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控股投资恒大分红20亿 但销售依然审慎

观点地产网 2020-08-30 09:12 阅读 1000+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或许是股权投资收益过于明朗,深圳控股主动开始在业绩会上提及有关恒大地产带来的分红成效。

8月28日,深圳控股召开2020年中期业绩线上发布会,董事会主席吕华、执行董事及总裁黄伟、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董方、执行董事刘世超、首席营运官朱国强列等现身出席。

参会管理层有些许变动,早前7月23日,深圳控股发布公告称,由于已届退休年龄,刘崇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同时,刘世超也由公司非执行董事调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方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今年以来,深圳控股动作不算太多,围绕在其身上的话题大多还是三年前那场对恒大地产的股权投资。对此,首席营运官朱国强在会议上公开透露,自投资恒大地产以来,按照双方的引战协议推进,深圳控股连续三年都取得不错的分红回报,三年内累计分红接近20亿元。

“大家关心的恒大地产和A股上市公司重组进程,据公司和恒大地产的密切沟通,恒大也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包括和监管层以及其他战投之间的沟通都在进行,我们知道这是很多股东的期待。这场重组日后若顺利推进,也能够给恒大地产的战略投资人一个满意的回报。”朱国强进一步称。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深圳控股而言,这无疑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也正在享受既定的回报。

利润与销售

事实上,相对于股权投资带来的收益,深圳控股在营收上并不算亮眼。

2020年上半年,深圳控股实现营业额41.22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实现毛利15.6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7%;综合毛利率38.0%,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为3.65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31.3%。

同时,归属股东净利润3.23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8%;如剔除投资物业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净影响,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0.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76.1%。

其中,结转物业销售面积9.07万平方米(不包括本集团主要联营公司所佔权益),比去年同期下降44.6%;实现物业销售净收入约19.6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5%。

管理层对此解释为,销售收入由于结转的安排,2020年大部分的项目的结转会安排在下半年,因此销售收入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整体毛利情况比较好,毛利润亦有小幅上升。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上半年深圳控股的房地产开发销售毛利率为43.4%,比去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深圳项目平均毛利率约为46.4%,其它城市平均毛利率约为37.9%。

同时,在核心盈利、股东应占净利方面,深圳控股管理层认为,核心盈利受到合营联营的公司因疫情经营收入下降、土地增值税增加之外,还有投资恒大地产给深圳控股的分红影响,以及两个非现金因素影响——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金融资产公允值的变动。

其中,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体现在深圳投资物业市场上半年的低迷之中,租金市场的整体下降,导致投资物业公允值评估价值减少;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则主要基于恒大地产的股权投资入账,由于资产每年都需进行评估,并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上半年的评估价值有所减少所致。

若抛开不稳定的利润涨跌,这家深圳最大国有房地产企业在销售上实现了一定的平稳增长。

公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深圳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额75.82亿元,同比增长17.8%,合同销售面积25.64万平方米。

在深圳控股看来,这些归功于把握了预售政策调整与住宅市场复苏的时间窗口,而主要推进的重点项目为前海颐湾府、泰然立城、马鞍山深业华府、深业鹭栖府、深业东岭等,其中深圳项目占比约73%,是深圳控股的主要销售来源。

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控股已售未结的合同销售款项约312亿港元。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深圳控股总合同销售额约85.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4.8%,总合同销售面积约29.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7.8%,平均售价约为2.87万元/平方米。

融入湾区与60亿拿地兑现

在土地投入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依旧是深圳控股的重点区域。

3月底的2019年业绩会上,董方曾透露,深圳控股2020年买地的初步计划不会低于60亿元,同时会首先聚焦于深圳,此外在广州南京、粤港澳大湾区的合适项目会优先考虑。

对此,进入2020年,深圳控股通过公开市场、收并购以及股权交易等方式,不断加速补给土储。报告期内,该公司以总地价约18亿元在成都取得两幅土地,总计容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近期经历69轮报价后,以超过40亿元拿下的广州南沙地块。

深圳控股透露最新的拿地情况,董方表示,截至目前深圳控股土地招拍挂拿地已经完成60亿元的计划,完全兑现之前的承诺。

除此以外,在投资物业方面,3月11日,以3.89亿元的总投资报价中标深圳市妇儿大厦改造PPP(政府及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建设期3年,运营期限长达19年;7月初,与深业集团签订协议,以约5.37亿元的对价收购深业进智52.848%的股权,拿下其位于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核心资产,包括进元大厦、智丰大厦及目前用于出租的其他项目。

