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房子能不能救命?

匿名 2020-12-04 00:29 阅读 1000+

30多岁或小40岁的人,是让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年轻人羡慕的:他们在职场上位置已经稳固,他们可以独当一面,他们有了家庭,不管是不是全款,反正也有了房子,人生一切都在顺利展开……殊不知,中年人,或者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人,正在面临时代带来的最危险的时刻。

事业有成不等于事业稳固说“危险”,并不是说中年人现在得到的都是虚的,而是其未来前景堪忧。近来大公司频频爆出新闻,“不养闲人”“KPI不合格高管立马走人”“996、997的作息”……这一切都带给中年人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他们已经没有再能跟年轻人比拼体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惧怕失业,因为高龄基层员工似乎还没有在中国职场成为共识。从资方来看,宁可雇佣十个没有经验的人,也不愿意雇佣一个老职工,实际上这是人力资源买方市场的体现;这么一种形势下,“经验”不再是卖点,年轻才是王道。

而中年人在超前消费、盲目理财的误导下,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现金流却陷于停滞。各种信贷、各种生活压力,此时职场上的变动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结果有多惨,看看之前深圳某电子公司那个中产的故事就知道,失业之后,两套房的房贷、养家的压力直接让他的财务崩溃了。

不稳定的不动产难以稳固人生或许有人觉得,有了房子,那可是不动产,还用担心风险吗?举个例子:2016年8月,某人购买了一套市场价1000万的房产,银行评估价800万,银行贷款700万,首付300万。一年后,这套房屋市场评估价跌至700万,银行要求他补足100万元抵押物或提前偿还100万元贷款,否则将没收拍卖房产。但他难以补足担保物或提前偿还贷款。由此,银行拍卖房产得650万元(通常都低于市场价)抵扣债务,而投资者最后得到的,是300万首付的损失和50万银行的债务,名副其实的变成了“负翁”。

当然,这可能是极端的例子,但房地产未来是分而治之的形势,市场分化势在必行。也许就在同一个城市,一条街两侧,人家的房子赚到盆满钵满,你的房子就是卖不上价——这是极有可能的。

再延展一下思维,对于当下很多盲目追求自由房产人来说,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实质的能力提升和收入增加,今天举全家之力买下的房子,就算为了涨价了,又能怎样?卖掉房子赚取差价后去租房子吗?当打算把涨价的房子卖出购入更大房子时,才发现别人的房子都涨价了,买更大、更好的房子的代价是自己背负更高的负债率,进一步压缩了可支配资金的能力,从房奴又变成了新的房奴,这样折腾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就是所谓的“幸福”吗?

综上所述,大规模资本去追求高增长的房产,在房产一路上行时,确实是“风口”,把财富吹上天;然而,在市场前景不明,支撑价格的根基不稳时,则应转向资本合理分流,追求回报周期稳定,回报率长期看好的投资产品——如信托、离岸房地产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盲目地就当下的事业和财富窃喜,未来能不能笑到最后很难说。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victorliulei。

澳洲房地产投资全攻略 ¥23.8 购买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