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利率高低判断买房时机?

匿名 2019-09-11 17:15 阅读 1000+
房价短期看利率、长期看货币、本质看供需

短期来看,利率变化将影响潜在购房者的房价预期,进而影响其买卖行为。利率下降,房价上涨;利率上涨,房价下跌或涨势趋缓。房贷利率的变化会影响购房者的成本,进而影响其购买欲望。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利率变化对房价的影响:

  • 按揭购房的成本;
  • 按揭购房的收益;
  • 历史回溯,分析利率变化对房价的影响;

1、按揭购房的成本

当前中国房贷利率基准为4.9%,普遍上浮10%以上,即5.39%左右,可视为购房的成本。此处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按揭购房的成本,并非只有5.39%的贷款利率成本,还有首付款的机会成本。因为一旦你购房,首付款出去后并不产生利息。但如果不购房,这部分首付款是能够产生收益的。此外,还需要背负余款的利息和本金。

购房的年化成本为:首付款×无风险利率-贷款×房贷利率

此处无风险利率,按照XX宝或者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以3%算。

购房的年化成本为:首付款×3%+贷款按5.39%的年化利率。

5.39%的贷款利率为根据复利计算的,并非每年我们还款付出的实际利率,

贷款30年,利率5.39%,如果总房价100万,首付30万,贷款70万,等额本息还款,平均每月还款3927,年还款47124,相当于70万贷款,实际是6.73%的年利率。

购房的年化成本为:首付款×3%+贷款×6.73%。

(30×3%+70×6.73%)/100=(0.9+4.711)/100=5.61%

5.61%,这是按揭购房的综合成本。如果要严谨的计算,在整体按揭贷款期间,首付款的机会成本是可以按复利计算,贷款成本则相对固定(利率不变的情况下)。

第一年成本为:(30×3%+70×6.73%)/100=(0.9+4.711)/100=5.61%

第二年成本为[30(1+3%)×3%+70×6.73%]/100=(0.927+3.85)/100=5.64%

…………

第N年成本为[30(1+3%)(N-1)]+70×6.73%]/100

本段结论:购房成本基本不变,随着时间积累,每年会稍稍增加。


2、按揭购房的收益

购买的住房是资产。住房收益包括两部分,一是住房价值的增值,即房价上涨;二是租金收益,即房租。按照中国当前的普遍状况,各线城市,年租金普遍为房价的1.5%左右。购房者的收益为:房价年涨幅+1.5%。按照上面的方法,刚购买的住房,第一年资产价格为100。

此处,为了简单起见,按照房价固定涨幅推理,当然现实情况中,并非如此,但照此推理,并不会产生大的误差,对本质性的问题不会有影响。

第一年收益为:房价涨幅+1.5%

第二年收益为:(1+房价涨幅)×房价涨幅+1.5%

…………

第N年收益为:(1+房价涨幅%)(N-1)]+1.5%

按照上述公式:

按照第一年的收益与成本,不考虑房屋的折旧,收益应与成本相等,按揭购房才不亏损

房价涨幅+1.5%=5.61%

房价涨幅=4.11%

即只有房价涨幅达到4.11%时,按揭购房才不会亏本。

按揭购房,每年收益多少,可以参考上述公式计算。

(1)如果出租:年收益=房价涨幅+1.5%-5.61%

(2)如果不出租:年收益=房价涨幅-5.61%%

(3)如果自住,建议仍然可参考出租的公式来计算,毕竟如果不买房,就得租房住

如果是衡量购房后一段时间(N年)的收益,那么上述公式,可以简单变化一下:

(1)如果出租或自住:总收益=房价累计涨幅+1.5%N-5.61%N

(2)如果不出租:总收益=房价累计涨幅-5.61%N

根据上述公式,并简化,房价年涨幅+1.5%-5.61%≥0;

房价年涨幅≥4.11%

房价涨幅4.11%,是当前利率下的盈亏平衡点。

本段结论:

(1)过去很多年,房价年涨幅远远大于4.11%,在这期间,买房都是合适的;

(2)过去两年,国家对房价进行了调控,包括限售、限购等政策,房价基本停涨,甚至有一些下跌。按照这个公式,在过去两年购房的人,基本是亏损了。


3、房贷利率变化对房价的影响

根据经济学原理,从理性的角度,只有住房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购买住房才是值得的。即:收益-成本≥0。

房贷利率变化,直接影响购房的成本,进而影响潜在购房者的购买愿望。从某种程度上,购买愿望是综合衡量收益与成本之后的行为,与收益和成本之差成正比,这个差额越大,购买愿望越强,差额越小、购买愿望越小。

购房愿望=收益-成本=房价涨幅+1.5%-首付款×无风险利率-贷款×房贷利率

根据此公式,几个变量中,唯一最能直接控制的就是无风险利率和房贷利率,这两者实际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调整利率,是影响购房愿望的最有效最直接手段。

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利率下降,购房成本下降,从而刺激居民购房愿望,进而刺激房价上涨,收益与成本差额会变大,购买愿望会更强,这是一个利率与房价上涨的正循环。

(2)利率上升,购买成本上升,从而抑制居民购房愿望,进而抑制房价上涨,收益与成本差额会变小,购买愿望会变弱,这是一个利率与房价下降的正循环。

(3)上述两个循环会无限下去吗?当然不是,因为上述循环的公式,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而实际情况中,要同时考虑到房价的绝对值,以及个人的现金流。毕竟房价涨幅是资产增值,无法及时变现,而贷款却是每月都要还。如果房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房贷也会随之升高,购房者现金流无法覆盖房贷,还不起贷款,则这个循环游戏就无法继续了。这也是房价泡沫产生和破裂的循环。

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上述公式表达的呢?与事实是否相符呢?请看下表:近20年来,房价与利率的循环

《房价分析五部曲》2:根据利率高低判断何时买房

1998年房地产支柱地位确立之后,1998年7月,利率一次性从10.35%到了8%,并继续降低。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政府重拾房地产的支柱作用,接连降息。2008年9月至年底,连续四次降息,从7.47%降至5.94%,甚至房价贷款利率普遍打7折,2009年房价涨幅是多少,大家心里都很明白。

2010年开始,利率稍有提高,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开始,认房又认贷,房价进入一个小型低谷。

2014年底,在去库存政策号召之下,周行长说买房也是发展实体经济,降低利率,自6.5%降至2016年2月的4.165%,7折利率也重现江湖。到2016年,房价短期内再次翻倍。

2017年开始,限购、限售、基准利率提高从4.165%提高至4.9%,且遍上浮10%以上,房价再次普遍停涨,并有一定降幅。

近10年来,房价涨幅最快的两个阶段,分别是2009至2011,2015至2016,这两个阶段,均对应了利率的大幅较快下降。利率是国家刺激房价的最直接工具。


本文结论:

利率下降—购房成本下降—购房愿望上升—房价上升;
利率上升—购房成本上升—购房愿望下降—房价下跌。
国家政策何时鼓励买房,看利率。
何时可投资买房,关注央行是否调低利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