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个项目的「窗户」

匿名 2020-12-01 16:10 阅读 2000+

作为一个行业旁观者,我看着大量的新中式产品占据我们的视野,也看着很多新中式陷入了同质化竞争

差不多的样板段,差不多的风格,差不多的表达方式

差不多没有问题,但也是因为差不多,每个项目没有惊喜也不会有期待

直到有这个项目出现之后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所有的业内同行都应该看的一款新中式,整体外壳的背后藏着对生活理念的理解

项目在上海

名字叫城开云外

从整体的视觉感受上,各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标准的新中式别墅产品

整体的新中式风格之中,融入了一定程度的上海本土的海派文化理念

城开云外几乎具备所有新中式的气场,不论是建筑立面还是景观风格都是如此。并且这样的街巷也有了更多的里弄感觉

当然你细心点可以发现,在整个材质上城开云外也考虑到金属元素

为了把更多的细节可以更传神的传递出来,局部地方增加了金属元素

保证了整体的线条可以更加精准的表达出来

当然,关于立面关于风格我还可以写很多很多,城开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这恰恰不是今天我想要表达的重点

因为我在看项目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让我困惑的地方

01

困惑的点其实在屋顶

城开云外的屋顶很漂亮,可能是因为用了金属元素进行沟边

不论是俯视角还是人视角都很好看,把这个容积率只有0.6的纯别墅社区的天际线勾勒的非常好看

但是有一个角度让我看了好一会

从横截面可以看出,因为不同的退台,横向看也很有层次感

但是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虽然都是斜坡屋顶,但是每一个坡面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有的比较陡有的相对平缓,有的内凹的圆弧深度比较多

我对着这个截面看了好一阵子,揣测团队为什么这样构筑屋顶,是不是因为这样会更加新中式一点

但是让我把这个问题问到操盘手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栋室内的通风效果会更好

因为地块的位置,朝南段的坡顶相对平缓可以让风匀速的穿过社区,而朝北段相对陡,目的是让风可以更多的引入室内,从而让室内的采光通风可以更好

所以你仔细看整个中段立面

确实整体用了大面块的落地玻璃可以承接这样的自然风

各位仔细看藏在院子里的中下段,其实开窗率是非常高的

别墅能够把窗墙比用到这种程度也算不容易了

操盘手和我说这样的开窗,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用意,为了让室内的居住效果可以更好,不仅仅考虑了气流的流动,很多窗户的存在是为了热压流动而设置的

比如这种侧面的小窗,很小的竖向条框的窗户,会因为室内居住温度升高形成自然的空气对流,从而实现居住舒适的体感感受

这应该是一款别墅项目里最善于用窗户的项目了

02

所以快看这个项目的窗户

虽然城开云外的窗墙比很高,但是没有一扇窗户是为了做而做的,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一扇开窗背后都有对生活体验的理解

比如说整个建筑排布是标准的L型的设计

这是他们163平米的户型图

L型的设计好处很多,比如中间的庭院可以让每一个室内卧室都享受到庭院,对于单套的采光开间也可以拉到最大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L型转角的地方用来排布楼梯这样的非重要空间

可能对于很多开发商来说都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对城开来说不是,转角确实是最弱的地方用来做楼体无可厚非,但是不代表可以放弃对这块空间的利用

仔细看的朋友可以发现

城开云外的楼体部分也做了开窗设计,保证整个过道的部分具备足够的采光

在城开的设计理念里,在一套房子里的每一个功能空间用户都会高频使用,所以每一块地方都要考虑经过的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你在室内参观的时候可以感受到

地下室因为开了大面块的开窗,且结合了光线进来的角度,所以非常的明亮

厨房的开窗也非常大,做饭时候的心情也会不一样

部分的卧室内部还有这样的小窗,内部透景的同时也保证了私密性

但是神奇的是,虽然开了这么多窗户

但是整体的窗户布局却没有破坏建筑立面的风格,整体的质感依然得到完整的贯穿,不得不佩服设计团队的巧思

我后来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去规划窗户这个东西,得到一个让我还蛮错愕的答案:因为新中式本身就代表着更好的居住氛围啊

