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儿科”,过去20年中国土地“奇葩”事件大全!

匿名 2020-12-02 09:04 阅读 1000+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上海的土地事件。三家企业都标了一样的底价,这概率其实相当于在上海大街上捡到特朗普的钱包。

背后的各种事情肯定非常有意思,土地市场其实就是一个江湖,全国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灵异”事件。

那么总结一下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一些灵异奇葩事件,其实也非常有意思:

1:前天,2020年4月10日,山东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4.0271亿元的总价,拍下高新区兰雁大道以北、柳泉路以西一宗纯住宅用地,总面积近86亩,不过本次土拍过程颇值得玩味,创业一家独自加价20轮拍下,溢价为5800万。

自己加价自己拍卖,这种灵异事件基本每个月全国各地都有几次发生。这一般有可能是当地政府有保留底价,拍不够会流拍。同时也可能是防止政府因为围标嫌疑取消地块结果。也有可能是特殊地块,跟政府有约定的价格。

2:苏州土拍现大乌龙!一轮加价100亿竟是手抖造成

2017年5月3日,常熟市广电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常熟市对三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网上挂牌出让。在10:00进入限时竞价交易阶段时,2017A-001地块突然出现报价异常。为维护公平、理性、有序的交易秩序,常熟国土局立即中止了限时竞价交易。有关部门对异常报价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系竞价人误操作所致。常熟国土局表示,将在事实确认后迅速向全社会公布结果,并及时恢复2017A-001地块的交易。

3:2017年新城拿地多花10亿

新城控股内部下发一则处罚通知《关于对肥东项目研判竞买报价失误的处罚决定》,对投资研究部在肥东项目获取过程中,存在重大研判失误,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文件显示,处罚主要是针对公司的投资拓展,投资拓展部副总经理遭降职、降薪处理,并被扣罚10万元奖金;投资研究部副总监同样被降职、降薪,被扣罚3万元奖金。

7月13日,新城控股以溢价231%、总价35亿元的代价竞得肥东县编号为FD17-10号地块,但是相较于第二名的报价格万达集团的20.06亿元高出74%约15亿元。

4:13小时+1000轮的难产地王!

7月15日经过近13个小时、近1000轮报价的激烈角逐,6宗地块总成交价超128.49亿元。118号苏州象屿地产以地价43700元/㎡竞得2-3花桥光明路地块,楼面价17480元,总价44.07亿元,溢价率206.67%,是本次土拍中地价、楼面价、溢价率和总价最高的“超级地王”。城西、城东、城南的楼面价也都全面刷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特情景,是因为开发商每轮加价10元,从起拍价20000元起,每次加价10元,每次间隔2分钟,如果120秒之内无人报价,那么地块拍卖宣告结束。

在场的开发商统统按照规定的加价幅度每次提价10元。每当还剩最后30秒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加价,一加就是10元,当然偶尔也会有加价100元的情况。现场解说主持人已经崩溃

整场拍卖在愉快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着,场内时不时传来笑声。只能说,昆山人民是搬着小板凳,嗑着瓜子拍地的。

5:K2河南郑州地块事件

7月7日,K2地产名下涿州京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过100轮的激烈争夺,以9.35亿元的总价,竞得郑政出【2016】72号(网)地块,折合楼面价2545元/平米,溢价率为78.8%。

后续网上流传退地与被退地,为了避免软文之嫌疑,不点评,只是记录一下。

6:万科香河挨打事件:

7月8日,香河土地公开出让,万科北京公司项目发展部员工前往公开出让现场买地。但是,在前往工作现场的途中,万科北京公司员工一行遭遇多人尾随、拦截。从图片上看,被殴打的员工已经血流满面。

7:南京土地熔断事件:

2017年7月8日下午,南京市国土局拍卖出让10宗地块,6块位于江宁区,另外4块位于浦口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幅住宅用地均被设置了最高限价。

每每到达地块各自的最高限价后,依然有竞拍人继续出价,以致超出限价金额。

最后结果:南京8宗限价地成交1宗 5宗熔断2宗终止出让:

在南京土地拍卖现场,工作人员屡次警告,你们让政府不快乐,政府有的是手段让你们不快乐。

8:北京中服地块

中服地块的Z11地块开标时,中信集团竟然报出了与标底价格一模一样的报价。

在Z11地块的投标环节,只有中国中信集团、中信银行:联合体一家投标,地块底价26.32亿,中信联合投标价与底价完全一致,价格一经爆出,潘石屹在微博骂战。

9:SC太原事件:

北京国企太原拿地被毁约,土地款多年后才在多重公关后退回。

10:抢标书事件:

2013年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参加山东青岛城阳区7个地块的拍卖,在报名截止日期当天,经历报名排队遇干扰、被自称“官员”的女子劝退、坚持投递资料却被抢走资料袋等波折。

日前,参与当天报名的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开发商认为当地招拍挂程序中有恶意串通的行为,已经向国土部和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当地国土局表示,当天报名过程中,共发号9个,只有一个手续齐全并成功报名竞拍成功。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名及拍卖程序透明,并有视频监控。

11:地下文物退地。2011年、2014年多宗地块,有地下有文物为理由退地。

12:联合体拿地、现场闹掰。

(5月27日)傍晚,杭州拍了一块地,总价约123亿元,一不小心成了今年以来的全国总价地王。地是央企信达拿的。但是迅速冒出来的新闻把很多人给搞混了:「万科一小时地王」「万科当场拆伙」。意思是说,这地是信达和万科一起拿的,结果拿完地之后,万科突然就退出了。

而这些合伙拿地,超过一方授权,最后拿地闹掰了的,最近两年已经出现多宗。包括碧桂园等企业都已经体验了闹掰。

13:郑州出现一元一平米房价土地

2017年1月22日,郑州市北龙湖及白沙片区住宅用地在招拍挂中,触碰“熔断机制”被早早“熔断”。随后,按照当时的规则:参与竞标的企业需报出未来所建住宅的“综合房价”,价低者竞得。

于是,牟政出(2016)198号地块在触动熔断价54000万元(楼面地价约4643元/平方米)后,当地一家置业公司以1元/平方米的综合房价摘得。这便是当时舆论关注的“1元”房价。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