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都不打新了,还是盘不够好?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1-07-26 13:55 阅读 1000+

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可谓惨淡,与其它城市乃至全国楼市的曲线都相反。

全国楼市在上半年录得8.86亿平米,+27.7%;销售额9.3万亿,+38.9%。这是妥妥的大年。即便是下半年很多地方为了防止楼市过热而逐渐收紧政策,依照惯性,下半年成交也不会差。假设维持上半年的水平,则2021年的楼市大概率会再一次创下历史记录。

2020年虽然经历了疫情,但受益于金融政策与行业监管政策的放宽,房地产走出深V行情。量价创下历史记录——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米,+2.6%;销售额17.36万亿,+8.7%。

看我们身边的大部分城市,2021年也都是“大年”,比如我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临近的广佛,都是5年新高。

但看深圳的话,则2021年是“小年”。

上半年,深圳新房还不错,二手房“惨淡”。上半年新房成交2.6万套,比2020年增加56%,比2019年增加48%(这个背后有门道,时滞什么的就不讲了,新房成交量受供应影响大,下面再说)。

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二手房成交,在“住房参考价”的打击下,上半年成交2.8万套,同比跌35%,比2019年同期还跌了8.7%。6月份跌破了3000套,非常低的水平。成交周期也拉得很长,我有粉丝最近在卖房子,中介小哥使劲的压价,看房的情况也不乐观。

新房成交虽然说有增,但是看上半年的打新率和去化率,热度都下来了。像半山臻境、万科都会四季、缙山府等等,认筹比都没到1:3,零积分入围。

整个来说,市场情绪冷淡是无疑的。似乎一夜之间,买家又都不见了。

从调控的角度,当然可以说是“大见成效”。房子不好卖了,买家不用那么恐慌了,议价空间也大了,是个好事。

但作为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混迹10几年的老兵,我要说的是,这样的短期调整,历史上出现太多次了,无论是买房人还是管理部门,此时此刻,最应该提防的是:把短期的调控见效当做是市场的长期征兆,并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

这段时间,有很多粉丝在问我怎么看今年这个市场。如实讲,我一点都不担心。在去年最火的时候,我已经提示了监管风险。现在调整如期来临,我反而希望市场能够调整得多一些、长一些。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自住型买家,我认为你也应该很开心有这样的市场到来。

1)需求没有消失,只是被延后。

需求量和供应量不一样,供应是能够观察到的,需求观察不到。正因如此,关于一个城市的买房需求到底有多大,从来都是分歧焦点所在。

如果说深圳有一个最不应该担心的,就是买房需求。这一轮的严打,实际上对买家进行了分级。新盘的资格认定,让很多人不能再参与打新。二手房的参考价,变相提高了首付,“降低”了部分买家的购买力。

但是,这个需求依然在,而且依然旺盛,这个以前不需要怀疑,现在更不需要。最近管理部门在大力增加供应,释放出的城市数据非常多,对这个有怀疑的新买家可以多查一查。这些买家就像洪水一样被挡在在闸门之外,如果想要买房子,需要时间让自己获得购房资格,也需要积攒金钱让自己获得购买力。

所以,现在这个市场上有三种人在等待。一种是有资格有购买力但是观望的,一种是在等待有资格的,随着时间的延后,去年7.15之后受限的买家陆续会解禁。第三种是积攒实力的。

这些等待的买家,都没有消失,都在等着开闸。

2)是不打新了还是盘不够好?

沿着上面讲,这一轮的严打顺带产生了一个结果:资格越来越珍贵。对很多买家来说,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我们来问一个问题:到底是他们不打新了,还是新盘不够好?

从宏观的角度看,刚才说了,新房成交量的下滑,受供应量影响明显。去年以来,管理部门大力增加供应,应对疫情大幅放松了销售门槛(出地面即可销售),对成交上升起到了显著帮助(为什么去年卖的盘,交房时间都那么晚,就因为这个),但也一下子把今年的盘卖光了,今年管理部门又收紧恢复了往日的销售政策。所以,在买家观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供应量的下滑产生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批售量1.4万套,比2019年同期低27%,比2020年下半年低7成(看上图)。连一次像样的多盘齐开都组织不起来,成交量能好么?

从微观看,今年上半年出来的楼盘,网红盘几乎一个没有。这一点我们要看到,在市场情绪下滑的同时,很多买家其实也不愿意把珍贵的房票托付给一般的楼盘。这个在过去2年打新火热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只是被掩盖了。下面的网红盘会慢慢多起来,大家再看看那些买家在不在,看看好点的盘,你的积分如果不是60+,能不能入围。下图是三季度要入市的新盘,刚需买家要仔细看。

3)短期市场是由情绪决定的。

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有区别吗?

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它还是稀缺资产,你便不可能指望人们买房子不带着升值的心态。大家嘴上都喊着口号,但是身体都是很诚实的。在这个问题上,所谓的“刚需”并不比炒家道德更高尚。

做这样的类比,我想说的是“人性”。今天看,需求退潮了,但其实,历史上每回都是如此,没什么奇怪的。这个背后,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都是羊群心态。当看到市场繁荣的时候,他就冲进去,当看到政策打压时,他就撤出去。这样的情绪,主导了短期市场的波动(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这个情绪主要体现为成交量的变化)。

但你千万不要把这些视作长期和稳定,人性是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变化很多次的。下一秒钟,只要有一个楼盘开盘火热,原本认为市场要进入调整的思想,就立即会改变。正所谓在股市里,一根阳线改三观,这些都没有什么不一样。

对个体买家而言,情绪主导的坏处是,你要处处落于人后(俗称韭菜)。当你发现市场在上涨时,实际上价格已经涨得差不多了,当你看到市场冷淡的时候,市场也已经跌得差不多了。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得有人把楼市比作股市,但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平常心看待市场调整。所谓的平常心,你可以理解为“不要有过高期待”。房地产的调整太常见了,非常亢奋的上涨和非常严厉的打压,都是5年才会有一次的。中间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温和的市场调整,有时候涨一点有时候跌一点。最终如何,还是要回归到城市的基本面。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为什么我一再的提醒大家:不要对调控政策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是因为,调控政策其实从来无法给市场带来稳定的预期。它出台的时候有多突然,放松的时候就有多随便。比如说,现在市场涨得凶,出台了很多政策打压它。但是回头看1年前呢?去年疫情期间,多少城市都放松了调控?这是最近活生生的例子。背后的逻辑,大家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我们只看事实的话,就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

这说明了,在每个城市,那些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都是可以随时调的,故而它根本不具备长期的稳定性。而如果它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你就要想清楚:你有没有那个能力跑到市场前面。如果没有,那么我的建议很简单:放弃考虑它,回到自己的基本需求上去考虑。

这是我分享的一些关于短期市场的看法,房地产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存在,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看多者或者看空者,所以,凡是给别人贴标签——认为你是一个托市或者是一个看空派,我都不参与这样无意义的争论。我们跟进市场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买对,或者避免犯过多错,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一味的鼓吹/看空房价。

从读者的角度讲,我认为这个时候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市场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陷阱,尤其是在亢奋或者调整时,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怎么防止自己掉坑,只能靠自己认真学习,保持开放心态,不要每天都去重复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在老手们看来,绝大部分买家对房地产的理解,在15年前都已经讨论了几百遍了。你还是那些老调子,又怎么能够看对市场?怎么能够不被忽悠?

来源: 朱罗纪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