这句话我想了很久,那么久以来我们做新中式产品,不论景观还是立面我们都临摹的非常逼真

但是否想过真正中式的产品,是这么久以来我们对环境的传播之后构筑适应氛围的建筑本身

大家仔细想想,当初中式的坡顶设置,并不是为了风格,而是斜角折射阳光可以让室内更加凉爽,一些四合院的规划为什么会有穿堂风这件事就是因为巷道的巧思组合创造出的自然通风

各种各样的细节,存在的本身都不是为了风格或者仪式感,而是让每一个住在里面的人可以过的更好

这才是中式建筑的精髓,也是大量新中式产品需要传承的精神。很显然城开云外正在践行这件事情

这才是一款新中式的产品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03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整个项目的规划,我们可能需要多一个角度

整个建筑排布因为L型的单体规划,所以也是模块化的排布。这样的排布也是典型的上海里弄的风格

各位仔细看每一个组团城开云外都做了独立的门头

独立的门头拥有各自的命名,这样的规划也更符合新中式建筑的传统

而组团内部的动线大家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

十字动线的路线还是蛮明显的,这也就决定了别墅的入户方式有南北入户,也有东西入户

这也就保证了每一栋别墅在入户的时候可以相对的私密,互相之间都不会有视线的干扰

而在单体上,除了L型的内部大庭院之外

北向以及其他角落里还会有一些小庭院的设置

这些空间并不是硬性的提升别墅的附加值,要么是为了摆放一些室内设备,要么为了更好的通风

与此同时,也保证了每一个室内空间往外望的时候可以有一丝绿色

为了让整个室内的居住感可以更强,城开云外还做了一件很夸张的事情,为了保证地下室可以充分的干燥,项目采用了别墅社区极少使用的整体开挖的模式

就是先挖空地下两层的空间,然后再把建筑一栋一栋的排布在里面。这样就让地下室不在于土壤直接接触,这样就可以保持相对的干燥

因为整体开挖了,地下室这样的开窗才有实际意义

城开云外项目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非常高,倒不是面积有多大而是因为保持极高的采光通风,日常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地下室也着实不小是真的,还5.6米的层高,开发商还很贴心的做了两个采光井,目的就是让你如果分割两层,让你地下二层也有采光的可能

所以可以看出在设计端的时候,城开花了多少的时间,几乎每个细节每种可能都考虑过了,目的就是传承一款真正的住得舒服的新中式产品

04

所以为什么可以做出这么一款产品

这其实应该要说到开发商,一家你可能又熟悉又陌生的房企

上实城开,很多上海的朋友应该听过这个项目,在上海开发过不少项目,但是如今整体的规模,开发量都不是特别大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城开才能造出这么一款产品。我们看完城开云外所有的点,其实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贴金式的产品

整体的外壳你看不到特别多富丽堂皇的元素,但这却是一款非常“耗费时间”的项目

整个设计理念完全围绕居住体验出发,真的用房子未来自己住的想法来做一个项目

这样的规划逻辑,在当下标准化为主的房企里已经快消失不见了。

标准化没什么不好,但正如我文章开头所说,标准化让用户没有惊喜,没有期待,也不会遐想住在这里五年十年之后的场景

而作为以项目产品输出的城开来说,在这方面他们却有着足够的时间。

整个规划用时超过一年的时间,前后推翻了三次总图,就是为了能够拿出一个不一样的项目,一个不一样的新中式的产品

这么做值不值?这对于城开来说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对于客户来说,拥有城开云外一定是一个很值得的选择

特别是项目处于闵行核心区,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城市型别墅,未来是真的可以长期居住的项目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项目也确实有了投入那么多时间的理由

05

最后和大家说一个细节,也是城开云外比较少见的地方,就是他的楼体

一个集约式的别墅,楼体居然可以放到1米的宽度,这是非常少见的

大多数开发商都尽可能把这一块的空间压缩的尽可能的小,一般都是70公分左右

但是城开云外第一是做了垂直电梯,楼梯还做到了一米的宽度。我问操盘手为什么给楼梯这么奢侈的尺度

他笑着对我说:楼梯是一家人每天经过的地方啊,怎么可以让他们一上一下的时候只能同时过一个人

一款好的中式产品,就是一切为人考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开云外真的很新中式了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