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外来客入住 2019-11-17 23:21 阅读 4000+

在深圳的第一个住所,听起来颇为“传奇”,主要只是因为公寓名叫“星座传奇”。公寓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核心地段,步行8分钟至地铁站。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地方,交通要方便,还有周边要繁华,加上离上班近,失业了好找工作呢


福田作为深圳的中心区,自2004年正式搬迁启用政府办公新址后,拥有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政府,将行政办公职能区称之为市民中心。从莲花山到会展中心,脉状的南北中轴线串联起深圳政治、经济、文化的秩序。

那个时候才刚从深圳大学毕业,连房东都有些惊奇,认为现在的90后日子真好,能来租这些地段租住公寓。想当初他们刚来深圳打拼的时候,也不过是城中村内的一间木板床。城中村的确是大部分来深的打工者首选的落脚处,这里租金便宜,生活便利。楼与楼之间,留下了高密度精准的缝隙,我们称之为握手楼房,没有住过的人,因为家里有矿山,希望下一次来深圳,可以改变下住所,为自己的生活而且努力​。

作为她口中“过得不错”的90后,实际上这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原计划是与室友分租,一个睡房,一个睡客厅。即便这样,室友还是在搬家后的两天选择了“逃跑”。可能是没有准备好突然起意的合租生活,也可能是因为“睡客厅”的方法仍是欠妥。没有来过深圳,你永远想不到这个事情,租房的故事让大家听了​不敢想象。

我一下子陷入了窘境,房子的整体租金已接近于工资的全部,房子不再是栖身之所,反而成为了我想设法逃离的地方。我进入社会的第一个难关,是必须在下一个缴租日前找到新房客。找房客不是说的这么简单,因为太多的人想独立有自己的空间,我通过很多平台发布信息,58同城,豆瓣,搜房网,外来客入住,最终把内容发布有人打电话,没有人来租​。

没有找工作之前,我帮朋友做了杂事,一边需要适应新工作,一边不停的在网上发帖征集新的室友。我尽可能在帖子上表示真诚与包容,与每一个潜在可能的租客都用心地聊天,解答关于房子的问题。下班后在地铁口等着他们,打开房间门,向中介一样介绍着房间好与坏。不是每个租房都能理解,我租来的价格这么高,给他这么便宜,多少个解释都没有用,因为收入与隐私很烦恼,为了这个事情,我又进入了​更多环节。

可能大部分来这个城市落脚的人,都会有相同的心境:无论多小的位移,都是一种辗转的流浪。国为我们都是外来客,即便彼此都是陌生人,因为房子,拥有了感同身受的机制。来看房的租客在临走前,都会与我互相鼓励,“希望你能尽快找到新的租客。”“希望你能找到合适的房子。”没有租出去,我开始有点担心,压力越大的时候,让自己去感受下深圳租房的故事​。

我是在发帖时遇到了同乡的群里,也由此吐露了更多的心声。约好来看房的那个夜晚,她提着单位刚发的牛奶和苹果来到小区,“一个人也不要怕。”我很庆幸,最后她成为了我新的房客。对于S而言,能自己租居一个“房间”,是给了她逃离上一份工作的勇气。当时她在学校当生活老师,宿舍里的一个床位既是不可多得福利,也是一种束缚。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城中村是深圳大部分外来打工者的落脚处。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与这个小区隔了一条马路的,是城中村的入口。我们在城中村的二手家电铺里,淘到了不少旧家电,在客厅中央摆了一间床。又到二手网上,买下自己用的装饰品,再买点用品,即便如此,我们也企图能将这个“住所”布置得更像家,铺了小地毯,能围坐在茶几前看电影,合租即使逼仄,但消解了更多孤独与不安。

选择南山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临近当初就读的大学,绿化率高,熟悉的街区让我们更习惯与安心。这一次的房子,由中介负责介绍,房源位于一个已经拆迁重改的城中村内。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从南山区的房子中往外看,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高速发展

这条村子除了入口的牌坊之外,早已看不出原貌,里面有连锁购物商场、24小时营业的椰子鸡,租住的小区物业管理严格,自带泳池,当然,大部分房东都是本地的村民,同时拥有多套物业。深圳是全国首个无农业局的城市,但“种房子”却成为了大家的口中的一句戏语。

一居室的租金并不便宜,但因为有室友的分摊,也尚能负担。就在入住的第二周,我们突然收到了房东的搬迁通知。因为资金周转需要转卖房子,我们需要在一周内搬走。即便房东会赔偿押金等损失,那种刚清理好空调却无法使用的失落感仍然存在。

中介很快就帮我们在同一栋楼里找到了另一套房子,房间是一个30平的一居室。室友除了工作日并不在家,身为“深圳人”的她也选择了租房也是为了节省通勤的时间。在深圳,租房的确也不是独属外地人的“待遇”。

在两年后,因为工作地点的迁移,她也搬走了。除了需要独自承担房租外,房东也一如既往地涨租了。我萌生过搬走的念头,与当时公司的同事一起四处看房。当时私人长租公寓已经兴起,还有不少正在改建当中,四处逡巡过后,发现长租公寓良莠不齐,也不具备完好的小区物业。更多的,像是一栋栋翻新异装的旅馆,打开房门,闻到的是刚刷上的劣质新漆。

