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不止于艺人,还有地产人

匿名 2020-12-03 00:25 阅读 1000+

1

11月27日,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猝死。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是惶恐的,我是愤怒的。

惶恐的是,至今我还没有去体检,不是懒得去,是害怕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再也不能平静的面对工作。

愤怒的是,为什么大家都要跑那么快,以至于我们想停下来歇歇脚都没有勇气。

高以翔的死亡讣告,在27日上午11点由新浪娱乐及浙江新闻客户端发出:男星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过程中晕倒并紧急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实在早上上班的时候我就看到有消息称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晕倒、昏厥,没想到仅仅过去两个小时就再次收到了高以翔的死亡通告。

我们暂且不论高以翔事件的责任划分,只说“心源性猝死”,这个急性心脏病并不是之前有疾病才会发生,事实上,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过度运动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在我国,每年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平均1分钟1条命,根据《齐鲁晚报》的调查,超过40%是18-39岁的年轻人。

18-39岁,正是一个人最风华的年纪,却因过劳而死,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行业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病,一把高悬的利剑,直指我们每个人。

尤其是地产圈的各位。

不知道从那年大规模开始的快周转,加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2

地产圈同仁猝死的消息不胜枚举,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都难免心痛。

2008年7月20日,一个地产广告公司北京火狐的老板蔡江华在开会时,因病突然去世。

2011年4月,27岁的周余突然猝死,他生前是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金桥区域巨峰路证大分行的经理。

2013年,深圳罗湖一名房地产策划师猝死,其生前微博显示曾多次加班到凌晨三四点。而死者年龄不过29岁。

同样是在2013年,南京一名胡姓的房产营销经理,因熬夜加班,英年早逝。据她同事介绍,其所在项目推盘频繁,工作繁重,负责营销工作要经常加班,长期的负荷让人身体扛不住。

2014年7月,32岁的王晓斌供职于一家千亿房企,职位为营销策划经理,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

2015年6月,杭州某房产中介公司年轻的经纪人,凌晨在房管局为客户排队,白天在办理过户时猝死。

2016年7月,郑州房地产一位品牌开发的大佬级人物GAP猝死。

2018年,湖北本地某37岁的知名地产广告策划人刘凌峰,因平日熬夜、出差、酒局是常态,一个月平均出差五次,入睡时间常常都在两点,最拼之时可以连续工作70个小时,在长期过劳工作之后,身体先是检查出胆结石、胃溃疡、腹部积水这些病症,最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2019年8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星河湾集团在内部网站发布讣告,集团副总裁黄可思女士在参加新疆举行的扶贫活动后,随即又赶赴海南出席博鳌论坛,期间已感身体不适,后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19年8月8日上午在博鳌逝世,终年58岁。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要知道,到了这个年纪,我们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你的背上背负的是几个家庭的希望,一旦身体垮了,你所有的努力全都会付诸一炬。

3

我说这些并不是无的放矢,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

我有一个小兄弟就职于某项目,从毕业就一直待在那的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升任销售经理,可以说再努力个几年混进公司中层,这辈子就算有保障了。

可是前段时间,突然收到他的消息。

“哥,我离职了。”

“怎么回事?你疯了!”

我连忙追问缘由,不是我大惊小怪,实在是不忍看到他多年的心血付诸流水,毕竟就差那么临门一脚,现在放弃实在太可惜。

详细询问事情经过后,到嘴的劝诫只能被我生生给咽进了肚里,换成了“这操蛋的人生。”

出于保密,就暂且称呼他为“A君”。

A君在项目上一直颇受领导器重,用他的话说“我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但我肯定是出席活动领导最喜欢带的。”

A君总结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这几年,他说自己有三个特点:一是能喝酒、二是会说话、三是听话。

乍一看他总结的这几点,这不就是马屁精典型的特质吗?

起初我也有些不以为然,可是细想之下这不正是当下职场人的现状,悉心工作之余,还要努力经营好和领导的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搞好上下关系,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就这样,A君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早上9点上班,大概晚上9点下班,然后就是无止境的喝酒,陪客户喝酒、陪领导喝酒,凌晨1点之前基本没睡过觉。

就在前段时间,A君气管发炎,不停地咳嗽,而且有胃胀现象,吃什么吐什么,无奈之下A君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他患有胃溃疡,是长期饮酒和熬夜导致,医生建议以后尽量少饮酒,否则有肝硬化的危险。

在医院躺了一星期的A君,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辞职,毕竟和身体比起来,所谓的“钱途”不值一提。

对于他来说,离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A君名下有两套房,每个月的一套月供4500+装修贷3500+一套月供3500,房子每月固定支出11500,上班时有工作还好说,这次离职所有的开销都要“吃老本”。

就在前两天,A君去提了5万的公积金,然后用其中的一套房办了房抵贷的协议,多年的奋斗,换来的是遍体鳞伤的身体、两套房和几百万的贷款。

“说不定什么时候房子就不属于我了”,A君说万一有一天他顶不住了,就把房子卖了重新开始。

“辞职了也挺好的,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也想想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这就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地产人,拖着30岁的身体,承受着40岁的压力。

4

互联网时代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却又在另一方面无形中增加了所有人的工作压力。电脑的普及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手头的工作,即时通讯的发达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沟通着工作,就连现在很多的文章都在鼓吹着“秒回是最高的尊重”。

我承认,这样的时代,工作效率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我们在享受便捷效率的同时,无形中也被这样的效率所绑架。试想一下,如果一天突然没了微信,没了QQ,你是否还知道怎么工作?

也许你会说,我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以后少工作。

但事实恰巧相反,有研究资料表明,越是高收入的人群,平均工作时长越长。

如果用合适的词语来解释这种现象,我觉得“攀比”更为合适。

这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崇尚消费界定价值的价值理论,这种观念的产生会让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否定自我满足,通过透支的方式追求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甚至抱着虽九死而其尤未悔的心态。

我们扪心自问,这些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还是社会强加给我们的?

日本关西大学著名教授森冈孝二曾是研究亚洲过劳问题第一人,他写的《过劳时代》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可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与过劳死战斗的战士,却依然难逃过劳死的命运。

2018年8月1日,森冈孝二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晕倒在家中,在送医途中抢救无效病逝,这时,离他完成《过劳时代》的中文版序,不到一个月。

森冈孝二曾说过,“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下,所以不能留下遗憾。”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遗憾,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斗士我却不免有些疑惑,以死亡来警醒过劳死真的对吗?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