虽然目标已经完成,但董方进一步补充称,“下半年我们会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及重点耕耘的南京、长沙等一二线城市密切跟踪适合地块,如果有合适的价格与机会还是会积极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有提问者疑问广州南沙地块耗资高达40亿元,相当于将耗费掉深圳控股去年所有的归母净利润。董方对此回应,“目前深圳控股的现金流水平、负债水平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不会因为拿了这一块地对销售产生多大的压力,一切依旧会按既定的计划稳步推进。”

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控股土地储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6万平方米(权益部分418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权益部分319万平方米),在建项目规划总建面约246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占比57%,大湾区土地储备计容建筑面积占比达46%。

在董事会主席吕华看来,深圳控股一直聚焦于深圳和粤港澳的发展,除了澳门和肇庆没有布局之外,其他的几个城市都已经提前布局。而未来在与各路开发商的竞争中,也将利用自身全产业链开发以及产业导入方面的优势,积极跟政府进行合作,采取勾地方式取得新的开发资源。

“融入大湾区已经是既定的现实,下一步深圳控股如何找到优势,做强做大,横跨深港两地,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发挥全产业链开发的优势将是重中之重。”吕华进一步表示。

多变政策与杠杆控制

2020年,疫情叠加与政策多变给国内房地产市场带来着不小的波澜,置身行业之中的企业,都不可掉以轻心,而对大环境的敏锐与防备,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达到304次,2019年上半年为251次,同比上涨21%,调控次数的历史纪录正在被刷新。7月15日,深圳发布最严楼市限购

“715”新政,抑制投机炒房,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

政策带来短期内的影响明显,大量购房者失去购房资格,深圳控股对此做出了测算,结果显示,自身项目大概有20%-30%的购房客户失去购房资质。

但吕华认为,深圳未来的市场依旧没有太大的问题,在政策、人口、资源以及土地市场供需矛盾的相互作用之下,公司对于深圳市场仍然非常充满信心。

面对近期频繁传出的监管部门有关金融监管的“345新规”的三条红线,执行董事刘世超表示,深圳控股暂时还未收到监管部门收紧融资通知,但经过内部大致测算,公司目前基本处于安全区内。

“如果以现有报告期内的带息负债规模260亿元来测算,我们预计可以增加40亿元;而如果到明年1月份开始执行的话,融资空间就非常大,可能会增加270亿元左右。所以我们预计,如果这个新规正式出台,对公司的影响可能比同行要小。”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深圳控股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260.95亿港元,其中184.63亿港元为浮息借款,其余均为定息借款,长期部分167.41亿港元,约占总借款总额的64.2%,短期部分93.54亿港元,约佔借款总额35.8%。

此外,深圳控股平均融资成本为4.37%,较去年全年下降0.33个百分点;现金结存为187.13亿港元;除非控股股东权益后净资产为427.45亿港元;净负债率(负债只包含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 17.3%,包含股东贷款及其它所有带息负债后的净负债率为36.7%,较去年底下降4.0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得益于国企资金与背景优势,深圳控股净负债率相对平稳。2017-2019年间,深圳控股净负债率分别为49.9%、54.2%、40.7%,总体上杠杆控制合理,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刘世超也透露,深圳控股近几年的净负债率一直逐步下降,从融资规模来看较低,而未来是否需要加杠杆,将视公司的发展及项目的拓展情况再进行决策。“在规模化和效益利润最大化方面,我们会均衡进行取舍。”

以下为深圳控股2020年中期业绩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3月份业绩会时,公司说今年买地的初步计划不会低于60亿,请问上半年拿地指标完成得如何?下半年是否会加大拿地进度?以及会着重于哪些城市的布局?二是公司此前计划2-3年内将物业管理业务分拆上市,当前进展如何?物业规模有多大?是否有进一步扩张的规划?

