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深圳买房计划 2019-12-01 23:16 阅读 1000+

| 全文共3053字,阅读约需7分钟,来源:朱罗纪

年底了,开发商推盘的速度加快。上周日晚上龙华金茂府突击开盘至今成交量成谜,周一光明华润公园九里推414套去化约8成,周四前海招商领玺推出456套房出现日光,周六前海颐湾府推367套去化超9成,而周六晚上光明龙光玖龙台推705套房更是出现秒光。买房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刚需族。而作为普通购房者的我们,“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大家在买房子的时候,究竟注重什么?是注重产品,还是更注重地段价值?或许从每个开盘现场中,从大家的选择上,我们能直观找到答案。


今天分享深圳资深地产媒体人@朱罗纪 一篇文章:《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来源 | 朱罗纪(ID:newJurassic)

原标题: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招商领玺开盘现场,摄影:深圳买房计划)


首先要声明,今天我弹的赞的,都没给钱我,咱就是想写点东西。


11月24日,龙华金茂府开盘,精装均价10.3万/平米,陷入了到底是销售41套还是161套的旋涡。这个事情行内今天还在发酵,我在事前判断过,这个价格没有吸引力,销售不会好,价值也不高。在此不争论销售量的问题,整体看,销售的确不好,这个是事实。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金茂府开盘现场,摄影:深圳买房计划)


今日,前海招商领玺开盘,精装均价10.8万/平米,最低8.6万/平米,最高11万/平米。456套单位,1306批客,3人抢一套房,4个小时售罄。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招商领玺,摄影:深圳买房计划)


看到下面这个,我代表穷人膨胀了,对比一下。


今天有朋友发贴说:“前有5000万蹲,现有1800万大棚座。招商蛇口,专注为民虐土豪”。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你们还记得去年不?


开发商最大的风险是买贵地,普通人最大的风险是买错房


说正题。


那么,这个说明了,金茂府销售遇冷显然不能说明深圳市场有拐点,相反,市场有很强大的承接力,因此,这是买家用钞票投票进行的产品选择。

差不多的价格,差不多的时间,都是深圳极好的地段,但销售反差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产品的失败?营销的失败?地段的失败?

要我来看,金茂府卖得不好,就因为一点:价格太贵了,其它是次要的。而价格的背后,反映的是地段的价值——宇宙中心暂时还无法支撑起10万+的价格。

把金茂府和领玺放在一起对比,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同样是10万+,你是买龙华还是买前海。吃瓜的群众自然是可以评头论足,但真金白银拿钱出来的买家一致性的投向了前海。

在产品上,我不认为领玺比金茂府强,应该是反过来,金茂府在产品上更能胜出,包括还引进了上海非常好的华东师范学校。讲到产品,顺带一句,金茂府叫“深圳第四代启蒙者”,我认为太夸张了,根本担不起,它的产品投入、行业影响力、创新突破,都远不及红树西岸、深圳湾壹号当年。从这个角度讲,理论上开发商继续疯狂投入做产品,比如一开始就请一个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来设计,那么这个价钱可以卖得更好,但那样成本也更高。

继续推论,这再一次印证了: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看的主要不是产品,而是地段价值。相比龙华,买家显然更加认可前海的地段价值,这让金茂府有了巨大的可替代性。

我们之前讲到,如何判断一个地段,要点是看它的垄断性、稀缺性高不高。在这一点上,深圳超过前海的不多,但不比龙华差的不少。这就是答案,同样的价钱,金茂府产品上比招商领玺更好,但是龙华的地段价值不及前海。非是说龙华不好,但不够前海好。

在这个基础上反过来看价格,便能看出,金茂府的价格是贴着天花板定的,领玺的价格却是真正的被限价了。这从周边的二手房均价可以来看出来,当然要承认金茂府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过龙华现有产品的,但是开出的价格不是没有反映这一点,恰恰是给了它额外的溢价。但是在前海靠月亮湾大道另一侧的楼盘,都纷纷蹿到10万+了,以同样的价格买到位置更加核心的新盘,这是限价带来的。

今天有朋友说,金茂府将来还是会赚钱。这我认同,这个价格开发商的确是不怎么赚钱的,但是买家拿个几年,还是能够赚钱。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比较是,同等条件下,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未来金茂府能不能跑赢前海?如果要投票,我会继续将票投给后者。所以,我这位朋友的观点还是不成立。能否赚到钱是一回事,能否跑赢同侪是另一回事。

