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疫情和汛情影响 重庆经济稳定复苏

匿名 2020-12-04 15:27 阅读 2000+

  前三季度,通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哪些特点?疫情防控之下,全市居民人均收入如何实现同比增长?

  10月21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可,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陈敏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

  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呈现四个特点

  问:重庆前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继续回升,经济发展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应如何评价当前全市经济运行状况?

  黄可: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克服了疫情和汛情影响,保持了稳定复苏的态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重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电子产业因海外市场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等需求出现大幅增长,1-9月规模以上电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汽车产业受益于国内市场环境好转,生产、销售快速复苏,增加值同比增长8.2%。

  创新驱动战略取得进展,新动能不断增强。1-9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同时数字经济稳步推进,1-8月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延续了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企业发展逐步向好。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向好,利润和营收状况稳步回升。1-8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3%,企业利润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7.9%,居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的变化主要是恢复性增长,多数主要指标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还有部分指标如住宿、餐饮、服务贸易等累计增速仍处于下降区间,再加上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疫情仍在蔓延,输入性防控压力较大,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仍然比较多,经济恢复过程中不平衡的态势仍然存在,保就业、稳企业压力较大,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三方面因素让支撑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问:前三季度,在疫情影响的不利局面下,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同比增长6.5%,原因是什么?

  陈敏:前三季度,从居民收入来源上看,全市居民四大类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包括居民工资性收入12793元,同比增长6.5%;经营性净收入3671元,同比增长5.3%;财产净收入1370元,同比增长4.6%;转移性净收入5706元,同比增长7.9%。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持续加快、经营净收入增速由负转正是两大亮点——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7、2.9和5.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9、1.8和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速为5.3%、4.5%和6.4%,分别比一季度快10.1、10.7、8.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快5.3、6.8、2.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市市场主体趋于稳定和活跃、企业法人单位和居民个体的生产经营均逐步恢复正常,城乡居民从中获取收入持续增加的良好态势。

  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实现持续增收,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的有力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劲,为城乡居民增收提供强大基础保障;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为城乡居民增收提供强力经济保障;不断加大的民生投入,为城乡居民增收提供强劲的动力保障。

  不过,尽管今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在前三季度增长回升较快,但当前疫情风险仍未彻底消除、经济运行不稳定风险依然较大,全市城乡居民增收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收入增速要全面恢复往年的高速度仍需时日。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