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爱住家看楼日记 2019-07-07 17:20 阅读 2000+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2019年,万科万村大撤退,不过是2018年万科缩减公寓政策的正常落地。

——图谋已久,不得不撤

万科万村撤退,新闻那个铺天盖地。

漫天雪样的信息里,最让人触目惊心、虎躯欲震的,是万科哪怕“赔着违约金”毁约,也要自宫“租金行情”还不错的深圳城中村房源

这得受多大委屈,才能下此决心?

早在近日媒体发布这个信息前,芳姐亲身走访坂田的万科泊寓,就已发现“泊寓停泊”这个事。为此,还专门为VIP,图片直播和讲解过这个情况:

为什么接近完工的泊寓,不封门窗、工程停止?

看起来半年前就具备入住条件了... ...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万村撤退,并不完全是公寓行业的前景问题。

而是,深圳城中村改造,能否与产业发展协调的问题。

说到底,就是产业大军在买不起房前,应不应该高租金租房?城中村房租上涨,影不影响深圳产业发展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停工的坂田岗头新围仔村,坐落在富士康、华为、天安云谷三围合区域内。到富士康停车场820米,到华为停车场580米,到天安云谷停车场1公里。马蹄山村、雪象村、岗头新围村,为这30万+产业大军,提供无数套500-2500百块租金范围、品质参差不一的租房。

每一年,来自985、211、各技术职校的数万鲜血,散落在这些貌不惊人、充满县域风情的城中村,为中国的高科技、高端制造业上着996的班,让我们的5G产业得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落地。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中国的产业崛起,离不开人口红利。这个人口红利,是百万计的工程技术的大学生;是千万计的技术职校的产业工人。不论是工人几千块的工资,还是工程师1万块的工资,大家都需要些生活成本“县级化”的城中村,让他们有余钱帮父母脱贫,进而能让自己在城市买房安家。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能带来水果自由的,并不是山姆会员店也不是拼多多,而是离华为几百米的新围仔村的路边店。在网上一斤荔枝被炒到50块一斤的网红时代,华为后面这条村的荔枝13块8就可以买到。当珠三角其他工业区、村子追风一样改造为艺术小资区,兴起各种时尚消费时,新围仔村、马蹄山村、雪象村们还保持着90年代珠三角城中村的经典朴实。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工程师们无法“为颜值”买单,因为他们要反哺18线小城的原生家庭。也许8000块工资发下来,去掉1500房租、2500块生活费、1000块学习资料费(电脑、书、树莓派),他们只能拿地出3000块寄回老家。涓涓细流,何时成江?这些马上进入婚育年龄的理工生,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攒出一笔购房首期款。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不仅仅富士康的工人,为房租从500块涨到700块而心慌;天安云谷的新晋测试员,也可能为房租从1200块涨到1600块而心慌。所以,2016年由雷军入资寓见长租公寓而挑起的“公寓投资热”,在2018年遭遇了巨大的舆论危机:

深圳的领薪族,真不想为“装修”买单,不能承当几百块租金的上涨。

2015-2019年,深圳最大的舆论反省是:

深圳的规模以上带科技的产业,应不应该外迁?

如果深圳空心化变成香港,对深圳的未来是好处么?

其实根本无须辩论,没有一个世界级都市能承当得起实体产业的虚空化。金融我所欲也,科技亦我所欲也。纽约、旧金山、新加坡、东京,这些一顶一的大都汇,即有了金融,也依然还有高端龙头科技。真正科技空心化的香港,正遭遇GDP上涨乏力,城市显得有些疲软。

没有人,希望深圳像香港,失去产业。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产业不能失,那么围绕富士康、华为、天安的城中村生活圈就不能失。这里得有大把1500块以下租金的房子,这里得有1、2块一斤的蔬菜,这里得有12元一份的肉菜快餐,这里得有15块的全套洗剪吹。否则,产业大军的生活无法落地。

因此,必须把大部分城中村,还给产业!

城中村,是珠三角产业的真正“配套”:让生活低廉的配套

固然写字楼的小姐姐,会一掷百元到“奈雪の茶”恰个桃桃芝芝晒个小红书。可深圳的技术员、工程师哥哥真舍不得为住多花一文钱。房租从800块涨到1000块,克勤克俭的理工男们怒感遭遇“不合理”上涨。

嫌房价5万贵的,并不是城中村租房人。

城中村里的群租客,大多没能力去买房。

落户深圳的大学生,排队轮候是公租房。

奋斗到senior技术人,砸锅卖铁想买房。

只有小白们,没见过大钱、没见过大格局,瓜子嗑地哒哒响地,以为万科真穷了,养不起公寓产业。一个年入万亿的房企,人家真养不起1万间成本几万一套的小公寓?公寓微利是真,挺过了头3年,租金会涨、现金流就回正了。万科还不至于,担不起这个成本。何况,还有很多基金不介意合伙的。

万科公寓大撤退,并不是公寓赚钱少的问题。

是城中村公寓改造,触动了社会认识观的问题。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房企做公寓,本以为有万利而无一害:

第一:公寓最多是利小,但不会大亏。久了,租金随物价上涨,现金流至少能摆正。哪有什么投资,当年投当年就赚纯利呢!

第二:居住也是做的流量生意。做住宅,房企靠物业费、商铺租金、生活服务,还是赚到钱了。那么,做公寓,规模上来了,租户流量也是能变现的。房企不怕赚不到钱。

第三:城中村公寓改造,多少能为旧改铺路。极其缺地的深圳,也许未来大部分城中村都要旧改。旧改谈判是个漫漫路,先驻到村里把公寓做了,慢慢收租金、慢慢跟村民谈拆迁。

铺10条村,旧改1、2个村,都值了啊!

房企响应“租售并举”,自以为能缓解居住矛盾。业内以为低利润提供了“更有尊严的居住”,就能缓解高房价对白领的刺激。以为当前买不起房,品质租住过度一下也好。但是,房企们没想到,这是一个“供求错位”。深圳租客圈怕的不是“居住不小资”,怕的是“城中村房租”涨价。深圳领薪族,除了负担自己的生活,还得反哺养育了他的家庭。

耕耘社会福利,房企还得补上“受众细分”这一课哇。

楼市多空对决,30年来,空军都没赢过一次。

但是,2019年,空军算是小赢一把!

赢的是,万科率先让步,放过了“城中村旧改”这块肥肉。

深圳反思,迅速撤减城中村旧改,减缓城市更新规模,让更多的城中村保留现状,为城市提供更多层、更多元的服务。

这几年,至少深圳已经放缓了房地产开发的规模,为实体经济让了让路!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深圳湾1号,去吸引大开大合的许家印;让龙华红山的高级中学学位房,去吸引CBD的基金经理;让遍布深圳的城中村,吸引才毕业的技术学生。低成本的生活,才能让产业人口,踏踏实实地为实体产业服务,为5G产业服务!

城市生活便宜了,产业新人才留得下。

万科万村大撤退,为实体产业让路

(来源:罗湖区城市更新网)

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

世界总在均衡中前进。房地产为产业让一让路,产业为经济壮一壮力。这深圳几百万的城中村过度人口,这珠三角的几千万城中村过度人口,未来总能产生一批中高收入者。有了资金,他们就是投资者,就是置业者,就会来购房、置业,托起房地产未来的盘!

天道有常,生生不息。

—— END ——

爱住家原创,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爱住家现场拍摄,咚咚找房,罗湖区城市更新网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