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丨放弃安稳小城生活到一线城市工作买房,真的对吗?

匿名 2020-12-03 14:45 阅读 3000+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有12年了,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学区房成了我们这几年买房的关键词。

中国父母的思想里,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竭尽所能为孩子的未来盘算

就像我的父母,在我大学刚毕业那年,就用了半辈子的积蓄,为我在老家市区买了一套房。

理由是增加我在婚姻中的家庭地位,他们认为房产可以抵御离婚后极有可能会出现的

“无家可归”风险。

年轻的时候,不懂他们的想法,甚至会排斥。但直到自己为人母之后,才更加明白了父母当初的用意,他们习惯于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自打出生以后,父母就开始操心他在哪上幼儿园、小学,哪里的小学可以直升重点中学,未来要去哪个城市发展等等。

这些疑虑背后,可以看出学区房对一个家庭有多重要。

十多年来,我们从三线城市宜昌辗转到了一线城市广州,在卖房和买房的循环中,只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本 文 约 2746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被访者 | 燕子写作者 | 金捷

我出生于湖北宜昌,父母都是当地重点中学的老师,名下各有一套单位分的小三房,一套自住,另外一套租给了从农村来上学的亲戚一家。虽然我们家不是很富裕,但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我。

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老家宜昌工作,是市区一家小学的语文老师,当时男朋友考上了研究生,我们计划等他毕业我们就结婚。父母那时候打算要给我买一套房子,我觉得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而且家里的房子完全够用了,没有必要再买一套。可是父母有他们的打算,父母说女孩子婚前必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在西陵区全款为我购置了一套房产。

房子不大,60多平米的小两房,单价大概在4700元左右,因为在当时是宜昌比较少见的电梯房,所以单价比同地段没电梯的楼盘还要贵上一千块,基本上耗尽了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

2011年7月,老公研究生毕业,我们领证结婚。

老公家境不太好,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多少积蓄,只在县城有一处宅基地,不过我们结婚时,老公家还是拿出了十万的彩礼钱,朋友都说老公为了娶我也算是“倾家荡产”了。结婚之后,我也没有再去逼着老公买房,而是把父母送的那套小两房作为我们的婚房。

按照我们的计划,老公毕业后回宜昌去做专科学校老师或去医院工作,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最好的安排。

老公本硕专业都是药学,偏冷门,但最后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和医院都能没进去。要知道,在小城市的弊端也暴露出来,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了,而他一个研究生要在三线小城做中小学老师,肯定是不甘心。所以,我很理解他,最后他去了省会武汉某医药公司工作。

就这样,刚结婚没多久我们就又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2013年年初,我们怀孕了,这原本是件开心的事情,但当时发生了一件事,在乡下的婆婆想要来照顾我,我妈也说要来和我一起同住,我两边都不好拒绝,不过她俩倒是觉得一起搭把手照顾我更方便,但我家60多平米的小两房实在是不够住。

我妈说把租给亲戚的那套房子收回来,然后我们再一起搬过去住,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转达给老公后马上遭到了他的反对,因为那套房子没有电梯,两位老人和一个孕妇还得爬楼梯,危险系数极高。

我们商量决定把婚房卖了,然后再买一套三室的电梯房。我转念一想,老公这两年在武汉一直都是租房住,而且武汉的机会比较多,为什么不能在武汉买套房子呢,日后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武汉上学生活。我盘算着,如果我们把婚房卖出去的话大概能有35万元,加上我和老公的存款,我们努力够一够,是可以同时付宜昌和武汉两套房首付的。

于是,我和老公分头行动,最后在宜昌西陵和武汉江岸买了两套二手房,宜昌那套房的房龄不到3年,精装修电梯房,由于房东急用钱,最后单价4800元/平方米,而武汉那套房是2008年的房子,建面41平米的一室一厅,是套学区房,单价相比宜昌将近翻了3倍,老公在看房的时候还遇到了另一对也有意向购买的夫妻,最后老公加了2万元才顺利成交。

计划赶不上变化。2016年9月左右,我发现怀上了二宝,老公打算从武汉回宜昌工作。在招聘网站上看到宜昌有一家刚起步的医药公司正在招人,谈好条件后他便从武汉回了宜昌,把武汉的房子租出去以租养贷,结束了我们漫长的分居生活。从武汉回到宜昌最大的落差是工资水平急速下降,老公在武汉的平均工资原本有12000元/月,但宜昌只有在武汉的一半。

不过宜昌的生活成本也相对低些,而且还有家人的陪伴,我们就一直这样安慰自己。

但怀上二宝后,我不去学校上课,每个月只有1000元的基本工资,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老公一个人身上,他五六千的工资除了要还房贷,还要供我们一家人生活开支。

迫于生活压力,老公在我生下二宝之后,又从宜昌去了广州,税前工资17000元/月,后来我才发现,他为了省钱租住在环境比较差的城中村里,工作也基本上都是“996”,我当时非常心疼,他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2017年全国各地房价开始快速上涨,我劝老公把武汉的房子卖了,然后回宜昌过大鱼大肉的生活,但老公坚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武汉的学区房一定不能卖,他甚至还把目光放到了广州,后来二宝不到一岁,我就离开两个孩子到广州找工作,孩子交给我妈带着,成了“留守儿童”。后来老公又把自己的户口迁去广州,说“先把户口落过去,万一以后就能买得起广州了呢?”

2019年10月,我们似乎真的可以买广州了,武汉的房子从50万涨到了138万,宜昌的均价也涨到了近一万元,我们把名下的两套房子一卖就差不多能付上一套广州二手学区房的首付,父母为了让我们买上更好更大的房子,提出他们不住的那套房也一起卖了支持我们。

在2019年年底,我们分别把宜昌的两套房和武汉的一套房卖出,加上我们存的钱,首付了一套海珠区93平米的三房,对口广州第二梯队的小学,月供12000元。虽然年底就签约了,但因为疫情的原因一直都没办手续,直到今年4月才全部交接好。

搬进新家后,我和老公再也不用分居,大宝二宝也不用当“留守”儿童了,而大宝也正好在家门口的小学正式入学了,二宝也开始上幼儿园。

好在是学区房,小学和幼儿园离家比较近,送完孩子上学后,我和老公再辗转坐地铁去上班,时间被压缩的非常满满当当,每个月工资很大一部分都拿来还房贷,还有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以及培训班的各种费用,这些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为了接大宝和二宝放学,我们还请了接放学和做晚饭的阿姨,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我们计划等父母退休了就把他们接过来帮我们带孩子,这样就会轻松一些。说实话,我现在越来越迷茫,也越来越怀疑,倾尽所有在广州买房这件事到底对还是错。

STORY

时间和经历让冰冷的房子有了温度,

也是房子让浪漫的感情

和最初的梦想有了落脚地。

每个买房或租房人心中都有个故事,

或心酸或奇葩,或温暖或纠结。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买房、租房故事,

欢迎读者们说出你的故事。

这里,你可以分享或吐槽你的搬家经历。

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买房时的心路历程。

置业路上不再孤单。

我们等着倾听你的故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