我也在慢慢转变成自由职业者时,觉得私人空间的重要。即便房租仍然吃紧,为了舒适及安全的创作环境,最后还是选择了续租那个一居室。

固定的跑步路线,超市的特价日子,图书馆的借阅卡,所有日常的点滴会构成你的居住模式。南山区的公共空间与设施众多,图书馆、博物馆、还有文体中心,与其说是这个房子给予了我安全感,不如说是这些多元的公共空间给予了我触摸城市的入口。在城市居住,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日常的陪伴。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公共空间,才构成了真正的生活日常

但这个租了三年的房子,终于在今年因为猛涨的租金打消了我续租的念头。在过去两年中,每年续签也就只涨了200,今年突然变成了1000。看到哑口无言的我时,房东还安慰道,“你平时交房租挺准时的,给你打个八折吧。”当然你以为房东很好的时候,我不怕自己勇敢,更主要是这个城市给我了勇气,继续我的租房故事​。而周遭的朋友也在不同程度遭遇了居住危机,房源变得稀缺,好的房源则难上加难。不停外扩的居住圈层让通勤变得痛苦难堪,生活的心力有一半透支在虫洞般的地铁里。

在接连几天不断在几大APP上刷房源,得到反馈基本是同等条件下的房源(即小区房、电梯房、市中心)价格都在4500元以上,假如无法提高预算,只能接受远距离的房源或长租公寓改造的城中村房子。

当然比起早前被紧急逼迁的外来务工者而言,我并不是退无可退,但这种溃败感仍然真实存在。三年前执意从国外回来,本应该是在人生积极的上升期中,却分明地感受到因房而异的人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自由职业显得飘荡与艰难,即便是回到艺术文化机构工作,薪酬待遇仍然无法承担深圳的租房成本。高薪的机会大部分是在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与科技产业,在深圳坚持探索不同的文化代价太大。当初不少友人提议前往北京、上海,心中的确有莫名的一点执念希望留在深圳,记录这变化的一切。但这些变化的确都太快了,一不留神几近跌入旋涡中。

“深圳是个只适合强者的地方。”一位前辈这样说道,但“强者”又是由谁来定义呢?一种职业?一套房子?眼看租期将至,不落实工作,也就无法确定租住的片区。最后选择了一家五百强公司的offer,结束了我短暂的自由职业时期,公司也提供了半福利宿舍的待遇。

位于盐田的大梅沙片区的宿舍,在阳台就能看到海。盐田港的码头,忙碌的集装箱正通往着世界的港湾。面试完的那天我还与友人去了中英街。这条曾经体现着两种制度、两种生活的商业街道早已繁华不复,但仍需要使用预约就能通过的“签证”方式才能进入。在这条街上,一边是“唐街”,一边是“番街”,围墙背后就是香港。

1

1

1

我总是习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加上一句“我是苏州人”。苏州,文化积淀所在,风情万种之地。离开了大家口中的江南水乡,我才渐渐对养育了自己十余年之久的故土,多了一份回味和怀念。

然而年轻的主题少不了“闯荡”,只身来到深圳,带着一些梦想,怀揣一些迷茫。不想去回忆大学的四年,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回过神来的时候,才惊觉,原来生活,早就把我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

我毕业了。

嗯,毕业,意味着一个时期的终结,同时也是另一段生涯的开始。“你需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了”,熟悉的话在耳边回荡,我来不及多想,凭着生存的本能,开始着手一件件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1

2

1

2019年6月6日,在宿舍赋闲大半个月后,我找到了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随之而来的是租房。

我本来以为租房可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想着有个自己的小家,在漂泊的漫旅之中有一个避风港,自己可以花点精力装修布置一下,就可以变得很温馨。然而最后,我被两样东西完全打败了——租金、通勤。

在不愿意牺牲舒适度的情况下,我筛选了一些符合条件的房子,无一例外地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通勤时间和租金,近乎是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好吧这个其实简单想一下就懂了。然而问题就在于,不同的租房平台的比例系数是不一样的,如何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

煽情过后,还是得分享点干货。

1

3

1

对着手机反反复复地刷了好几个下午,又顺着各大地铁线来来回回实地考察租房,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凡事亲力亲为,对于身心都是一种消磨。好在一人栽树,十人乘凉,虽然我刮起的微风不足以吹散大家头顶的焦虑,但一个人的价值却可以在分享中得到叠加,这就足够了。

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几种租房类型。

Tape 1 泊寓、冠寓等(高级公寓)

出租方式:单间整租,或者n室一厅。

舒适度:☆☆☆☆☆

月租金:○○○○○

比较昂贵,靠近中心区单间纯房租2500+,水电物业网费服务费另算,且电费为商业用电。

公共设施:☆☆☆☆☆

大部分都有设置专门的健身房,阅读室,咖啡馆,休息室等,且环境都很不错。

总体性价比:★★★

比较适合刚出来工资就比较高的应届生(9K以上),舒适度和环境都是很不错的,通勤也很省时,当然笔者这样的搬砖仔是租不起的;不过可以考虑两室一厅的合租类型,一般均摊一下2000左右还是能搞定的。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左、中丨泊寓单间

