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老房子老小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任白型 2019-07-26 03:40 阅读 3000+

城市发展越好,市中心老小区衰老速度就越快。举个例子:北京二环后海旁边有一片小平房,都是大杂院,隐藏在红墙下,不往里走不会注意到。很多年前国家想要拆过,但是拆迁费没谈拢,总有人想狮子大开口,后来国家索性不拆了,现在大家依旧住在那里,脏乱差,违章小二层,干什么都挤得不行,国家不会拆了,也没人敢开发,实在是拆不起。

我住的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在市中心,建起来差不多40年了,但是由于这个小区的住宅区有一大片,貌似没有开发商愿意投资拆了新建。最近我发现很多人开始卖房子,我发现这个价格照理来说远远低于这个地段应有的价格,就是因为这个房子太老太旧了;同时,附近有两幢新房子价格却很高。我想问几个问题,因为照目前看一时半会没有开发商会来投资的,那如果这房子产权到期了,最后的结局会是啥呢?还有就是如果我现在投资把那些出售的老房子买下来,赚钱的机会大吗?

为什么你这片小区没开发商愿意拆了重新建?因为数量太多,现在拆太贵,对吧。老城区都面临这个问题,就是在某一阶段已经发展到顶了,要重新发展就需要拆了重新来。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拆迁的钱砸到荒地上去开发一个新的中心?这样一个城市就有两个中心,比原先只拆中心找中心划算的多。

上海现在哪里算中心?人民广场算不算,那肯定算。南京西路算不算中心,也算。徐家汇算不算中心,算。陆家嘴算不算中心,更算。而最早的上海市中心连人民广场都不是,当时那里是跑马场,就是郊区,正宗上海市中心是11路公交车绕圈的那个范围,听车站名字就知道了,小南门,老西门,小东门,老北门等等,各种门。

而这一代的棚户区是熬到本世纪才轮到拆迁,比如董家渡,比如刚刚开始动的老西门那一片。但这个范围里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棚户区没拆到,苦不堪言,现如今还在用马桶痰盂。

那如果把后期建设徐家汇,陆家嘴,古北的这些钱拿去拆以前的中心,重造以前的中心,那今天来上海的话,外滩对面还是一片烂泥地。古北和徐家汇还算农村。

那再说这种老房子涨幅快不快,如果这种老破小有好学区加持,那涨速凶猛,一般好的学校都是历史悠久的,所以对口的小区也都是老小区。虽然单0价高,但面积小,相对总价低,要的人很多。我亲戚过年后卖掉一套学区房,10万多单价,40多个平米,过来看没几波就签约了,这还是上世纪60-70年代造的老新村。而马路对面80年代造的老破小,6万左右还能还价,就差了一个学区。

有学区的老破小好于有学区的老破大。

那如果没有好学区加持,这种房子涨不起来。这个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什么叫好地段?

所谓的好地段就是繁荣,各家各户都在这里开买卖,平时衣食住行不用愁,出门什么都有,而且大型公司也乐于在这里办公,所以上下班也方便。

但问题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很多以前乡下地方都变成这种好地段了。徐家汇解放前就是一片农田,人民广场解放前就是个跑马场,古北解放后都是一片农田,陆家嘴上世纪80年代都是一片滩涂,五角场以前就是枪毙人的地方。但现在呢,这些都是好地段。有大量人口导入,那么做买卖的不用赶着自己就去了。

万达是怎么发达的?万达就是瞄准了这个商机,大批市区居民会拆迁到远郊,而配套商业跟不上,万达来个大广场,把衣食住行集中在一个商场里,成了。加上现在的电商,购物不需要出门,门铃响开门就行了,周边买得到的网上有,周边买不到的网上也有。

上海人大多都知道,浦东有一条很出名的道路叫做昌里路,昌里路有一句非官方的宣传语叫做:昌里路要啥有啥。2008年,我一朋友在昌里路摆地摊卖AF的假衣服,一个月闭着眼睛赚一万多,那时候昌里路晚上都是地摊,每一家生意都很好。摊位弄到手,转手租给别人都能拿几千块一个月,那是08年的几千块,就一个地摊摊位。

而现在呢?在昌里路地摊取消前,一个摊位外租出去一个月就只能租两三千甚至更低,为啥?因为没多少消费者来买了,大家都是在网上买东西了。现在昌里路不准摆地摊了,违建都拆光,变成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当年昌里路沿街门面一店难求,转让费都几十万这么叫,现在很多都贴着旺铺出租。

昌里路还要啥有啥吗?整条马路加一起都抵不过万达一个楼面。

交通上讲,随着轨道交通的发达,以前所谓的好地段和差地段,现在地铁20分钟搞定了。比如上海的彭浦新村到人民广场20分钟地铁差不多了,连出门带等地铁半个来小时的事。

那没有学区加持的老破小就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年份太长,贷款时间贷不足,也就意味着首付要增加。同样的首付,可以买一套老破小,或者买一套轨交30分钟左右的大房子,那很多人就愿意选大房子。

这个道理很简单,涨价1万一平,有40平涨价40万,有100平涨价100万。哪怕40平的涨一万,100平的涨5000,也是40万对50万,况且涨幅不会差那么多。而且房贷又是一项最佳贷款,利息极低,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贷足,所以上海把首付提高到70%,房市一下子就凉下来了。上一波房子热就是因为以前贷款过的都可以按照首套贷款,只要首付20%-30%。

而且从老小区整个小区来看,有钱置换的都买其他房子了,这里房子出租,出租越多意味着人口越杂。公共设施配套跟不上,车位基本靠抢,我一朋友住老破小,吃饭打车过来,我问为什么不开车,他说抢到一个好车位,车子一动位置就没了,所以就打车来回。

老小区绿化,环境,配套各方面都跟不上,因为小区整个布局就是这么一个布局。相对的脏乱差,居民流动性大。

那老小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有学区的老破小,慢慢学区也会给周围新建的商品房挤掉。从未来几年看,老破小会接受改造。拿上海来说,如果是煤卫合用的,会想办法改成煤卫独用,如果实在螺蛳壳里做不出道场的,那会拆了在原地重新建,面积也不会增加许多,最多增加点公用面积。没电梯的可以有渠道加装电梯。

至于长久来看,个人建议有能力的话还是置换掉吧。从涨价幅度来看,没学区的老破小涨的最慢。上一波房价起飞,上海外环外涨幅要超过内环中环。

现在19年中,价钱基本定型了,拿上海浦东上钢新村举例,上世纪50-80年代建造的,紧靠世博会,有地铁7,8,13三条,公交线路无数,还有一条昌里路。二手房单价5万左右。直线距离6公里多外环外的三林,拆迁安置房也能卖到5万。而直线距离15公里的申嘉湖高速外的鲁汇,现在单价都要3.2-3.5。

世博会的时候,南市区江边大批人动迁,当时给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浦东三林的世博家园动迁房,在中环内,贴着浦东大华地块,大华现在浦东算非常不错的地块了。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闵行浦江镇的浦江世博家园,外环外5公里。

当时的政策是三林世博家园房子贵很多,拿浦江世博家园的房子便宜。而从现在来看,这个差价基本要给抹平了。一个中环内,一个外环外5公里。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