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市更新立法成破解难题关键

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2020-10-12 10:24 阅读 1000+

▲“深圳四十焕新·更新十年筑梦”论坛引发热烈讨论。 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见习记者 潘潇雨 摄

海涛花园使用30多年后房屋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拆迁启动后,68岁的邹大爷是第一批从海涛花园搬出的业主,如今租房住。《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他希望海涛花园尽快进入更新轨道,圆安居梦。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见习记者 潘潇雨

近日,一场备受关注的2020深圳城市更新美好人居论坛顺利举办,该论坛以“深圳四十焕新·更新十年筑梦”为主题,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和著名学者探讨城市更新破局之策,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论坛由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指导,深圳市城市更新协会、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社联合主办。

多位嘉宾深度聚焦《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认为其提出了破局思路,有望通过立法解决城市更新的难题。现场还发布了《深圳城市更新十周年政策评估调研报告》,该报告在扎实调研、样本互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于解决城市更新行业难点、推动科学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论坛之后,深晚记者采访了部分期盼城市更新尽快推进的业主,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

通过立法破解城市更新难题

城市更新涉及民生、制度构建、城市空间规划、文化保护与重塑等多个复杂领域,多位嘉宾围绕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旧问题、新办法、大格局发表观点。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城市更新已进入深水区,当务之急是推动相关《条例》尽快出台,以特区立法真正破解难题。“深圳城市更新面临着主体复杂、竞争过度等外部效应,现行‘双百’政策以及拆迁补偿缺乏统一标准等因素影响更新项目的推进。”深圳市住房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专家陈蔼贫说。

路劲地产集团主管董事、中南区域总裁谭琪,结合盐田区海涛花园城市更新项目,从市场角度剖析深圳城市更新痛点以及解决路径。他认为,主要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包括部分业主不同意补偿标准、不愿签署拆迁补偿相关协议、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等。谭琪坦言,“深圳城市更新发展需要制度创新不断加持,希望《条例》能够尽快落地执行,推动深圳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外,现场嘉宾认为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模式,同时在立法层面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城市更新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嘉宾们一致认为,城市更新所遇到的难点、痛点都会得到解决。

即将出台的《条例》备受各方关注

据了解,2020深圳城市更新美好人居论坛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引发多方关注和讨论。除了近200名嘉宾莅临现场,论坛还通过网易深圳等平台进行全程直播,直播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同时,多家主流媒体对论坛进行全方位报道,城市更新相关话题引发热议,即将出台的《条例》受到广泛关注。

“这场论坛举办得十分及时,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深圳城市更新遇到的难题,以及破解当前困局的思路,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城市更新将迎来全新局面。”长期关注该领域的市民孙先生告诉深晚记者。

在论坛举办之前,主办方线上线下发起问卷调研,当时很多市民认为,部分城市更新项目推进效率不理想,还有极少数业主期望过高或要求不合理,导致城市更新进度较慢,超过95%受访者支持《条例》修改相关规定打破被动局面。还有市民建议,要搭建协商平台积极介入,同时通过行政手段破解城市更新僵局,并为现有政策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众多业主希望尽快搬进新家圆梦

论坛结束后,深晚记者深入盐田区海涛花园了解项目进展,并采访了部分业主。

2010年,盐田区海涛花园被纳入深圳城市更新首批计划。该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为多层商住楼,58栋房屋分属1260户业主。按照规划,该项目将就地拆除重建,计划总投资22亿元。但十年过去了,这里仍未完成拆迁工作,80多位老人在等待中抱憾去世。海涛花园建造之初属于外销房,业主失联现象严重,确权等问题难以解决。签约率成为海涛花园难以推进的最大阻力,目前仍有约60户业主失联或拒绝签约。

作为第一批搬出的业主,刘女士感受很深。2016年,她在家人的帮助下交付了房款首付,如今每月仍需偿还贷款。“2016年启动拆迁我就搬出去了,当时觉得儿子大学毕业时新房也就建好了,我们就可以在这儿幸福安家啦。”她回忆说。

“当时预计地铁开通时房子能建好,现在地铁马上开通了,但房子拆都没拆。”刘女士表示,由于房子迟迟未拆迁重建,自己只能在外租房。她工作的地点在沙头角附近,因为周围房租逐年涨价,只好选择在罗湖莲塘租房。“上班路上起码要花40多分钟,每天来回折腾让人身心俱疲。”刘女士说,“我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租房子始终是在外漂泊,没有家的感觉。”她认为,城市更新对于业主是非常有利的事,迫切希望尽快拆迁重建,让一家人住进新房。

在海涛花园,同样遇到巨大困扰的还有68岁的业主邹大爷。2003年,他来到深圳,起初靠卖废品为生。2008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买下了海涛花园的房子。拆迁启动后,邹大爷第一批从海涛花园搬出,由于子女在龙华工作,邹正华一家先在龙华租房,后因为孙女上学需求,他又带着孙女回到沙头角。“我已经搬了四五次家,因为搬家不方便,买的很多家具都扔了。”他说。

如今,邹大爷在海涛花园附近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需缴纳2000元左右租金。他孙女读小学三年级,邹大爷认为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一家人分散各地往来十分不便,对于孙女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影响。“我们本来想舒舒服服地在这里安家,但是现在却很不安心。”邹大爷说。

除了刘女士和邹大爷,盐田区海涛花园还有很多业主忍受着项目停滞不前带来的折磨,他们表示,《条例》中提到,建议当已签订搬迁安置协议的合法产权比例不低于 95% 且符合房屋征收相关规定的,政府可以依法对未签约部分房屋实施个别征收。这一规定有望让海涛花园真正进入更新轨道,圆他们的安居梦。“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候,大家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美好。”有业主代表坦言。

200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更新概念。如今,第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已历时超过10年,期间有的推进顺利,有的却裹足不前。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拆迁难,部分项目因极少数人拒签而搁浅。相关《条例》的出台有望解决这一难题,成为深圳破解空间瓶颈的一把“钥匙”,给深受困扰的群体带来曙光。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