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or向东?别纠结!城市焕新,为活力深圳赋能

凤凰网房产深圳站 2021-10-26 07:21 阅读 2000+
站在改革开放40年丰硕成就的历史节点上、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深圳正在奋发迈向新征程。9月6日,前海正式官宣面积扩大8倍,从14.92平方公里扩容至120.56平方公里,大小南山、宝中、蛇口海洋新城、机场片区、大铲湾均进入前海范围。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消息一出马上引发各界热议,南山、宝安甚至对接中山东莞珠海等城市也即将再一次享受政策红利。图源:新华社此次扩容,也是对深圳城市“西协”战略的又一次加持,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禁要问:那么,深圳东部是否真的就“落寞”了?纵观深圳的四十年发展历程,多年来“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让原特区内外的“二元”结构,进阶到特区一体化之后的全域协同新格局,也走出了愈发从容坚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步伐。而经济实力领先、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罗湖、福田和南山,则是城区综合实力领先的“全能担当”。当下深圳的城市肌体向外伸展、生长之时,内部的活化、更新也在同时展开,呈现由内而外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城市的创新活力,在各个区域光彩焕发。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守:绽放深圳气质的“活力区域”向东还是向西?与其纠结深圳的发展方向,更应该聚焦的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其散发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底色所在。无论深圳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速度”,还是当下前海扩容的风潮涌动,深圳这个城市的气质,或者说深圳人的精神内核,都离不开“创新”、“活力”与“奋斗”这几个关键词。当我们以福田区作为中轴线,将深圳地图东西对折,会发现位于东部的罗湖区藏着被许多深圳人忽视的能量——作为深圳中心区门户与对接香港的最前沿,罗湖始终保持了高水准活力与创新力。而紧守深圳这座城市气质与底色,让罗湖的未来充满着希望。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个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深圳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创新尝试,都在罗湖这个前沿城区展开。在罗湖,国贸和地王大厦的建设,更是打造了深圳高度、深圳速度,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地标”。近年来,随着深圳发展重心的不断西移,罗湖的先发优势逐渐减弱,寻找新的增长模式,实现高质量城区发展,成为罗湖的发力点。在深圳东进战略的描述中,罗湖更多的是承担起连接器作用。罗湖区正推进建设的194个“东进战略”重点项目,涵盖交通建设、产业提升、城区建设和对外交流等领域,将罗湖打造成连通“东西”的纽带功能、服务“软硬”的辐射功能、协调“新老”的聚集功能以及对接“内外”的平台功能。可以说,罗湖活力与创造力依然充沛。与前海的“新”不同,罗湖的新活力是始终坚守着的深圳城市底蕴、与深圳人的强势关联。而这种强势关联,既呈现为众多深圳传奇人物“精神地标”,也具象为罗湖拥有的众多地标建筑“城市名片”。毫无疑问,新罗湖未来还将继续成为深圳崭新“城市地标”的重要组成。焕新:罗湖商业生态迎来升级再造罗湖区作为深圳商业街代表,在深圳的商业地位和影响力不言而喻。近年来,罗湖区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不断对传统商圈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不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借助城市更新的契机实现华丽转身。如今,罗湖区也迎来了商业及城市发展新机遇。在业已公布的深圳“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罗湖被定位为“旧城改造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计划将打造一系列标志性工程。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指出,过去5年,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服务设施也基础设施40万平方米、完成了33个城市更新项目竣工验收,实现了从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新罗湖”。到2025年,罗湖区生产总值力求突破3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相关数据显示,未来,罗湖还将集中释放出大量的、成片的、优质的产业新空间,累计约990万平方米。