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楼市市场回归理性

匿名 2021-07-29 15:57 阅读 1000+

文/韬略哥

01

三年前,“六个钱包”成了当年的网络流行词。

彼时的央行经济学家樊纲,在电视节目上提出“六个钱包买房”的概念。

所谓六个钱包,是指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积蓄。

也就是两代人拿出钱来,帮助年轻人买房子。

三年后的今天,当樊纲再次被问到,三孩政策推出,老百姓买房,六个钱包还够吗?

他作出这样的回答!

“其实现在租房挺合算,中国房租和房价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随着收入提高、家庭扩大,逐步再去买房,这是很正常的,全世界年轻人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们要一开始就买房?你刚工作就抱怨买不起房,这还没到时候。”

短短三年,对于“房事”,樊纲老师改口了。

从坚定的多头“有能力的话六个钱包能付首付,还是先买房的好”,变成了“租房挺合算 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没到时候”……

这一转变的发生,意味着什么?

02

过去二十年,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地方,“先上车”理论都是正确的,不择手段凑首付买房似乎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从长远看,房价上涨或将跑输通胀或者收入上涨,因为国家整个住房政策正在发生改变。

首先,半年4次提及房地产税,炒房客头顶的“大刀”终将落下!

房地产税要来了,专家建议在深圳、海南“试点”。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动产税的国家,使拥有或囤积大量住房的成本过低,也助长了炒房投机行为。

因此,必须对房地产这类财产进行征税,补上制度的漏洞。

房地产税主要通过增加炒房者的持有成本,防止过度炒作,来发挥调控作用。

显然,对于满足基本住房的需求,不会产生太多税收负担;

那些拥有多套房,且不断进行买进卖出的,会增加其税收负担。

房地产税一出台,房价应声而下的情况虽然不会出现,但是未来人们的收入财富配置将发生变化,大量买房囤房实现资产保值升值估计行不通了。

其次,郭主席发话,“押注房价永不下跌的会付出惨重代价”。

高房价的泡沫要破了吗?

过去,房价的飙升,使开发商获得巨额财富,也使那些收入高、买房早、买房多的群体财富增长加速,这不仅加剧社会财富分化,还与共同富裕目标相违背;

同时,高房价也带动上下游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造成背离经济发展基础的“虚假繁荣”,使经济泡沫化程度加剧。

房地产从拉动经济增长变成影响经济稳定的灰犀牛,为此,国家给楼市踩刹车,是可以理解的。

在深圳和广州,二手房市场已经迅速变冷。以深圳为例,2021年5月二手房成交套数锐减到了3027套、27.61万㎡,创下了最近1年来的最低。

房子话题的热度,在深圳显著降温。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

第三,国家确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

在6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上,已经确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会议确定,一是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加强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场水平的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二是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等,可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允许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用房、厂房等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三是从10月1日起,住房租赁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征收率减按1.5%缴纳增值税;对企事业单位等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减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

过去,我们国家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需求,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供应不足。

现在,政府即将补位,完善住房商品属性之外的民生属性,千方百计支持投资公共住房。

可以看到,调节高房价的工具和方式有很多,现在国家是真的要开始发力了。

03

事实上,高房价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集中反映。

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大量人口向东部和大城市集中,造成这些地区住房压力过大;

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则引发以地生财问题。

可以看到,国家已经从问责地方政府、增加居住用地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等供给侧方面出招,解决房价过高问题。

然而,从制度方面抑制投机、加强监管也必不可少。

最近传出有很多城市银行对二手房停贷的消息。

合肥的13家银行停贷,到现在的苏州、重庆、武汉等等很多城市,除了没有官宣,都在默默执行。

二手房的房价和新房相比,由于缺少有关部门的监督,所以更容易人为炒作,想高就高,想低就低。

虽然深圳已经出台了二手房交易指导价,直接将二手房市场冰封住;

但合肥跟武汉,去年底和今年房价都是领涨全国的,二手房成交量大,二手房成交总价也上去了,对房贷的需求量也上去了。

这时候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就显示出效果了。

央行、银保监会在上述管理制度中将银行分为5个档次,因此,每个银行房贷额度每年是卡死的。

二手房成交量大的城市,房贷额度消耗速度也快,贷款额度用完了,银行只能停贷。

加上对房企购地和融资的监管,曝光和处罚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行为,房地产市场的各项红利已经被吃完了,以后是房企们拼管理的青铜时代。

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各项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从土拍、建房、销售、交易各个环节,都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

由此来看,樊纲老师的改口,也是对政策转向的一种温馨提示,国家正在打击炒房客呢,刚需们这时候别冲动了,先留着六个钱包养老和育儿吧,租房挺合算,买房还没到时候~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