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还是潮汕帮,深圳有钱人集中在哪里?

财女峰问 2019-11-20 14:11 阅读 8000+

开盘8小时,50亿。疯狂的深圳土豪爆抢深业中城的新闻前段时间被媒体爆炒。

和潮汕姐姐约在她的红木家具店里,品茗聊天,谈到这个新闻,她笑着对我说,刚和朋友去看的这个楼盘,看房只能三个人,还只能看一次,朋友认筹两个签,诚意金1000万,特地让女儿从澳洲飞回来,结果一个都没中。

这就是深圳人,改革红利催生的一批先富人群,深圳人对房子的热爱,是因为他们因此获得的红利。深圳地产过去从几百块一平到十几万一平,涨幅1000% 的盘简直数不过来,最高涨幅竟然达到4300%!地产实现了无数深圳人的造富神话。

即使你什么也不干,只是有几套房子,便已跻身高净值人群的行列。而这样的群体,在深圳比比皆是。历史告诉深圳人:能快速实现财富逆袭的还是房地产。所以,深圳的房子永远是不愁卖的。

深圳是一座新城,早期涌入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后来,它又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宽松的户籍政策和奖励激励青年人才来此聚集。在深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在此汇集,也有全球各地的商人在此打工或者经商,它所呈现的是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

1979年,深圳经济总量仅为1.97亿元,人均GDP606元,不足香港的1%。2018年,深圳经济总量高达2.42万亿,而香港为2.4万亿,深圳首次完成了超越。

40年前,深圳被委以重任,开启了经济特区的全新探索。40年后,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总结深圳的有钱人,除了高净值人群画像集中的企业主、金领阶层以及职业投资人以外,有几个人群画像,非常具有深圳特色:

因房而生的富人---拆迁户、房地产商、房产投资者

深圳,一个从渔村里长出来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化的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拆旧建新、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深圳人,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速度,加速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深圳白石洲城中村拆迁,诞生1878个亿万富翁,2000多个千万富翁。有人打趣说到:挖机一响,黄金万两。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大冲,当年冒出10个亿户和400个千万资产的家庭;岗厦村也制造了10个亿万富翁和20个亿万家庭。还有皇岗村、蔡屋围村。少数亿万富翁、一些千万富翁以及一群百万富翁。

一般的拆迁户选择以物业+现金的补偿方式,物业再继续出租,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租金,所以当你常常看到城中村附近,出现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穿着朴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他们可能就是那个拆迁户,深圳人最羡慕的土著。

如果说拆迁户是坐享渔翁之利,那地产商则是这个城市建造的发动机。

年近六旬的tony哥是深圳第一批地产开发商,开发了多个地产楼盘,人生的第一桶金因造房子而起,大势随着房价的飞速上涨而来,他在自己开发楼盘最好的位置留下了多套房产,他用手指着每一栋,就像盘点自己心爱的作品,那种骄傲和自豪无以言表。

1992年,改变计划经济模式,就意味着把巨大的住房压力开始转变为可观的市场效益。从1998年开始实施住房改革至今,中国房地产投资平均每年增幅在20%左右,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又接近30%,而后继续疯狂增长,时至今日,房产所引领的造富运动还在持续进行中。

更大规模的深圳高净值人群,来自房地产投资,闭眼踏踏实实买房子,走向富人的康庄大道。

我认识的一位投资人,正是从房改后地产走向市场经济这五年时间,最大限度的运用银行杠杆投资房产,很短时间便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实现财务自由。当年他贷款买房,身边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当年香港楼价暴跌都跳楼,你就等着跳楼吧。

家人的反对不无道理,当年南山还是一片荒地,人们对于地产还没有投资概念,但他当时就是参照香港的楼价,觉得深圳是洼地,就疯狂买入,深圳、北京、香港的房子,贷款八千万,贷到银行限贷,他坚持自己农民思路的投资风格,只认土地和砖头,因为信奉这一点,才对房产投资情有独钟。

