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新区”?前海十周年,或将出现新规划?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2020-10-20 10:10 阅读 1000+

近日,在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中,前海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前海新区

2007年8月,光明新区成立,这是深圳的第一个功能新区。之后的龙华新区、坪山新区、大鹏新区是深圳历史的四个新区。如今除大鹏外,另外三个新区已经摘掉了“新”字,成为了真正的行政区。

已经十岁的前海,若未来前海真的可以成为新区,将是前海双扩容落地的重要机遇。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生来不凡的前海,发展之路颇受眷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备受优待的优惠政策、世界级规划前景,不断发力的交通建设......

十年过去,前海已经从一片刚刚完成填海的滩涂地,变成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封面。

如今,随着建设日益成熟,重金投入的前海已经成为了置业者趋之若鹜的焦点,是深圳当下最热门的投资区域,没有之一。

可以说,“前海”两个字,就是深圳最统一的焦点。

2010年8月26日,而立之年的深圳,收到了一份惊喜的生日礼物——当天,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企业入驻前海,截至上半年,前海累计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24家。

曾经一片滩涂的前海,200多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一座现代化新城跃然眼前,累计17.3万家新设企业注册落户,58项制度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

01前海

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第一站”

“建设前海这个地方,使我们看到了深圳初创的景象,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但是可以画最美最好的图画。”2012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来到前海,面对珠江口东岸这片充满希望的新兴填海区域,对前海的发展寄予殷殷期望。

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68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236家;累计为港澳台大学生累计提供实习岗位近3500个,接待港澳台来访4.3万人次;前海注册企业集聚5164名香港籍人才。

前海已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众多香港青年从中受益,并扎根前海发展。

02前海

“一窗通”的“前海模式”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制度创新始终是前海最鲜明的特色。

2018年10月24日,总书记再次视察前海,充分肯定“前海模式是可行的”;“前海的制度创新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出了很多成果,有的已经推广到全国,要继续做好。”

企业登记“秒批”,开办企业“一窗通”;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领先全国……投资贸易便利化,早已成为前海一张亮丽名片。目前,前海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普华永道评估显示,前海过去三年模拟营商环境排名从全球第51位、第31位持续上升至第22位。

03前海

一流的法制环境

法治已成为前海的核心竞争力。

前海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改革开放,推出法治创新成果110余项,其中38项为全国首创或率先。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涉港经济纠纷案件,已有63件案件当事人在合同中选择适用香港法律审理或调解;首创“港籍调解”与“港籍陪审”制度,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6692件,其中涉港案件数量全国第一。

“一流法治环境在前海已初现雏形,这为重视投资地法律环境的港企所称道。”香港太平绅士、全国首家粤港联营律所华商林李黎律所港方管理合伙人林新强表示,很满意前海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04前海

金融对外示范窗口

金融开放,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加速形成。

“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是中央赋予前海的重要使命之一,前海立足这一使命定位,始终将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发挥“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示范效应。

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发布四批共87个金融创新案例,打造了“六个跨境”金融特色品牌,在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创新成果。

05前海

“站城一体化”轨道交通

“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是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的最大特点。深圳地铁前海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艳君介绍说,“站城一体化”枢纽是第三代、也是最先进的轨道枢纽。

枢纽建筑地下六层,其中上面3层为轨道及交通换乘区,下三层为地下车库,设4900多个停车位。

枢纽将设置深港过境口岸及公交、出租、社会车辆、旅游巴士等交通接驳场站,通过地下可直接连通市政道路的周边建筑,实现站城无缝对接。预计每天将达75万人次。

人行交通方面,枢纽内部构建以地下一、二层换乘大厅为核心的四条主要人行通道,串联轨道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上盖物业,实现内部的高效换乘;同时,通过地下、地面和二层人行系统与周边建筑或地块连接,实现本项目与周边快速、便捷的人行联系。

枢纽内地下步行空间可直接与上盖物业的大堂连通,并向东、南、西延伸,与周边地块及听海大道地下商业街连接。地上二层通过物业的裙楼和连廊也分别可与项目周边地块连接,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共生活的高度融合

车行交通方面,枢纽在简化、净化、管道化车流交通的总体原则下,按照“枢纽优先、相对集中、独立组织”和“物业分离、相对分散、支路进出”的具体方法,枢纽交通通过外围主、次干路及地下道路组织进出交通,物业交通通过内部支路解决进出交通,二者相对分离,实现枢纽与上盖物业车辆的有效集散。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高楼林立的桂湾金融先导区写字楼顶,俯瞰前海,平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指状水廊道波光潋滟。滨海水城中,腾讯、嘉里、华润、恒昌、弘毅等楼宇错落有致,200多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未来之城,徐徐展开。

面向未来,前海一直在路上。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海深港合作区成立10周年,前海借助“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前海改革开放能级,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全面推进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建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拓展“前海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部分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整理:中原大咖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