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调控之年全国房价依然上涨10%,降准之后,明年更甚?

匿名 2020-12-04 06:16 阅读 3000+

岁末年初,各种有关收入和财富的报告层出不穷。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咱们一块来看看。

一、房地产依然强劲

先来看几个民间的数据:

A股和楼市的对比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8年,A股市值缩水了14万亿,而据58安居客发布的《2018年楼市总结》预测,201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总额将大概率突破14万亿。

这一数据随后得到了官方的印证。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4.9万亿,销售面积则为17万亿平米,而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则为8736元/平米,同比上涨10.7%,均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

​须知,2018年可是房地产调控最严格一年,各地均风声鹤唳,不少城市都明里暗里动起了松绑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表现仍然强劲,主要是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发力。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棚改仍在继续

2018年虽然棚改总体势头有所减缓,但并未停止。根据规划,全国棚改预计要到2020年才会全部结束。所以,未来的两年非常关键,对于全国的房地产来说,过去三年棚改是最大动力,而这个动力两年后差不多就要熄火,后续动力怎么续上,很关键。其中三四线隐患最大,二线城市正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并大力吸引人口,局面要好得多。

2、二线城市的人口大战

过去一年,二线城市在人口大战可谓如火如荼,这其中以西安最为激进。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全是迁入人口达79.5万人,其中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达63.5%。如果从落户新政之日算起,则西安累计新增人口超过105万人。人口即是需求,房价表现当然不会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西安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达22.4%,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为15%,在70个大中城市中分为位列第一、第四。

3、城镇化战略仍在推进

房地产供需两旺,根本上仍是因为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2010-2018年,全国城镇人口大幅增加了24.13%,这其中含2.86亿人户分离人口。

全国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3.95亿人,仍有5.64亿农村人口。2016年官方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带来的新型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商品房库存见底,2018年大概率将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顶点,2019年将开始下行,但从商品房价格来看,涨幅未必会萎缩。很大程度上跟目前资金面宽松有很大关系。

资金面宽松对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影响最为明显。

贝壳研究院2018年提出了“房地产进入全流通时代”的概念。所谓“全流通”指的是新房二手房租赁三个市场的联动越来越强。而表现在住房交易上,一个新购房者进入市场会产生乘数效应,带动多套住房交易。如果你换过房子,感受应该会非常明显。

目前北京每当有10个首套房购房者进入市场,最终会形成34单交易。乘数效应结合更加宽松的资金面,市场才会坚挺。

二、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

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一个很引人关注的数据。按照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国中等收入人群超过了4亿人(以三口之家年收入10-50万元的标准)。

不过在民间,大家更关心的是中产阶级。这两者的概念差别非常大,一直以来也没有真正厘清过。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人,中产阶级未必有1亿人。中产阶级指的是处于社会中等水平的解决,衡量中产阶级的指标非常多,年收入仅仅是一个方面,资产才是重中之重。简单说,中产阶级是指拥有的财产在全社会处于中等。

中等收入群体看年收入,中产阶级更注重资产规模。按照美国2015年的拥有5-50万美元资产的财富即为中产阶级的标准,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的数量大约为1.1亿人,占成年人口比例约为11%,但是占总人口数量比例约为7.89%。这一比例与美日等国家50%以上比例相距甚远。

此外,2016版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的显示,收入与财产的关联性并不高,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即使按目前评价标准,你属于中等收入群体,未来年收入水平有了明显增长,但要想实现家庭财产的大幅增长,跻身中产阶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当然是好事,但这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也的确只够看看而已。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