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暴跌2万,多名业主要求退房,小心买到这种降价盘!

匿名 2020-12-01 15:16 阅读 1000+

从“北京" target="_blank">通州退房事件”说起

前几天,北京通州有家楼盘火了,火不是卖的火,而是维权维的火。

这家位于京津冀三地交接处的楼盘,来自于开发商K2。

在经历了近4W价格的开盘滞销,如今这家楼盘选择2W+回款,惹得前期高价购买的业主围攻了售楼部,维权的事情闹到沸沸扬扬,“北京房价拦腰砍半”这样的字眼一时间,在圈内圈外随处可见。

对于这件事,全国的各地房产媒体不分大小纷纷发声,大略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是渲染房价要跌,博眼球型。

一派是实地调研,还原事实型。

还有一派则是“教育”业主型,买房跌了你去售楼闹事儿,买股票跌了你怎么不去找证监会?

而我,可能属于第四种。

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把这个事儿,用什么方法,尽可能避免掉,而非事后诸葛亮。

在此之前,我们也做一个事实派,先简单的概述一下北京K2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

图为该项目沙盘▼

去年,K2十里春风起初因大行情好,周围没有竞争楼盘,人为讲定价定到了3.5W+以上,期许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但农村配套、三地交界、脏乱差的外部因素,让“高大上”的K2十里春风开盘惨遭滑铁卢。

错误的定价,竞品的竞争,持续的滞销,庞大的资金使用成本,让开发商无力承受,选择在年后降价销售。

2.2W起,正常2.6W的均价,或许是此次维权的燃点。相比较去年的均价3.7W,如今的2.6W,大约是降了30%,这件事是绝对不可否认的存在。

其实,对于业主来说,即便是30%下跌,如今的价格也难称得上捡漏,当初3.7万上下的价格,更与捡漏无关,那何谓捡漏?

捡漏≠远郊

对于大多数房产投资者来说,都期待自己可以捡到漏,换句话说可以是找到价值洼地。往往会重点盯住某片区内,单价更低的楼盘,而去忽略各种外部因素,忽略产品本身价值。从而错误的把目标,锁定在某些远郊盘上。

城市的发展红利,的确会使得部分区域房产获得明显收益,但几乎都是个例。

远郊远郊,远而郊。对于超远楼盘,只有城市的发展的绝对方向赌对,才有可能获得高收益,而这样的操作我们习惯称为预判,而非捡漏。

像是前边提到的K2就属于典型的远郊,而这个盘也和捡漏没有太大关系。

以当下较低的价格买到当下更有价值的产品,而非赌未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捡漏。

为什么有的房子会越卖越便宜?

K2这个项目降价在全国并不是孤例,房子只涨不跌的神话也不是永远灵验。北京东的睡城燕郊,就经历过了暴跌的洗礼。

相对于北京主城区,燕郊其实也已经可以称之为远郊盘,在大势的驱动下,远郊盘往往是最不能抗风险,特别是环一线城市。

这些楼盘在一线城市房产涨价潮中浑水摸鱼,同步上涨甚至是暴涨,而其内在价值的支撑相对于一线城市却有天壤之别。大潮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错误的定价,开盘的滞销也是房子越卖越便宜的核心原因之一。

K2这个项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提前避开,比砸售楼部更重要

因降价要求退房的业主,的确值得同情。

但从恪守契约的层面,的确也不值得支持。

提前避开,比砸售楼部来的更有意义。

而你的楼盘选择思维,你的房地产知识储备,决定了你是被称赞,或是被同情。

我用五个点,来阐述如何尽可能的去避开越卖越卖越便宜的楼盘。

1、首先看【心理预期】

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在买房时最为重要,当一个首开楼盘释放的价格高于心理预期时,大概率这个楼盘是很难赚到钱的。首先这样的盘就应该被筛出去,至少在目标楼盘里,这样的楼盘要筛出一大半。

那别人的心理预期如何去判定?