他不是炒家,没有频繁交易。他说,“涨跌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因为当年出手的价格真的太划算。我不贪心,买够了就不买了,也没有在后来追高。”

在想买就买,不限购不限贷的年代,大量囤房,用杠杆撬动财富,在亲戚朋友所有人都反对、吃瓜群众等着看笑话的时候,毅然坚持自己的判断。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一定是具有远见的人,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未来,大胆的孤注一掷布局当下,然后静待花开。

在深圳,有房的亲们都是千万富豪,几套房就是身家上亿。玲十年前来深圳,咬牙买了一百多万的房子,每月还贷一万多块,办完贷款那天她大哭一场,想着何时能还完贷款,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可如今,她依旧想大哭一场,为什么当初没能买更多的房子,那时一百多万的房子,如今涨到了七百多万。

丹妮更早年来深圳,赚点钱就贷款买房,各种有产权无产权的大大小小弄了10几套,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收租,而且愿意拿着塑料袋收租,就是喜欢这样装钱的感觉。


把这个事情和深圳一位L大哥分享,他说:他前两年买下大南山附近的别墅,前房主指着地图上某个核心地带的方位说,我在这还有37个铺面,要买的话可以联系我哦,更厉害的是他儿媳妇,据说有100多个铺面。


打工不会使人暴富,创业也有极大的失败率,而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赶上了中国楼市的疯狂增长,利用资金杠杆囤积的房子顺应着大趋势,一路向上,狂飙不止,而深圳房价的升值倍率,领跑全国。


购房者们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工资十年微弱涨幅,但房产却早已让他们实现了财富自由,没有太多知识含量,不用清华毕业,当年肯定也不是学区房里培养出来的,但他们就用这样的方式赚到了钱,而且非常多。

经济学家张五常,常居深圳,某日论坛上,有人问,张教授,您觉得深圳房价还会涨吗?张教授说,我如果知道答案,那么早已富可敌国。

上市公司董监高

土著还是潮汕帮,深圳有钱人集中在哪里?

一座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却拥有392家上市公司,密集度非常之高。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地区,深圳绝大多数上市企业,不靠行政手段捏合,也不是来源于垄断行业,而是从本土开始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这是非常优质的财富管理群体,他们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很多时间进行主动管理资产,他们的资产一部分是所在公司的股权,会拥有自己的多套房产,也是很多金融机构的大客户,他们相信品牌,喜欢稳健增长的投资品,由于董监高工作的高压,他们也非常注重自己财富的保全。

科技新贵

土著还是潮汕帮,深圳有钱人集中在哪里?

富裕阶层跟随中国经济产业转型而变化,之前制造业企业,房地产商,如今是IT、科创板,带有科技属性的企业是今年来财富增长的爆发点。

而深圳做为创新之都,核心就是科技。在深圳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信息技术行业,而科创版上市的企业数量,深圳也是排名第一。一群科技新贵也成为深圳高净值人群的中坚力量。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1996年9月,大批国内外企业竟相入驻,逐渐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群、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群、生物医药产业群、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群,共四大产业群。国内大企业有华为、中兴、联想、长城、飞亚达、方大、长虹、迈瑞、腾讯、大族激光等等,以及IBM、菲利浦、康柏、三星等等这样的跨国企业。

他们当中有科技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董事,也有科技型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合伙人,以及外企的中高层。这群人,因科技而富,也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情有独钟,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极具专业性,对于金融产品了解不多,但学霸级的他们非常擅长钻研数据,他们的信息获取大部分来源也是通过科技互联网的方式,例如去知乎,或者专业论坛去查取资料获得验证,他们很理性,和理财师交流也非常注重合同和专业本身。


