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智造”密码,市政协委员头脑风暴 为深汕合作区发展“提速”

晶报 2021-07-11 16:44 阅读 1000+

深汕特别合作区成立10年来硕果累累,未来这座“智造”新城如何才能加速起飞?7月8日下午,市政协委员们开启头脑风暴,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思考,勾勒未来高质量“智造”面貌。

深汕“飞地合作”模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圳直管”……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显而易见,但其人才缺乏、教育落后、交通不便等劣势也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口按陆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只有138人,低于1979年深圳建市时的每平方公里157人,人才缺乏成为当前入驻深汕特别合作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育发展,深圳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会副主委、南山区副区长练聪坦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育基础与深圳教育标准差距大。练聪建议在师资队伍引进方面亮出新招,加大力度引进特色高中、民办教育机构。

交通也是深汕目前发展的一个短板。深圳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会常委、宝安区政协副主席彭颖提出,对外尽快完善区域机场连接通道,对内尽快提升道路等级,打通断头路,改善公交设施的匹配度。“着力轨道交通建设,通过铁路互达互通,形成向西融入湾区、向东辐射粤东的区域轨道交通体系”。

“打通户籍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向工程技术类人才倾斜”。在当下市场争抢人才态势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会委员、广东省创新中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旭东建议深汕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发展特点,走出具有深汕特色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