其实并不难,举个例子,某二三线城市热门楼盘处于开盘秒清的状态,而你选的某远郊盘甚至是市区范围内楼盘,开盘选房后迟迟没有选完,甚至是只有小部分货源被售出,很显然这个楼盘的价格是高于大家的心理预期。

这样的楼盘在未来即便是开发商没有降价销售,在二手房销售时也会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若是长线大盘,甚至会明显低于楼盘新房价格销售。

前文提到的K2的楼盘就符合这一点。

如果第一批购买是因为没有参考标准,那第二批明知第一批去化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跳坑,显然就是没有理解心理预期的重要性。

2、其次看市场【周期】

在整个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史中,调控和周期总是相辅相成的出现。楼市似股市,却又不同于股市。

相似的是,无论楼市还是股市,都会频繁调控;

不同的是,楼市大的基本面仍然是上涨上涨再上涨。

看好周期,避开房价周期中快速爬升的节点,换句话说,可以称之为避免追涨。

因为此刻非常容易遇到政策压制导致市场回调,一旦出现这类情况,投资回报率就会大打折扣。

3、中间看【土拍】

土拍是看一个楼盘是否能支撑其房价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楼王盘,自16年全国暴涨以来,全国楼王的新闻不绝于耳。

一轮一轮的地王,让我想起了贾老板执掌下的乐视,通过下一笔融资,在填这一次,上一次夸下的海口,挖下的坑。对于很多城市的土拍来说,也是如此。

一块楼面价很高的地王,被下一次,下下一次楼面价更高的地王解救。

换句话说,你要买的楼盘特别是郊区盘,如果周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土拍炒地抬价格,没有能出现楼面价接近附近商品房销售价的土地出让,那在慢牛时期,不仅仅升值有限,阴跌也是非常容易出现的现象。

4、同时看【炒作利好概念】

除了个别完全成熟的核心地段盘外,无论是远郊盘还是城区盘,都存在着卖概念的现象。

远郊盘更是大多卖的是概念,这个楼盘的价格能否支撑现有的价格甚至是房价高走。炒作的概念体量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选择之前,做好利好概念的调研,利好的落地程度,推进速度,国内或同城类似利好的呈现,做出深刻的调研和对比,从而选择出更安全稳妥的楼盘。

如果楼盘可炒作空间有限,在未来利好迟迟不能落地,后续利好还未披露的青黄不接期,前期定的高房价将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

开发商随时都有可能因回款任务而进行调整。

5、最后还要看【开发商和它的同行们】

有人说开发商分万科和非万科,也有人说开发商分绿城和非绿城。

这些都是从产品或服务的角度来划定。

但从经济角度则只有两种开发商:算大账的开发商和算小账的开发商。一般情况下全国化或者说越大的房企越是更加注重于算总账。

融创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融创在国内某二线城市有多处项目在销售期,该城市因现价捆绑成风,各种手段提高议价。

而算大账,高周转的融创,次次开盘都低于周边项目,一开即清,不留后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楼花变现,投入集团资金池。

再迅速投入下一个项目或土地,实现更高的总利润。

而相对较弱的开发商,往往在单盘利润指标上考核更为严苛,甚至有些楼盘前期定价高,高开低走,捞一笔是一笔。

其次是要看他们的同行,对标的同行竞品直接影响这个楼盘的定价和客群定位。

还以K2为例,与其同为难兄难弟的通州农村盘首开缇香墅,在K2卖到3.7W时,首开的叠拼也仅为3.8W,此刻的价格关系注定了,首开缇香郡的高层一定无法卖到3.5W+以上的价格,甚至连3W+都有难度。因为,首开的位置相对于K2,明显要好了不少。

两个项目的位置▼

而事实上,首开的价格的确开到了三万以内,也成功的将K2房价从3字头拉回2字头。

所以,同片区竞品的定价和定价趋势,直接关系到你选择楼盘的涨跌,这一项,也需要作为核心指标考量。

写在后面的话

前文提到的几个方法知识点,若是能够逐一的调研、排查、考量,你买错的概率大概率会直线降低,但需要重申一点,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控制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不会提到跌,但也不是永远涨。

房地产的周期规律、政策引导、城市发展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注定了房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所以无论你是自住,亦或是投资,学习充电都是需要持续不断坚持的事情,这样才能挑到好城市、好地段、好产品的升值好房子。

如有买房疑问,欢迎留言或发送私信与我交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