继续往下看,金茂府的房价高,在于来自地价的成本太高了,它是当年的地王——2016年6月,金茂电建联手拿下这块地,楼面价5.7万/平米。

这是最大的硬伤,这个决定了,除非你愿意忍受亏损,或者是绞尽脑汁一直往后拖,拖到深圳的房价再翻一倍,否则,只要你要在一定的时间里要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就要认清这个现实,产品再怎么打造可能意义都不大。买了地王的结果,就是很有可能挂掉。这是我之前好几篇文章一再强调的,不要简单的用地价来推导日后的房价。而是要注意到,开发商最大的风险,就是买了贵地。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孙宏斌说的,我认为一句到精髓。拿地王的开发商,往往结果都不怎样。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万科的“绝不拿地王”还是最聪明的。

同样是在“好城市”,开发商买了贵地,要比普通人买了贵的房子,风险更大。因为个人可以忍耐的时间,要比企业更长。企业买了贵地,按照现行规定,满2年不开发,就可能被视为闲置用地。但是普通人买房子,政策政策怕的反而是你短炒,希望你拿的时间越长越好。

所以,一旦当市场面临调整,开发商拿了地王的风险就陡然大增。必须要卖,否则政策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都越积越高。我们的开发商基本是要靠销售回款来还债务的,没有销售就没有生命。地王囤在那里产生的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是价格卖低了,亏钱,那不行,辛辛苦苦干几年,还亏钱,玩儿呢,整个团队都要被干掉的。但价格卖高了,就可能挂墙上,市场一下子又接受不了。怎么搞?

金茂府就是面临这样的尴尬。

我在当初这个地王产生的时候就写过文章,拿地王是“央企的冲动”。也许当初金茂还是带着“广渠门15号”的经验主义,以为拖个几年,市场又来个爆发,那样就能大赚。但是,地王最怕的,第一是市场下跌转熊市,第二是市场调整期长。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还可以把深圳乃至全国大城市的地王捋一捋,都差不多的。比如融创在黄江的公园首府,那个项目怎么赚钱?比如光明出的地王,也很难搞的。

遇到这种事,我们要冷静,不能光去吹,“面粉贵过面包没关系,因为我未来做的不是面包”。

你难道还能把面包做成金包?(某种条件下也许可以,但是需要非常多的配合,比如非常稀缺的自然景观资源,这一条就可以怼掉大多数地王)

转过头,来看普通人买房。因为把金茂府和前海领玺放在一块儿,就涉及到普通人的选择对比。你选什么不选什么,背后都有思考的。

和开发商最怕买了贵地不一样的是,普通人最怕的是:买错了房子,没买对

如果是在一个“好城市”,北上广深最好,杭州厦门东莞也都好,就算是你买到了高点,但是“时间还是站在你的这一边”。拿的时间长一点,还是能够翻回来。

比如说,1998年买香港,2007年买深圳,都行,到现在,都可以有5倍的回报。但你买了个烂城市,比如啥啥海边,或者什么什么煤炭城,就没救,只能割。

在领玺和金茂府单纯两个选择里,选择前者是对的,选择后者肯定要逊色,这是单纯在升值预期上看。不过,如果要是放大范围到全深圳,这个价格选择金茂府,应该也不会是很惨的,因为龙华长期看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段,增值动能还是存在。虽然有更好的“好价格”楼盘没有买到,但大体上还是能说买对的。

和这个类似,比如当初买深圳湾壹号的,价钱也非常贵,当时同样的价格可以全深圳闭着眼挑,挑周边的宝能太古城,最后都比深圳湾壹号涨得多。但是,买深圳湾壹号,你不能说买那个是买错了,只能说是不那么对。

真正惨的是,你买了那些不涨价的,比如,能买前海、后海不买,哪怕是龙华也没买,偏偏买了东部的天麓,或者是惠东海岸线。那这个,真的就只能叫买错了。

关于买错的案例,太多了,买错城市——买错地段——买错产品类型,这三种一累加,几十个随手都能列出来。大家觉得金茂府今天这个蛮惨的,但其实,还有比它更惨的。金茂府这个,顶多是开发商不怎么赚钱,但是以这个价格买来的业主我认为以后还是能够赚到钱的(虽然跑不赢前海、后海)。

然而,市场上是有那样一些“神盘”的,不但是开发商赚不到什么钱,买来的业主也没赚到什么钱。双惨。不过,今天这文章已经“黑”了太多开发商了,得打住了,不然要被追杀了,我们私下再做更系统的梳理比对。今天的重点是,结合着现实的案例,和粉丝们分享如何避免买错踏坑,多数时候买对是很难的,但是少入坑还是能做到的。建议大家认真琢磨一下。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