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快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1-05-15 08:00 阅读 1000+

1

本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的重点是:

1、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2、在中心城区周边科学发展郊区卫星城,促进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另外,要求

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增强城市群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形成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扎实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研究编制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跨省区城市群实施方案,有序引导省内城市群发展。健全城市群多层次协调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支持其他有条件中心城市在省级政府指导下牵头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打通城际“断头路”。推进生态环境共防共治,构建城市间绿色隔离和生态廊道。建立都市圈常态化协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响应机制。

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群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衔接高效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推广交通“一卡通”、二维码“一码畅行”。

广州南站

广州北站

金融城

白鹅潭

02

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要求,《广东地理》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至少可以做以下十项工作:

1、加快广州中新知识城、南海里湖新城、东莞常平、中山翠亨新区、惠州大亚湾等卫星城建设,加快市域铁路规划建设。

例如广州地铁37号线引入知识城;白云湖规划市域铁路到里湖新城、狮山大学城;建设皇岗口岸至常平城际铁路;深大城际西延到马鞍岛、小榄、容桂;加快深大城际惠州段建设。

2、佛山珠海等城市放开落户(工作几年即可入户口),承载人口转移。

十四五期间佛山常住人口预计增量超120万人,不单只补充佛山新产业落地所需的劳动力,其购房、租房又推动佛山新一轮卖地,进而支撑佛山地铁、学校加快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佛山三山、陈村承载广州、深圳人口转移,或许比花都、从化更有利。

3、利用既有广珠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让西樵、丹灶、官窑、小塘、三水等地2年内实现乘坐轨道交通到广州。

这是低成本、高效率的举措。

延伸阅读:激活三水狮山

4、北滘、陈村、三山、平洲200平方公里土地,大力构建作为广州卫星城所需的学校、医院、公园、社区、商场建设,以高度融合的姿态承载广州新生代转移,并在几年内实现就近就业,进而让广州地铁7、19号线等引入佛山后有足够人口支撑。

广佛同城时空转变,依赖两地地铁一张网建设,两地主城区50分钟甚至20分钟互联互通。在广钢新城装满之后,陈村新城、映月新城、广东金融高新区D区要迎来新一轮广州买房客。

广钢新城

5、争取佛山新机场-高明站-西樵-南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尽快开建市域铁路(佛山9号线),参照广州18号线160时速、大站距、地铁化运营的模式,实现空白区域覆盖高速地铁。

未来新机场的成功,不能只靠肇庆、云浮、阳江、江门、岑溪这些农村人口占比非常高的城市,需要1小时内覆盖广佛核心区更多人口,让新机场承接云桂川黔琼等方向的航班,与白云机场互补发展。

6、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莞龙城际改为广州18号线模式,实现肇庆-高明-顺德-南沙-虎门-松山湖-龙岗,高速地铁联系,减少这些片区之间汽车出行的比例。仅为建议,非定案。

该线串接南广高铁、广湛高铁、深南高铁、珠肇高铁、佛山3号线、广珠城际、广州18号线、穗深城际、广深港高铁、广州28号线、赣深高铁、深惠城际等干线,促成湾区东西岸融合。

7、先行建设广佛江珠城际江门站-佛山新城段,以200多亿投入打通北部四线(广佛线、广佛环线、佛山3号线、广州28号线)、南部四线(深茂铁路、广珠城际、珠肇高铁、南沙港铁路)。

江门站-佛山新城段激活的不止两头区域,还有上述八线所联络的各个重要板块,要以此融合广佛江肇,打造为未来十年广州最重要的都市圈。

轨道交通的红利巨大。佛山新城能够利用广佛环线10分钟到广州南站、19分钟到琶洲,但自驾缺需要40-60分钟。

8、在广州黄埔体育中心东侧、高明海天西侧、顺德龙江新城、中山站、东莞松山湖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谋划产城人一体的核心片区,引入更多轨道交通,扩大核心平台职住时空。

融合湾区城市的轨道交通还需要加快规划建设,例如广中珠澳高铁、深珠城际、广州17号线等,要前瞻布局适应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1亿人口需求的通勤设施。

9、广州28号线主线从莞城延伸到松山湖、深圳光明城,发挥最大的客流集散功能,也助力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合力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原始创新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到 2025年,要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湾区科技创新迈向新高度。

10、广州28号线主线、支线一次性建设,加速丹灶仙湖、翰林湖、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成为承载1小时半径内就业人口的卫星城,把南海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海学校、石门中学佛山西站校区发挥最大的作用。

目前佛山西站直达深圳仅50分钟,但驾车到广州科学城、鱼珠、花都广场等地却需要1.5小时,到松山湖2小时,非常需要广佛环线、广州28号线。

2025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超200家,服务企业超5000家,高素质人才超20000人,他们周末也需要快速到达城市核心区消费。

琶洲西区未来10万就业人口不会都在天河、海珠买房,要以轨道交通支撑居住岳利沙、罗村、亚艺、佛山新城之通勤。

来源:资讯中心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