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如果跳水,谁先哭?

期市小童 2019-08-27 19:01 阅读 3000+

有人觉得如果房价崩了,最先扛不住的一定是银行,因此国家不会让房价崩盘,可事实当真如此吗?

很多人可能遗忘了,或者没有经历过10年前那场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房价崩盘了。

在短时间之内,中国房价也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尤其以制造业扎堆的珠三角最为严重。

2007年,深圳商品房均价曾经攀升至18000元一平方米,冠绝全国房价。

到了2008年,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价12800元一平方米,同比下跌4.4%,部分楼盘跌幅已经达到50%。

2009年初,深圳商品房均价跌至10000元一平方米左右,近乎腰斩。

最先扛不住的,并不是银行。

在2008年这一年里面,降价、特价、促销等等词语成为了年度热词,直接降价50%的豪宅也都出现过。

5个字概括,就是“亏本大甩卖”

跳楼价、吐血价、白菜价等等什么价都有,你可能永远都想象不到,开发商原来也会拼了命降价。

2008年5月15日,中海康城国际被曝开起价只需要4988元一平方米,创下深圳房价最低起价。

开发商忙着降价促销,业主忙着维权抗议。

占领售楼处的,拒绝入伙的,要求补偿损失的,断供弃房的,房子所在之处都是业主拉起的横幅。

房子还没捂热,房价就先掉一半,前脚刚买进,后脚就亏几十万。

所谓的“跳楼价”,是真的把人逼到跳楼的价格。

就像2018年房地产寒冬的时候,有开发商扛不住压力搞促销活动,就有人发起维权要求补差价。

所以,房价下跌,真正受不了的还是开发商和业主。

开发商在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疯狂周转,各种加杠杆。如果房价跌到,光利息就能消耗光开发商的现金流,楼盘要么破产,要么跑路,或者卖项目,政府或其他公司接盘。哪怕房价不跌,上面调控,下面观望,为了缓解现金流,打折促销,活动优惠变相“降价”是必然。

业主呢?房价跌了 ,运气好,就算不是烂尾楼,也很难受。

楼市如果跳水,谁先哭?

在市场上,跟风的人占绝大多数。看到大家都在买,他就跟着买,看到大家都在卖了,他就跟着卖,最终形成一窝蜂买卖的风潮。

这才是房价崩盘、银行出现大面积坏账之外,最值得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踩踏”。

过往10年房价上涨5倍的经验,让人们养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买房不是为了居住,买房是为了投资,让自己的资产增值。

大部分人包括刚需,都是抱着房价还会继续涨的心态买房。

但在经济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财富递减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房价跌了50%后,人们就觉得自己的财富减少了。

接着就会减少消费支出,当消费减少了,生产也会跟着减少,企业经营就会下滑,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就像一个人花了100万元买了一套自住房,当房价跌到50万元一套时,他会觉得自己亏了50万元。

白白没了50万元,怎么办?维权或者自认倒霉,然后节衣缩食。

房地产开发停止了,上下游都歇菜了,工人失业了,收入骤减了,干什么都不灵,政府只能出手干预。

结果呢?你还剩下什么?

什么都没有,在房价下跌的时候急着卖出,人踩人价格发生暴跌,成了站在高位的接盘侠,高位套现的人正在看戏。

等房价跌得差不多了,拿着钱的人开始收带血的廉价筹码,你却背着一身债务。

等房价涨起来了,你又开始花大价钱买房子,一个轮回,什么都没赚到,甚至还亏了不少首付。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投资市场上,永远亏得比赚得要多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政府出面干预楼市政策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以前就算出政策要控制,也顶多就是从资质上卡一手,结果就是越限制,房价涨的越快。近几年,政府已经意识到,房价和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异,开发商的资金杠杆之高,以此带来的泡沫,一旦破灭,国家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很有可能是付之一炬。故,现在调控的政策是从供给和需求双向的(一、二线城市),给与经济发展一点时间,给予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点时间,将十几年的楼市快速发展的泡沫,挤压到其他行业去。

所以,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楼市很难再把泡沫继续做大,放弃对房价大涨、一夜暴富的幻想吧。

世界本不太平,别再指望有啥稳赚不赔的项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尽量多学习、多研究。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