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才是贝壳真正的威胁?

匿名 2020-12-03 02:21 阅读 1000+

7月24日,成立仅三年的贝壳找房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

关于贝壳找房的各项财务数据,各位应该早就看过了。

这篇文章我想聊的是,贝壳为什么要上市,以及贝壳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

实际上,作为中国房产中介行业的带头大哥,从2017年到2019年,贝壳总计亏损31.46亿元,但招股书显示贝壳账面资金仍然有300多亿。

那贝壳是因为钱而上市么?

某种程度上是的。

现在的贝壳,虽然甩开各大名义上的竞争对手一大截,在流量上也距离头部的58安居客有较大差距,互联网转型也尚未成功,但资本是不讲情面的。

贝壳的背后站着一堆大佬,除了左晖本人持股28.9%之外,腾讯持股12.3%,软银持股10.2%、高瓴资本持股5.3%。此外,在贝壳的历轮融资中,除了互联网公司和资本机构,各大房企也对贝壳青睐有加,比如万科、融创、碧桂园等。

在2016年的B轮融资中,左晖与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如果2021年4月前未能上市,需回购60亿融资及按年支付8%的利息。不过此消息尚未获贝壳承认。

除了钱,贝壳业务重心的变化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招股书显示,贝壳源于新房的收入正在快速增长。从2018年的74.7亿猛增至2019年的2020.7亿,但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出现,房企明显加大了自建营销渠道,全民营销普及,房企案场销售,平台的经纪人跳单,或者各类大V给案场销售带客等等。这些都开始蚕食以贝壳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的收入。

另外,今年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疫情之后,也表现出足够的韧性,总体利好房企和第三方平台,贝壳2020年一季度营收71.20亿,二季度则猛增至197亿以上。

资本压力,良好的市场环境,竞争压力,让贝壳选择了在此时上市。

贝壳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哪些?

就在贝壳宣布上市之后的7天,阿里和易居中国传出合作。

7月31日,易居发布公告,易居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包括线上线下房产交易、数字营销和交易后相关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新组建的合资公司,阿里占股85%,易居占股15%。双方希望这一平台能在一年内上线。

阿里的优势是各种流量收割,易居的优势是线下房企人脉,他们曾声称服务过中国8成以上的开发商。

不过对于这个新的“联合体”而言,贝壳可能并不会太care,现在的房地产电商市场中,贝壳已经占据一半,58安居客和房多多也已经稳住阵脚,留给易居的蛋糕不太大了。

眼下的市场,易居是焦虑的,甚至连贝壳也是焦虑的,易居眼中的对手可能是贝壳,而贝壳眼中的对手却大概率并不是易居58安居客房多多这些平台,而是房企自建的营销渠道。

换句话说,第三方渠道费用的高企,让房企越来越下定决心自建营销,这或许是发力新房营销的贝壳在未来面临的真正威胁,而易居等传统代理公司也是倍感压力。

新房对贝壳有多重要,贝壳招股书显示,2020年一季度,贝壳二手房中介费33.75亿,同比去年减少一半,但新房中介费达到了34.53亿,去年同期仅有19.65亿。

对贝壳来说,未来可预期的增长空间,新房业务显然要比二手房业务更大,作为最大的中介,通过旗下经纪人链接了最多的客户资源,目前贝壳已经进驻全国103个城市,在房企面前,贝壳的渠道优势非常明显。虽然北京上海深圳厦门这几个城市绝对由二手房主导,但对比6万亿的二手房市场,目前全国新房市场约16万亿,后者仍然是贝壳主要的增长点。

面对这种局面,房企显然要有所动作,疫情以来,万科、融创、碧桂园、恒大纷纷发力直销渠道。除了房企自建的线上直销渠道,实际上,房企在线下也有独特优势,那就是房企的物业品牌。

物业公司掌握了一手最详细的客户资源,面对中介携渠道要求提佣的压力,房企调动旗下物业公司发力营销也是大概率事件。从客户的精准度到渠道的成本,通过物业链接客户都是高质量低成本的一种营销方式。

对物业公司来说,客户都是有房子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新房和二手房经纪业务通吃,这可是物业公司寻找新增长点非常好的方式。

以上场景一旦跑通,对贝壳来说,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