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四个机制”提升市容 补齐城中村环境短板

深圳新闻网 2019-11-02 17:26 阅读 1000+
<a href=深圳光明区“四个机制”提升市容 补齐城中村环境短板" inline="0">

木墩新村内的商铺和路面

深圳光明区“四个机制”提升市容 补齐城中村环境短板

碧眼新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19年11月1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钟鸿冰)“城中村”作为深圳城市发展的特殊载体和重要单元,其治理却一直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短板和痛点。11月1日,记者随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光明区,看到了一个个全然不同的城中村。

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城中村综合治理的“三年计划”,目标将“城中村”建成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对此,光明区着力开展城中村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探索建立一村多长,细化“城中村环境长”机制;开展一线向导,践行“行走巡查”机制;鼓励全民参与,建立“环境卫生清洁日”机制;实施奖惩分明,落实“月评考核”机制等“四个机制”,全力构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新格局。

据介绍,“机制”不仅统筹安排128名处级干部担任城中村、道路、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公园、集贸市场共7类1677个检查场所环境长。截至目前,光明区“环境长”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行走巡查机制,累计行走1079次,发现问题5998处,解决问题5943处,整改率达99.08%。

每周五是光明区的“环境卫生清洁日”。当日下午,记者在碧眼新村和木墩新村看到,各路段不间断有志愿者在清扫路面,村内路面干净整洁,商家门口也没有多余的物件影响行人通行。据了解,志愿者是由各街道城中村“环境长”带队,发动辖区社区工作站人员、义工志愿者、热心市民参与市容环境治理,形成“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截至目前,市容环境治理累计参与人数17683人次,共清理卫生死角7099处,清理垃圾156.336吨。

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深圳将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补齐深圳城中村市容环境短板,加强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城中村市容秩序整治力度,确保城中村内街小巷、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站点干净整洁,各类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无“六乱一超”现象(乱搭建,堆放,乱张贴、涂写、刻画,乱设广告招牌、横幅标语,乱摆,乱挂晒,超门店经营),实现城中村处处干净、时时干净,面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中村市容环境。来源:深圳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