东方犹太人:潮汕人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有三分之一的潮汕人。有数据显示,深圳早期14000多个三资企业中,有近40%为潮汕人所投资。而在深圳早期的房地产界,也汇集了一批潮汕人,潮汕籍企业家奠定了潮汕商帮在深圳地产圈的“江湖地位”。


在深圳的潮汕企业家,不仅有我们熟知的马化腾、姚振华等大BOSS,有皇庭国际、康美药业、中州控股等上市公司,在深圳的各行各业,地产圈、华强北、水贝商圈、各区菜市场,甚至是街边小贩都活跃着潮汕人的身影。坊间流传一句话:潮汕人罢工一天,深圳将陷入瘫痪。


先来安利下潮汕地区的地形:

所谓潮汕,其实是泛指一个方言区,从潮州到汕头,到揭阳,一直到海陆丰,四个地区统称潮汕。


以汕头为头,汕尾也就是海陆丰为尾,中间加了个揭阳,文化源头则是北边的潮州,这是潮汕的基本概念。


潮州人和汕头人并不是一回事。潮州人比较儒雅,潮州多耕读人家,对于文化信奉、崇拜,并且看重传承。


“汕”就大不相同了。在很久之前,他们和平的时候当渔夫,混乱的时候就成了快乐的海盗,形成私人武装,打家劫舍。这种现象在沿海比较普遍,但汕头表现的更典型。现在潮汕人不一定认同海陆丰,他们认为是海陆丰不属于潮汕,但是海陆丰坚定的认为是自己是潮汕人。

潮汕地区资源贫瘠,地少人多,骨子里就是要出人头地才有好出路,所以潮汕有句话:当地是条虫,出去是条龙。不止在深圳,在海外的潮汕人也有1000多万,80%集中在东南亚,其他分布在全球各地。故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之说。

说到潮汕人,有几个关键词,也是这个族群的典型画像:


很会做生意

潮汕人天生的老板情节,即便是摆路边摊也要当老板,就是要饭也不打工。他们头脑灵活,勤奋大胆,讲诚信,所以这个族群的基因里就流动着赚钱创富的强大细胞。


很抱团

黄姓是潮汕宗族里的大姓,我的好朋友黄先生当年奔着在深圳的叔叔过来,他说高峰期叔叔家里睡了十几个人,都是潮汕亲戚,亲戚圈子里包吃包住,如果有人出来了,不管亲戚,那会全村人耻笑。


离开潮汕地界,在外打拼统一又成了一个整体,自然的信任和亲近,潮汕人大哥带小弟,同乡带同乡,生意生活都会互相关照。即便两个潮汕人打的不可开交,外人如果欺负潮汕人,那他们就死定了,所有潮汕人都不会放过你。所以,当年的“万宝”之争,让我们看到了潮汕人的厉害。


在论坛上有个故事特别形象的形容潮汕人:在一个新楼盘建好之后,潮汕人会联合起来在一条街上开店,针对新房需要开装饰店、五金店,服务和产品互补,之后再根据需求改头换面,变成餐饮、药房或者美容美发。他们求新求变,随时关注市场的动态和行情。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钱赚的地方更离不开潮汕人。

很能生

我认识的潮汕人,至少两个孩子,但如果没有儿子,那还要继续生,没有儿子在家里都抬不起头。潮汕人骨子里就是多子多孙多福。


很会吃

深圳遍地的潮汕牛肉火锅、海陆丰小吃、肠粉店、砂锅粥都出自潮汕。但即便好吃,当我去了潮汕当地吃牛肉火锅,还是瞬间惊呆了,牛肉竟然吃出入口即化的感觉,口感和味道比起深圳提升了几个档次。潮汕朋友告诉我,切牛肉的刀工都会影响肉的口感,好的切肉师傅是稀缺资源,工资非常高。当地的海鲜,虽然小,味道却极为鲜美,醉蟹更是做的极其地道。