相比之下,福田中心区城市更新体量仅约250万平方米、南山城市更新体量约为494万平方米。图源:罗湖双周发布“罗湖作为最早的建成区,在土地增值上不仅仅看到高度的增加,也在转变思路使原有的产业空间每平方米增值。罗湖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都很好,期待罗湖老区发新芽开新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所长李江表示。仲量联行深圳战略顾问部董事张晓磊用 “四个最”来描述罗湖的商业升级及城市更新步伐:“最先行先示、最产城蜕变、最城市记忆、最生活烟火”。其中,她在 “最产城蜕变”部分特别强调了罗湖“产城人境”融合在城市更新中的特色展现。她表示,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用地资源紧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等问题使得罗湖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难度,深耕产业基底、阐述产业内涵、构建产业消费、运营产业生态成为了破题的关键,在这方面罗湖的城市更新确实做到了对优势产业保留、传承、延续、赋能,通过产业有机焕新促进城区升级蜕变。如水贝片区的珠宝产业,在其城市更新过程中就保留、依托了珠宝产业并赋能在城区产业与消费上,最终打造成为了罗湖特色商业名片;而笋岗片区原有的二手车交易产业,也历经转型升级,不断适应城区商业与消费的升级需求,成为全国闻名的二手名车交易中心。笋岗-清水河片区更新改造效果图,以政府最终审批为准图源:新时代新罗湖对于未来罗湖区商业板块的新机遇,仲量联行深圳战略顾问部董事张晓磊充满看好:“从政策上看,罗湖依托从国家到地区的双循环政策东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得到了全面政策、规划等支持,这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基础;而从产业结构上看,罗湖拥有深圳最大最多的口岸群,在对接服务香港、打造港式生活圈方面优势明显。”图源:罗湖双周发布对于罗湖在城市各区域竞赛中的发展后劲,张晓磊分析表示:从空间板块上看,罗湖推出的“一河六圈一带”全域消费地图,将有力刺激区内消费能力,全面提升消费质量,从而带动罗湖整体经济的快速提升。她认为,“实现对南山区和福田区的赶超,这些机遇愿景都是值得期待的”。罗湖近年城市更新的开展与提速,离不开深耕区域的开发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而城脉控股就是坚持以最大化激活土地价值、焕新区域价值为己任的企业代表之一。在参与罗湖区域升级过程中,始终以“焕新”的态度为城市与区域增添新活力,呼应罗湖城市更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深圳城市生活打造全新商业生态样本贡献了“城脉力量”。城脉中心效果图底气:支撑城市封面的精神地标放眼世界一线城市——纽约、东京、北京、上海,当城镇化率达到相当程度、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发生也将成为必然,而这便是“经济集聚”效应的充分展现。反过来说,整个“经济集聚”过程又使得 “城市中心价值聚焦”效应因此愈发明显。深圳也是如此——城市更新一直是深圳焕新的主旋律,从大冲村到新老西村,无数城市更新项目闪亮登场,“回归主城”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在这个“回归主城”呼声最高的时代,城脉控股以一座“城脉中心”重塑城市核心地标形象,将完成深圳罗湖城市界面焕新。而城脉中心,不仅拥有 “ 城脉 ” 头衔,更被冠以 “中心”之名,这也说明该项目是城脉控股产品打造实力的极致展现。作为城脉控股对罗湖焕新的情怀兑现,城脉中心以带动区域环境改善与城市面貌的快速革新,与城市共同“回归中心”。据悉,城脉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92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高388米,由KPF、TT、WSP、ALT等数十家世界建筑团队匠心打造…不管是物理高度还是建筑设计,无不戳中了城市地标的核心要素。城脉中心效果图国际化的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建筑与空间的“颜值”提升, 其背后经济动能也十分强大。如纽约帝国大厦、迪拜哈利法塔、北京国贸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皆释放着强大的“集聚能量”效应,成为汇聚城市活力与优质资源的“宠儿”,他们如同点睛之笔,让区域板块“立”起来了。而究其背后发展共性,是因为其高度复合了城市、区域、产业、生活的发展节奏,以强大的引擎之姿,反哺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不难预见,在深圳罗湖商业版图的 “点睛之笔”与城脉控股匠心力作的“双重利好”加持下 ,这座海拔388米的罗湖天际高楼,集合超甲级办公、城市客厅、高奢会所、沉浸式商业等于一体而成为罗湖区全新城市产业、文化生活生态圈,有望成为下一个十年代言深圳乃至世界最大湾区的精神地标。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