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力度不封顶,首付七成五年限售,海南调控背后的逻辑

匿名 2020-12-02 15:08 阅读 1000+

之前每每出台新的楼市政策,都会被冠以“史上最严”;然而,没有最严,只有更严。3月31日,海南调控再次升级,笔者给大家划重点:

1. 不是海南居民,没有海南户口的人想买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70%;而且只能买一套。

2. 如果在三亚海口、琼海等城市购买,即便有户口,也必须提供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60个月”的社保证明或者个税证明。

3. 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4个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建设的商品住宅只能面向本市(县)居民家庭销售。

4. 商品住宅价格备案后,6个月内不得调高备案价格。

5. 本通知印发后购买的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

这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的限购限售政策了。但严格之后,还有更为深层次的意味:

首先,首付七成,是说不低于七成,按照此前一些地区“全款往里走,贷款的门口等,公积金的可以回家了,顺便把共享单车从门口挪开”的态势,未来海南楼市中,很可能也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什么这么推断?不要忽略“只能买一套”的限制。开发商开盘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不能走量,那么就必须在价格上找补回来。

其次,针对第二点只能销售到本县,注意其中的关键词:生态核心区。什么意思?别忘了,不久之前,海南被点名,为了开发房地产破坏生态。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出对策,否则相关负责人未来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此次调控,俨然一副海南要跟房地产决裂的样子。

事实上,在去年,海南就先后出台政策,海岸和填海地区不许开发商品房,不许以特色小镇等噱头和借口开发商品房,酒店也不批建了,批了的也不许改变用途, 100平方米以下(含10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也不许再建设了。所有这些,看似是压制上涨的房价,实际上有海南自己的考虑,也就是说,楼市调控不单单只是为了控制房价了,其背后的逻辑开始向市场思维靠拢。

众所周知,海南的海景房、旅游地产是之前热炒的概念,然而,从成熟房地产市场的经验来看,旅游地产早就已经是历史垃圾堆的销售名词了。尤其是在房产市场调整和下跌周期中,在对长远环境的破坏过程中,即使是“看上去很美”的海景房也不会幸免。为什么呢?因为它背离了房产发展的规律:

一、供应过剩,人口真空。

海景房的大量发展恰恰是一线城市限购之际,开发商不得不囤积三四线城市,以至于造成今日楼市分化,三四线城市的房屋数量供应远远超过了地方城市的承接能力,空置率高企;除此之外,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缺失,让众多国内投资海景房的投资人资本变成了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死“资产:一手楼盘还剩一大堆呢,二手房的套现更加遥遥无期。

二、没有租金收入,难成投资热点。

刚刚说了,二手房套现难,那就留着往外租呗?问题在于,由于供大于求,租金不合理,加之根本没有常驻人口作为支撑,租金回报根本抵不上投资一套房的成本,海景房俨然成为仅是账面财富的死资产。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海南的调控,与其他地方的调控逻辑是不一样的,别的地方是房价太高而调,而海南则是担心房价太高而调;海南更重视的是长远的、持续的发展,而非短期利用杠杆、寅吃卯粮式的发展。尽管海南这样的政策,短期内基本上可以“告别房地产”了,对于中介、开发商、投资者,甚至是财政收入都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看,对海南经济的影响将是正面的,海南将腾出更大空间来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让生态恢复曾经的光彩,也让旅游业迈上健康发展的之路;更重要的是,此举未来将摆脱房产对于GDP的压力,摆脱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比起首付更多,这才是让炒房客最为绝望的事情—不再依赖房地产,从根本上实现“房住不炒”。

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刘磊房产评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