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倾尽全力购买的学区房,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

米宅 2019-07-06 12:00 阅读 1000+


你倾尽全力购买的学区房,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



1


昨天,深圳福田和龙华等区持续爆出名校学位短缺,地段生被迫分流的情况。

其中包括:

深圳高级中学初中部有520名地段生将被分流到其他学校;红岭中学石厦初中有298名地段生将被分流;北环中学289名地段生将被分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219名地段生将被分流;龙华深高北初一和民顺小学需要抽签决定入学资格;龙华实验小一、深高北小都有大量学区内生源被分流。


注意,以上被分流的都是家长在学区内买房的地段生,而非租房申请入学的地段生。

也就是说,家长倾尽全力买入的学区房,最后变成了没有学区只有房,买这套房子多花了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高额溢价,本来是为了绑定名校,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部分落选的家长已奔赴学校和教育局维权,但结局大概率也是不了了之,学位只有这么多,你家孩子上了,别人家的再被挤下来吗?

在深圳,购买高价学区房已经越来越像一场赌博,变数越来越大,越来越危险。


2


主要危险点在于:

第一, 学校少学生多,深圳每年学位增加的数量远低于生源增加的数量,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买了房子也上不了学的情况会越来越蔓延,尤其是名校片区。

今年比较典型的案例像福田区的石厦小学,录取分数高达96.1分,在该片区买学区房,至少提前五年才有就读的希望。

现在,想靠临时入手学区房,孩子顺利就读名校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至少提前三到五年布局,才能降低风险系数。

第二, 学区划分变动风险加大。

深圳实行一所初中对应一个片区政策,像深高深中这些名校对应的招生片区都很大,横跨多个街区,对应几十个小区楼盘,一旦学位过度紧张,或者其他不可预知的变动,就有可能重新划片。

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今年4月份竹园小区被划出深高学区,深圳外国语东海附属小学的学位变动,都引发了业主的强烈维权。

第三, 初中大学区制和多校划片越来越近

深圳一直实行小学、初中与房产一对一挂钩的入学模式,导致天价学区房的肆意生长。

北京早已实行初中大学区制,片区内多所中学统一招生,学生录取到哪所中学由电脑派位全凭运气。

而深圳仍坚持采用初中学位与房产一对一挂钩,虽然利益格局已经形成,但名校生源和学位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加上来自各方的舆论重压,这种模式很难再长期维持。

初中大学区制一旦实行,单一靠初中名校支撑的学位房价格必然断崖式下跌。

以上三点还只是能否入读名校的风险,而最大的隐性风险还不在这里。

最大的风险是,你花费了巨大代价,冲破重重阻力,将孩子送进了名校,但他就读的很可能是个假名校,你的孩子只是名校升学率的炮灰和分母。

名校之所以能维持名校的地位,靠的是所谓四大、八大、十大的升学率,而这些漂亮的升学率,都是经过精心修饰和伪装的。

3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教育史。

大渔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北方的四线小城市,虽然只是个四线小城,但大家一样重视教育,学校同样分三六九等。

我们当地最好的初中是一中,然后是七中和十中,再其次是三中,最差的是六中和九中。

那个年代的小升初不划片,和上大学一样,凭考试和实力,学生报名参加各校的入学考试,成绩好的就上好学校,成绩差的就去六中九中垫底。

从小我就被教育一定要去一中读书,上了一中前程似锦大学向你招手,上了六中九中,与差生为伍,这辈子就over了。

小升初我报考了一中,也顺利通过了考试被一中录取。不是讲我自己的经历,而是说多年前的小升初制度,凭实力,很残酷,也很公平。

后来,教育部为了所谓的均衡,避免学校之间差距越拉越大,让学生获得同等的教育,在全国推行就近划片入学,均衡学校差异,目的是让名校消失,也让差校消失。

必须说,这场教育改革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它注定不能成功,因为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吃大锅饭,它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育资源同样也是一种资源,而资源的特性是聚集而不是分散,就像财富越来越被大城市虹吸,就像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不是缩小,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教育部想用政令来对抗经济规律,结局只有失败。

所以,教改了这么多年,梦想中的天下大同并没有出现,名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继续顽强发芽并茁壮生长,并且由于把房子和学校挂钩,加上这些年的房价大涨,还出现了一个当年教改时谁也没想到的产物——天价学区房。

4


竞争无处不在,教育行业也是一样。对于各学校来说,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就是每年的升学率排名。

对一类名校来说,要保三争一,绝对不能下滑到二类;对二类名校来说,要力争一类,绝对不能下滑到普通;对普通学校来说,做梦都想变成名校。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如果你认为就是招聘优秀老师狠抓教育质量,把招收的普通地段生都变成优秀的好苗子,那你就太天真了。

只要有竞争,就必然会有人走捷径,只要有人走捷径,就会有无数人跟着走捷径。

名校之所以能常年高居升学率榜首,靠的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靠的不是什么百年积淀和优质教育理念,说穿了靠的就是掐尖和择优,顺带再加上差生劝退。

深圳如此,北京如此,全国基本如此。

北京的初中名校,人大附,清华附,十一中,师大附等等各大名校,中名校,小名校,无一不掐尖,无一不择优。

或者学校自己办培训班,吸引大量学生报名,通过培训和考试的方式选拔优等生,称之为掐尖;

或者向各小学成绩优秀的毕业生直接抛出橄榄枝,笔试或免试入学,称之为择优。

掐尖和择优而来的优质生源,才是保证升学率的动力和源泉。

这部分宝贵的生源,以后要靠他们提高升学率维持排名,是要和地段生分开培养的。

名校初中部一般都设有重点班和普通班,当然名字不能这么叫,会取名3+2,3+3,4+2之类,但性质是一样的。

择优班会配备更强的老师和更好的师资,学习抓的更紧,学习进度更超前;普通班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师资力量也要弱一个等级,甚至可以实行快乐教育。

考试的时候试卷有时是分开的,考试成绩都不错,家长孩子都开心。

但等到升学的时候,区别就出来了,择优生大多是分子,地段生大多是分母。

没考上高中名校?录取率保证100%了吗?没看这么多都考上了吗,从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吧!

据有人统计,大部分名校地段生的升学率并不比普通中学高多少,甚至持平。

这才是上名校最大最隐蔽的坑。

5

名校选拔择优生的比例能占到招生总额的多少,目前不少学校已接近1/3甚至更高。

择优招生会上瘾的,招的越多排名越有保证,各个学校就像军备竞赛,你招的多了我也不能少,这样一来更加挤占地段生的名额,地段生被分流的概率变得更高。

说的这么明白了,名校学区房还值不值得买?

我相信,执着的人还是会买,在很多人概念里,名校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都是不一样的,哪怕只是让孩子去感受这个氛围,和好学生离的更近一些,花这个钱都是值得的。

我深刻尊重每个人的理念和选择。

但是,对于学区房执着度没那么高的家长,是否可以更理性一些,如果学校和居住体验不能兼得的时候,想一想是否值得,值得为名校的虚名而放弃对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揭开名校华美的袍,不要再用孩子不能上名校=不爱孩子的思维来绑架自己,如果你认同,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亲人和朋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