再有,就是不同的菜会有不同的酱料,一桌围餐,要摆一圈酱料上来,非常讲究。潮汕人爱吃,也很会吃,所以你有一个潮汕朋友一定要善待他,他会带你找到很多隐藏在城市角落,但非常好吃的潮汕人开的小店。


很爱喝茶

无论早中晚,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潮汕人都离不开功夫茶。他们用喝茶的时间,谈天说地,吸收交互更多的信息,聊出更多的商机。

潮汕人的财富管理

想打入潮汕圈的标准化金融机构很难。

第一,他们天生相信潮汕圈子,有三个潮汕人在场的聚会,就不会听到普通话,遇到“胶己人”,自然要用家乡话交流,而潮汕话有八个音,你根本听不出任何有效信息。潮汕圈子都会互相背书互相支持,所以很多项目,他们会抱团直接参与投资。


第二,根本看不上传统金融机构的10%以下的低收益。他们喜欢在规定范围内的民间借贷,潮汕圈子自己开的公司,业务周转资金需求,人靠谱,收益又高。


第三,传统的老潮汕人,学历不高,大都集中在地产、销售等行业,金融圈里的资产管理端,很少会发现潮汕人的身影。潮汕人在金融领域,大多是做原始的资金业务,过桥赎楼这类,所以周边的潮汕人也喜欢参与这类短平快的项目。


第四,你根据潮汕人的画像,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认亲,极度看重血缘关系的族群,同样他们对于家族传承也自然非常看重。在他们眼里,不只是财富的传承,更是潮汕文化和精神的生生不息。据说,潮汕的有钱人设立家族信托时,竟然加入了某氏宗亲极其直系血亲,所以任何一种财富管理方式都能寻根溯源去找到他的发心和归宿,那是用以维系的灵魂所在。


潮汕俗语讲:砍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也和他们骨子里这种敢闯敢拼不服输,想当有钱人,什么赚钱做什么的精神密不可分。潮汕人整体的成功欲非常强烈,以及改变现状的冲动。这意味着在欲望的驱使之下,更希望用高风险的动作获得更高的收益。

时至今日,潮汕人依旧保持着中国非常传统的文化,朝拜祖先以及他们信奉的各路神仙,延续中国传统的婚葬制度,他们非常孝顺父母,每逢过年,无论在哪都要合家团聚。


他们的生意讲求诚信,相信口碑相传,可以借钱不打借条也绝不会欠账,送货不称,也绝不会缺斤少两。他们相信大胆的闯总有新天地,相信勤劳总有收获,相信抱团人多力量大,这些都是淳朴的中华文明的商道精髓,在潮汕商人中被发扬光大。

土著还是潮汕帮,深圳有钱人集中在哪里?

财女说

上周在深圳参加境内外信托与投资专业机构研讨会,圆桌论坛时,主持人希望聊聊深圳高净值人群的特色,我输出了以上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深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却汇集了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所以更具特色。它多元、丰富,人物故事也更加多姿多彩。当然,对于财富管理行业来说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是人群本身的复杂性,二是财富管理机构的集中性。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版图上,城市是代表地方经济鲜活的生命体,不同的城市特色、产业集群和创富方式,造就不同的有钱人,他们跟随城市发展红利而获益,在不同的城市氛围下,群体会表现出相对集中性的特点,也有决策协同的群体效应,这是他们的底层思考和行为逻辑,这些会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财富管理方式。

本年度我读的最好的一本财经书《国家兴衰》,作者夏尔马在书里提到了一个“好富翁”和“坏富翁”的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他所指的“坏富翁”行业通常包括依赖自然资源开发而从国家存量财富中分一杯羹的富人。而“好富翁”是那些要么通过生产生活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要么是生产出更好的商品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这些良性行业包括高科技、智能手机、制造、电子商务等依托创新方式创造新的财富。

深圳的文化是从无到有被创造、被建设,它用活力和包容的政策和制度催生出一批“好富翁”,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引擎和动力,让人振奋并充满希望。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