中真实的自然原始动力和机能被人工机器替代,自动化的人工骨骼对真实影像动态的复制,使生命的自然活力受到质疑和冲击,这是卓凡表现当下自然生命向人工生命转向时体会到的强烈焦虑感。程广峰作品以能源汽油发电点亮了带有宗教语符的霓虹,作品试图表达的是用生化能量能维系我们多少信仰指数,气味、视觉等综合现场感受,让我们震撼得感受到当下现实中生存环境和信仰的危机。工业革命之后以经济利益支撑的人类,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仰和环境危机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社会、文化与心灵】

  发生在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也反映出当代人情感的冷漠。现实生活中道德缺失:心灵不确定,不诚信,以耻为荣的事情太多了,如网络炒作,这门那门、这“姐姐”那“姐姐”,很多是利益驱使下的炒作。娱乐带来了社会伦理冲破及网络传播的利益化,人工化也带来了人与自然的远离,如整容带来的身份的模糊、离婚率高、永恒感缺失,传统积极的精神受到冲击;没有立场、高度压力、浮躁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的精神出问题的结果。现实越来越远离儿时生活的单纯,积极与消极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模糊化,科技与自然的暧昧也成为新的问题。当代人对活着的意义也在不断讨论中,真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着,老一辈的真理成了新新人类的笑柄,时常让人们摸不着头脑而失去判断的能力,精神危机中寻求人生价值的支点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价值判断在每个时代存在,每个时代判断的针对性也不同,不断透过变化的现象看本质,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利益出发,包容得寻求有限度的自由。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世纪内中国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文革后的知识分子以伤痕文艺、大灵魂来补给和呼唤我们的情感;90年代年扩大改革开放后下海、下岗潮流中社会上的人们以经济、消费为中心,艺术家则以政治波普、玩世、艳俗的艺术表达了一个政治意识消解向消费转型的生存感受。上两个世纪西方大国的崛起依靠的是侵略、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于人类心灵危机的忽视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向前走文明向后走的悖论化,使世界的自然和心理环境遭到破坏,人自私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理想美”的问题大家很少提了,资本的现实利润和效率的追求,使精神文化降到了低谷。

  【政治与经济、环境】

  “2012”当下的症结是深知世界早已出了问题,但没有一个国家或联合国有能力改变现状。为了生活得便捷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减排、愿意停止城市化、开采能源。每个国家都在寻求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联合国也成了一个失控的组织。

  国际社会每隔几十年便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些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由于经济虚假繁荣造成的,一是掩盖了贫富差距和市场供求的矛盾;二是狂热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三是政府对危机束手无策,资本拥有者在垄断中的暴利投机,加剧了危机的形成,并增强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滋生。另外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实力,文化危机与统治腐败也是决定实力的指标。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打造的亚洲第一海军却打了败仗,这与腐败有决定性作用。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人类在越来越文明的时候出现这样帝国主义战争,也证明了人类的文明不是按线性的逻辑发展,在不同的时代环境和人的心灵不一定随着进步而优化。我们也同时生活在一个随时可能核爆的炸弹之上,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不平衡、争夺利益的份额和海上霸权等,使历史从来没有改变过战争。

  【科技、信仰与伦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认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潜伏着深重的生存危机,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如何化解人类的危机必须从人们心境和文化加以改变,改变这个星球的人的欲念。科技发展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失衡,使文化在经济利益冲击下变得非常脆弱。对未来的关切,是一种以近及远,坐天观井的视角,这样的视角可以从当下看未来,更重要的是从未来看当下,对未来的生存境遇的关注,自然会出现新的感觉和技术语言,也会对只关注当下生存感受的价值观有所补充。我们心目中“人定胜天”论点出现了质疑,生化变异中“基因与克隆”对伦理道德产生了争议;数字信息媒体中暴力、情色的商业化出现了问题;科学对宗教信仰的也出现了冲击,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科技与教育、伦理、科学、媒体、宗教、艺术、战争、政治、生态的关系也都在改变。科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自然和非自然的抗争越演越烈,人的精神和生理都出现了异化,精神疾病和不明流行病开始频繁出现,作为跨国界的我们这些现象都会带来空虚、躁动和生理的亚健康状态。

  科技发展使人与人的见面方式都有所改变。“千里送鹅毛”“有朋自远方来”的惊喜逐渐变成虚拟、人工化的二手体会,往年快乐的记忆逐渐变成近者老死不相往来及不明身份的宅男宅女的娱乐化交往。现实中道德的伦理刺激的都市化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缺少情感的真实,地球也越来越缺少爱。理想的情感与现实的距离使人的身心纠结,心灵脆弱而如履薄冰。人的身心和行为改变着物态环境,物态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灵的变化;境随心转的实验已经在日本江本胜“水”结晶(水上贴善恶字样,结晶后图案不同)科学实验中证实不再成为宗教的迷信。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化解危机的唯一途径,重新思考教育、宗教、生态与科技的关系,是文化艺术的责任与义务。科技“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近期热播的美国大片《阿凡达》也正是预示了未来自然与不自然的抗争,与自然和谐成为人类迫切的需求。同时美国电影《后天》《2012》也预示了未来环境受欲望不断破坏人类最终毁灭的悲剧。

2012年2月24日于宋庄美术馆

请输入正确的图片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短信验证码
请确认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短信验证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