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要组织购房人查验质量 全市排查住宅外墙保温

匿名 2020-12-03 13:18 阅读 2000+

各位粉丝:

今年早些时候,北京" target="_blank">昌平和朝阳发生的大风刮落外墙保温事件,使得住宅建筑质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建筑的质量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以说是“质量大于天”。政府也非常重视,并且在研究长效机制保障和加强住宅质量。

今天,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对住宅建筑如何加强质量提升提出了一揽子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北京住宅工程中群众反映的突出质量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和建设品质水平。

其中要求,工程各参建单位要立即对外保温系统开裂、空鼓、变形、渗水、脱落等质量缺陷和损坏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竣工5年之内的住宅工程,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排查,对竣工5年之外的工程,由业主单位、物业企业进行排查。

1

施工是否符合规范、材料是否合规合格,是住宅建筑质量是否过硬的根本和关键。

因此,此次市住建委首先提出的就是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

市住建委要求,各个工程要把施工质量关口前移。建设单位不得压低工程造价和压缩合理工期;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重视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的配备,将本单位业务骨干人员充实到施工现场一线;

施工单位针对质量通病制定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建立结构性建筑材料和施工关键环节质量责任追溯机制,落实样板引路制度,做好技术交底,施工操作严格按标准执行;

监理单位认真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实施细则设置质量关键控制点,采取巡视、平行检验、旁站等方式有效履行监理工作责任。

住宅验收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发现质量问题。市住建委要求,在这个环节里,监理单位要加强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项,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避免遗留质量隐患。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进一步强化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杜绝将不合格工程按照合格验收。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按有关规定留存影像资料。

同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按规定组织成立分户验收工作组,进行全数检查和实测实量,并做好标识,验收工作不得弄虚作假。

而且,建设单位(比如开发商)要组织购房人对房屋施工质量进行查验,进一步强化最终使用人对住宅质量的监督。

2

昌平和朝阳出现的两次大风刮落墙皮事件,都是出现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所以此次北京对于外墙外保温系统问题也是高度重视,单独提出了加强质量的要求。

市住建委提出,要设计高标准高质量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设计单位应选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施工简便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抗风压承载性能、安全系数进行验算并进行专家论证,重点分析“以锚为主”的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安全性。

施工现场应进一步严格落实图纸会审制度,确保外墙外保温系统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市住建委将着手开展对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地方标准的修订工作重点研究系统抗风荷载计算方法、避免局部破坏导致的连续性、整体性破坏的构造措施。

并尽快修订完成外墙保温装饰板施工地方标准,研究制定保温板与基层粘结面积检测规定。

施工过程中,则要严把保温材料进场质量关。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系统采购外墙外保温材料,采购合同中应明确材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验收标准。并进一步强化进场验收,做好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做好保温材料的成品保护。

施工单位在外保温施工前则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于高层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采用锚固为主连接方式时应进行专家论证。并按照设计文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施工,对基层墙体处理、保温板的粘贴、锚栓安装、抹面层等施工过程质量进行自检自查。

监理人员应当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监理,并重点对保温材料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质量、以及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进行监督检查。

市住建委要求,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立即对外保温系统开裂、空鼓、变形、渗水、脱落等质量缺陷和损坏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周期性检查制度,落实外保温工程的检查、检测、评估、修缮责任。

那么已经竣工入住的住宅怎么办?还查不查?

此次也专门提出要求,对竣工5年之内的住宅工程,由建设单位(大部分都是开发商)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排查;对竣工5年之外的工程,由业主单位、物业企业进行排查。

市住建委表示,各区住建委在住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应重点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预拌混凝土、装配式预制构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以及群众投诉集中的回填土下沉,墙、地面开裂,屋面、厕浴间及外墙渗水,门窗安装,外墙保温等质量通病重点排查整治

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对全市住宅工程质量问题和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和曝光,促进北京住宅工程质量形势根本性好转。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