右丨泊寓两室一厅

以泊寓为例,可以看到,这些租房基本都是单间,有独立的卫浴,特别适合那些有点小洁癖的童鞋们(比如我)。同时,一个人住一间也可以避免合租遇到一些志趣不合的舍友,防止尴尬社交。

两室一厅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可以找个关系特别铁的朋友一起住,当然更适合情侣入住(我单身狗闭嘴)。房租小贵,但是舒适度和通勤,都是没话说的。当然啦,前提是你们俩的工作地点都比较近,这个因人而异。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泊寓布吉店小区外景

社区这块,这些青年公寓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只要你不是太内向的孩纸,都可以在这个新环境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前面也说了,青年公寓的公共设施还是很赞的,该有的都会有。

(PS:这些青年公寓的宣传图都拍得很美,为了客观公正,笔者上的都是自己拍的图。觉得丑的话请大家多多包涵哈哈哈~)

Tape 2 蛋壳、自如小区房

出租方式:合租,单个房间出租。

舒适度:☆☆☆☆

月租金:○○○○

公共设施:☆☆☆☆

总体性价比:★★★★

越靠近中心区的小区房,价格越高,且完全是按照房间大小计算价格,普遍比较老旧。远离中心区的,大多是新楼,设施新,环境好。同等价位的,可以租到更大面积的房子。

这些app上一般都会设有“通勤找房”,不过笔者亲测,这个功能还不是特别完善,所以有一个小技巧——

同时打开高德地图和租房app,在高德地图的首页会有“路线”,把终点设置成工作单位,然后回到租房app,把你备选的租房地点输入到起点,就可以查到通勤时间。

这里我推荐最好是在40分钟以内的。如果通勤太远,上下班会很累,每个月的通勤费又是一笔开支(笔者每个月的通勤费400元左右)。

如果地铁是直达的,且不用步行太远,那么恭喜你,实际时间可能比查到的还要短一点。

如果是需要换乘+步行的,那么早晚高峰时,在地铁里换成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长(你永远不知道挤地铁的有多少个人)。

等公交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可能40分钟的公交,你得提前一个钟出门,否则等待你的也许是迟到。我个人认为深圳公交的舒适度实在是给不了好评,且平时神出鬼没,无法预料。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蛋壳合租丨32平米带独卫

通勤丨1小时以上

月租丨2100元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蛋壳合租丨17平米带独卫

通勤丨1小时左右

月租丨2000元

不过其实说实话,蛋壳和自如的价格还是挺高的,等于是官方中介在收费。不过相应的,环境和体验一般情况要比其他租房好。看中用户体验又不想太过麻烦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Tape 3 豆瓣找房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开始使用豆瓣。

然后我发现,原来这里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和我一样,身处社会的洪流之中。

豆瓣小组找房,搜索“深圳租房”,或者例如“福田租房”之类的。这些小组都是本着租客和租户直接沟通交流的原则,为大家提供一手房源信息,谢绝中介加入(然而事实谁知道呢,是不是中介,还得自己判断)。

这里笔者无法给出具体的评分,因为这里的房源信息,比前两种都要多得多。租房性价比也是参差不齐,如果想租到好房子,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比前两种多很多(我是真的看到崩溃)。

美中不足的是,笔者看到的租房信息,装修和环境都差强人意,和租房app上装修后在出售的房源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个人意见)。对于我这种懒癌患者,实在是不想来一个居家大改造,然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因为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也缺少这种精力。相比之下,拎包入住,干净整洁,或许更适合我一点。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豆瓣小组上琳琅满目的租房信息

Tape 4 线下找房

如果你觉得前面三种找房方法都不适合你,而你又正好精力充沛的话——那么,这第四种方法,我想你猜到了。

可以高德地图查看公司附近的住宅区,一般小区的公告栏里都会有发房屋转租信息。可以自行联系租户(当然,也有可能联系到的是中介)。这种找房方法,百分之九十能找到户主,并且只要运气好,能够用很低的价格租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当然,代价就是——

你可能会跑断腿。

并且,今天笔者问了楼下小区的保安,如何找到出租房子的户主,结果被告知去问物业。走到物业中心,又被物业告知,房东习惯性把房子交给中介处理。就这样踢皮球了一个轮回,终究还是回到了中介= =。

1

4

1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抖音上的租房简装分享

然而其实,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在租房app上找房子。毕竟“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一天到晚上班已经够累了,如果没有一个舒适的家,那不是太悲哀了么?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笔者的家丨18平米带独卫

通勤丨3号线附近

月租丨2000

这就是我的小家。环境和舒适度我都很满意,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牺牲的是通勤和更多的金钱。或许这对刚毕业的我来说负担有些重了,但是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努力,就算累一些也值得吧。

当然,笔者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租房,毕竟房租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还是太高了。人总是会寻找更优解,只是需要时间和机遇。

最末,欢迎小伙伴们来找我玩哦~

人在深圳:租房这些年

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些啥!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深圳租房往事,写给那些的寄居方式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