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场设高铁站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

特价房广州 2021-11-19 22:54 阅读 1000+
近日,广州交通局下发《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至2025年,要标准化完工通畅全省、全线贯通我省、中国联通全国各地、融合全世界的智能化道路网,基本上完工全世界关键枢纽站和国际性物流配送中心,完成“人便其行,物畅其流”。 至“十四五”期终,广州航空游客货运量要做到10000人次/年,广州港货品年货运量做到6.8亿多吨,广州市铁路枢纽游客到周转量做到1.6亿人。 一起来看一下 这些你关注的大新项目 进度怎样了 航空公司 机场设高铁30分鐘 直通中心城区 《规划》确立,要全方位提高云朵机场国内航空核心区竞争力,促进地区机场群作用相辅相成和协作发展趋势,搭建以云朵国际性机场为关键的大湾区国际级机场群。 ▲云朵国际性机场三期改建工程竣工后设计效果图 实际看来: 要积极推进广州市白云区国际性机场三期改建工程; 进行云朵国际性机场第二候机楼东四、西四指廊,第四、第五运动场,第三候机楼及综合性交通运输核心基本建设。 至2025年,完工具有5条运动场、3个候机楼一流门户网核心区机场,完成云朵国际性机场游客吞工作能力提升1亿人。 ▲T2候机楼的东四、西四指廊、西卫星厅等 策划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广州市新)机场基本建设,搭建以云朵国际性机场为关键的多机场管理体系,助推大湾区国际级机场群发展趋势。融合大城市紧急、度假旅游等要求,整体规划基本建设广州南沙、黄埔区、从化等通用性机场,提高通用航空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健全机场的集疏运管理体系,搭建多等级、一体化的综合性道路网。促进机场30分钟直通中心城区、1钟头顺通珠三角城市、3钟头中国联通泛珠三角大城市。 整体规划引入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产生高效率快捷的多层面空铁联运系统软件。在T3候机楼设定云朵机场高铁,正线引入广州市至珠海市(澳門)高铁动车和广河高铁,搭建云朵机场辐射源南北方、中国联通物品的“十字交叉”对外开放铁路安全通道。 T1、T2、T3候机楼各自设站,将穗深城际铁路(新塘经云朵机场至广州北站段)、广佛环线(广州火车南站至云朵国际性机场)串连引入云朵机场。增加整体规划引入芳村至云朵机场城际铁路,进一步健全云朵机场与广州市中心城区间的迅速路轨安全通道。 ▲T3枢纽站城市轨道预埋建筑工程总平面设计图 在扩展航道层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全力发展中国、国际航线,扩展顺通欧美国家、澳非及南美洲等地方的中远程控制国际航线航班,构建高效率顺通、流畅全世界的航道互联网。 航运业 提高高档教育资源聚集辐射源的 港口物流核心区 航运业层面,全方位提高港口物流综合服务作用,促进广州港由国际性大港向全球强港发展趋势。 搭建以广州南沙港区为关键、黄埔区港区和新沙港区辅助、内港港区和河道港区为填补、职责分工有效、作用明晰的海港发展趋势布局。 稳步推进内港港区、黄埔区港区老港工区转型发展,逐渐改造一批货物运输、游船与邮轮码头,科学研究整体规划水上巴士,发展趋势海上度假旅游产业链。建设南沙港区和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专业深水泊位,保障港口基础设施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引导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新港集聚。 《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新沙港区11—12号通用泊位工程施工。加快广州LNG应急调峰站配套LNG码头工程、黄埔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前期工作。 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的用地、围填海等前期工作。推进南沙港区江海联运驳船泊位建设;推进花都港、流溪河、万顷沙等作业区内河码头建设。同时,启动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前期工作。 大力推进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推进南沙港铁路及配套站场建设,完善江海联运网络布局,增强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内河集装箱驳船运输服务。此外,拓展国内外港合作,发展邮轮旅游。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合作,积极探索与珠海、中山等合建大型深水港区,加强与深圳在港口物流、航运服务领域合作共赢。深化与香港在航运资讯、航运金融、航运人才培育等领域合作。 依托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广州港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继续深度开发“珠江游”,大力发展邮轮旅游和港澳客运,发展培育水上休闲产业的港口经济。 铁路 引高铁进中心城区 实现2小时互通省内 铁路方面,全面强化广州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实施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畅通国际通道,打造联通全国、辐射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中心。 具体来看,推动形成10条出省通道格局,实现1小时直连大湾区、2小时互通省内、3小时互达泛珠三角、5小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北向扩容,推动建设广清永高铁、贵广高铁联络线,推进贵广高铁提质工程,扩充粤港澳大湾区北行通道容量; 东西贯通,加快建设广汕高铁、广湛高铁、深江铁路,研究推进建设广河高铁,支撑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 南向融合,推动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谋划广深高铁新通道,配合国家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强化广深双城联动,提升与大湾区东西极点互通水平。 ▲广汕铁路项目线路图 ▲广湛高铁 加快推进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等线路建设,引高铁进中心区,提升中心区铁路通道能力,强化区域枢纽互联互通。 同时,完善铁路枢纽布局。建成白云站并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构建“三站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区组合枢纽,提升中心区铁路枢纽整体服务能力。新建鱼珠站、增城站、白云机场站,扩建广州北站为北部重要枢纽客站,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枢纽服务支撑。 ▲白云站效果图 拓展国际铁路班列,加强国际联通水平。协同研究出台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与促进国际班列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精品班列线路,提升东盟—广东—欧洲国际联运通道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货运物流枢纽及通道示意图 物流 推进广州港港口型 国家物流枢纽试点 按照打造“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中心,着力拓展大通道、打造大枢纽、建设大口岸、搭建大平台、营造大环境,加快发展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 ▲广州交通物流枢纽布局规划图 优化现代物流枢纽网络。依托重大交通枢纽和重大产业园区,构建“5+10+N”物流枢纽布局,建设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10个大型物流枢纽、多个节点型物流枢纽。推进广州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试点,加快建设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南沙海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围绕铁路货站、高速公路、产业园区、商贸集聚区,规划建设白云太和物流枢纽、龙沙汽车物流枢纽等区域性物流枢纽,支撑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消费中心。 完善生产服务型骨干物流节点布局,推进神山、钟落潭等物流节点建设;完善商贸服务型等骨干物流节点布局,推进街北木棉服务区、九龙服务区、从化南服务区等节点建设,提升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探索在广州市范围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长途货运、快递物流中转集散地。 城际轨道 实现广州与湾区城市 60分钟轨道直达 共建辐射全省“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城际铁路网络。实现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60分钟轨道直达,广佛、穗莞中心30分钟互通,中心城区与南沙副中心、外围组30分钟直达。 公路 扩容对外联系通道 完善与周边城市深度互联的干线公路网。扩容对外联系通道,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推进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公路、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增佛高速(天河至三水段)、佛山一环东延线建设。 城市轨道 推进高快速轨道建设 加快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高快速轨道建设,加强主城区至副中心和外围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加快建设地铁18号线、22号线2条高速地铁线路,以及3号线东延线、7号线二期、7号线西延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等5条快速地铁线路的建设进度。 公路 推进跨市域道路建设 推进跨市域道路建设,促进广州与湾区城市互联互通。推进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沉香大桥、广佛大桥系统工程、广佛同心桥工程、玉兰路—港口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提升同城合作示范区内部交通联系便捷性,强化广佛互联互通。 便民交通设施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因地制宜加大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力度,推进既有自行车道优化提升,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尽可能实施机非分离,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合理通行空间。 智慧交通 开展车路协同试点项目 推动建设智慧交通创新服务平台。持续升级完善“广州交通·行讯通”,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信息服务。建设城市级智能视频路内停车平台,形成覆盖全市中心区近5000个车位的路内停车智能化体系。 这么多大项目正在逐步落成 你最期待哪一个呢? 来源丨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日报、广州白云发布、中建三局三公司、广州南沙发布、增城区融媒体中心、中国铁路772 -END-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