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最快地铁”车站亮相!在这可任意换乘18、22号线

惠州地产第一资讯 2021-10-07 00:45 阅读 1000+
备受关注的广州18、22号线首通段轨行区和全部车站已移交运营调试,8月31日上午,南都记者首次进入装修基本完成的番禺广场站探营,揭秘“大湾区最快地铁”。 被称为广州“最快地铁”的18号线首通段、22号线首通段全部车站目前已全面进入运营调试阶段。据了解,“力争开通试运营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首通段”先后纳入了广州市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和《广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清单》,目前,广州地铁集团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力量加紧调试,确保线路在今年内开通运营。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南都记者邹卫摄 01 互联互通,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为3号线“减负” 据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温美春介绍,18、22号线是广州地铁首次采用时速160公里的市域快线D型车,每辆8节编组。18号线自南沙万顷沙至广州东站,全长61.3km,设站9座,功能定位为南沙快线,实现了广州中心城区、南沙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22号线自番禺广场至芳村站,线路全长30.8km,设站8座,功能定位为南站快线。 两条线路承担连通万顷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白鹅潭四大枢纽,辐射琶洲、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三大枢纽,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的时空目标的重要作用。 由于地铁18号线与目前客流量最大的3号线走向基本平行,番禺前往海珠和天河珠江新城将新增一条快速通道,一定程度上可缓解3号线的客运压力。 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两条市域快线,18和22号线全长超过90公里,为国内首条时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线,线路未来还将延伸至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对支持南沙自贸片区国家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条线路具有高时速、全隧道运营、交流25千伏刚性接触网受流的特点。 02 车站探营 全新的导向标识系统上线 智能应用全面植入 与现有运营车站相比,18号线和22号线两条线路的车站体量普遍较大,每座车站的平均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站厅和空间设置更为宽敞舒适。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站内。南都记者邹卫摄 作为3号线现有车站的番禺广场站,马上迎来新身份——18号线和22号线的换乘站。18号线和22号线二者在万顷沙至番禺广场段重合,将共线运营。也就是说,广州地铁18号与地铁22号线,可以在番禺广场站、横沥站、万顷沙站随意换乘地铁18号线与地铁22号线。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站台。南都记者邹卫摄 今天(31日)上午,南都记者首次探营“大湾区最快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据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王昕介绍,车站整体采用流线型的美学设计,塑造灵动飘逸的层次感和舒展流畅的空间感。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南都记者邹卫摄 同时全新的导向标识系统上线18号线和22号线,进入番禺广场车站,基本看不见悬挂式的设备设施,站厅全部采用融入时钟和广播的信息导向,更加直观。白色的导向牌体结合灯光,更加的简约时尚;站台地铁电视直接嵌入屏蔽门上,处处体现细节的惊喜。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采用白色导向牌。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列车车厢感受似城际,采用横纵座椅布局的地铁列车。南都记者在车站站台看到,18号线车厢里既包含广州地铁特征的元素,又融入了高铁动车组的特点。座椅采用横纵结合布置,载客量较现有地铁更大。 地铁18号线车厢。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03 “智慧地铁” 两线搭建无感支付票务系统 实现站内乘客信息动态发布系整合 据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郑翔介绍,18、22号线智慧地铁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新时代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以《新时代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白皮书为发展蓝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城轨行业技术生态,开发可迭代升级的城轨智能运行系统——穗腾OS,重点打造乘客出行全流线服务、智慧站务、智慧调度、智能运维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典范,有效地提升乘客服务水平、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环保推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智能客服平台。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在两线开展智慧地铁建设与应用,实现站内乘客信息动态发布系整合,搭建无感支付票务系统,构建在线式集中式客服系统,通过多功能融合型客服终端设备,实现一站式自助服务,采用全高清数字视频系统,监控车站客流状况,实现智能巡站功能,构建动态场景化客运联控系统。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售票机。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乘客高品质乘坐体验,广州地铁集团将打造智能服务岛、智能服务区,将推进智能导向升级、智能设备与装修结合、智能光环境及与车辆信息联动,同时整体升级地铁车站卫生间及母婴室的智能设施,大大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配备母婴室。南都记者邹卫摄 04 亮点逐个看 全新的车站设计 18、22号线的车站空间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全方位打造展示广州地铁新形象和满足轨道交通新时代特征的标志性车站空间。 国际化的设计风格:18号线车站整体采用流线型的美学设计,塑造灵动飘逸的层次感和舒展流畅的空间感;22号线车站则采用钻石切割式的菱形元素,追求极致细节的建筑工艺和现代时尚的材质肌理,天地墙的形式和构图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从车站建筑空间出发,充分运用空间一体化的设计原理,最大限度的利用车站空间,整合设备末端,注重提升乘客的空间感和舒适度,营造开阔大气的视觉效果,体现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同时将车站空间内的各元素按一个整体来设计,既考虑自身特点,更考虑相互关系,各元素互相协调,互相包容。 精致优雅的色彩质感:全线采用灰白色系的材料搭配,突出金属感和虚实对比,同时将充满活力的线路色点缀其中,淡雅而从容,简约而时尚;18号线线路色采用“湾区蓝”,22号线线路路色采用“活力橙”,也呼应了线路的区域定位和未来发展。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闸机。南都记者邹卫摄 全新的导向标识系统:进入车站,基本看不见悬挂式的设备设施,站厅全部采用融入时钟和广播的信息导向,更加直观;白色的导向牌体结合灯光,更加的简约时尚;站台地铁电视直接嵌入屏蔽门上,处处体现细节的惊喜。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采用白色导向牌。南都记者邹卫摄 专业的光环境设计:引入间接照明设计,采用多种照明形式组合,让车站照明更加的柔和舒适,提升了车站建筑的纵深性,同时运用智慧照明控制系统,控制并调节色温和色调,让车站根据需要可以实现和定制充满艺术表现力的光环境场景,让车站更具未来感和科技范。 站外打造“口袋公园”。“除了车站内部,地面出入口的设计也会有新亮点。”王昕介绍道,“在有条件的车站出入口,对周边场地进行了空间设计提升,突破了原有用地红线,以空间一体化为前提实现车站附属结构、交通衔接、市政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有机整合,为市民构建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绿色的设施空间。”南都记者了解到,18、22号线全线都对出入口周边场地进行提升,集休闲、邻里活动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将在线路开通时同步开放,这也是“城市门厅”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站外打造“口袋公园”。南都记者钟丽婷摄 广州地铁18号线: 据了解,广州地铁18号线从南沙区万顷沙至广州东站,全长61.3公里,其中首通段58.3公里,从南到北设置8座车站,分别为万顷沙、横沥、番禺广场、南村万博、沙溪、龙潭、磨碟沙、冼村。目前,首通段轨行区和全部车站已移交运营调试。 广州地铁18号线线路图。 广州地铁22号线: 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线路全长18.2公里,共需敷设轨道约36.4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4座车站及1座陈头岗停车场,分别为番禺广场、市广路、广州南站、陈头岗。目前,首通段轨行区和全部车站已移交运营调试。 广州地铁22号线线路图。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实习生吴佳芮通讯员陈子昕孙志兴 摄影:南都记者邹卫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