董方:我们到目前为止,公司土地招拍挂正好是60亿,分别在今年的上半年成都的两宗地块,和上一周在广州拿的南沙地块,三个地块加起来正好是60个亿,所以我们是完全兑现了之前的承诺。

下半年我们会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及重点耕耘的南京、长沙等一二线城市会密切跟踪一些地块,如果有合适的价格我们还是会积极跟进的。

物业方面,目前深圳集团内最重要一个是物业集团,一个是深业智慧园区,这两个混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包括我们的评估工作及相应内部的审批程序都正在推进当中,应该说进展是在我们的计划之内。目前物业管理面积,两家公司加在一起大概4200万平方米,今年8月份特别是深业智慧园区新拓展的就有将近200万平方米,包括我们在坝光项目、龙岗的产业园区项目。

现场提问:物业投资业务归公司第二大盈利贡献来源,2014年-2018年间贵公司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年均增长约13%,公司2019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录得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8.9%,在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大背景下,今年物业投资业务收入是否保持增长?从中期来看公司未来在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业务方面有何新布局?

董方:物业租金收入从两个纬度来看,第一,今年年初受疫情本身影响,以及响应市政府的要求减免租金的举措;第二如果不考虑租金减免影响,我们预计今年租金收入应该会增长15%以上。综合考虑后,考虑到我们租金减免三个月的抵消因素后,估计今年应该会基本持平。物业投资布局方面,我们重点在深圳及深圳的核心区继续稳步加大好的优质的物业持有。

现场提问:一管理层是否收到监管部门收紧融资通知,准备如何应对?下半年境内外融资环境如何判断?

刘世超:我们目前没有收到监管部门收紧融资的通知,但我们根据一些消息得知,监管层对房地产的融资可能下一步有收紧的趋势。我们大致测算过,公司三个指标现在基本处于安全区内,即绿区。

即如果以报告期内,带息负债规模260亿来测算,我们预计可以增加40亿。但到明年1月份开始执行的话,融资空间就非常大,可能会增加270亿左右。所以我们预计,如果这个新规正式出台,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比同行业要小。

现场提问:如何解读深圳7月份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对深圳控股业绩是否有影响?

吕华:715新政出台背景是今年疫情后深圳的市场反弹的幅度较大,在房价涨幅在全国处在领先位置,所以715新政出台后,号称是史上最严的一次调控政策,对深圳市场在短期内是出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自己测算的话,深圳控股大概有20%-30%的购房客户失去购房资质。

对于未来,深圳的市场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一方面人口的聚集与流入、财富的聚集,全国各地甚至全球都有一些资本向深圳聚集。另外深圳的土地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紧张,一方面对于住房或其他的类型物业的需求仍然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再加上刚刚提到的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效应,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仍然是非常充满信心的。

现场提问:针对恒大股权投资公司先后已获得红利近20亿元,对于该收益回报管理层如何看?以及想了解恒大地产回A的进展情况?

朱国强:本公司2017年投资恒大地产以来,按照双方的引战协议推进,已经连续从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都取得不错的分红回报,三年内累计分红接近20亿人民币,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至于大家关心的恒大地产和A股上市公司重组的进程,根据我们和恒大地产的密切沟通,他们也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包括和监管层和其他的战投之间的沟通都在紧锣密鼓进行,我们希望,相信这也是所有股东的愿望,恒大地产和A股上市公司的重组可以顺利往前推进,可以给所有恒大地产的战略投资人一个比较满意的回报。

现场提问:请管理层分享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看法?深圳控股如何落实聚焦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未来在大湾区的布局具体会如何考虑?

吕华:深圳叠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先行示范区的优势,未来的发展是不可置疑的。就深圳控股来说,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深圳控股能够利用横跨深港两地的架构优势,发挥国有企业与全产业链开发的优势,在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资源。

深圳控股在除了深圳外的其他城市比如东莞、惠州等城市,本身也已经有很多项目布局,未来在与各路开发商的竞争中,也将利用自身全产业链的开发,加上产业导入方面的优势,积极的跟政府进行合作,采取勾地方式取得新的开发资源。

融入大湾区已经是既定的现实,下一步深圳控股如何找到优势,做强做大,横跨深港两地,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发挥全产业链开发的优势将是重中之重。

现场提问:如何评价今年销售目标是否保守,明年销售目标如何考虑?

董方:目标保守不保守是根据每个企业自己的发展阶段、自己发展的战略需求来界定的,针对目前这样的市场状况我们觉得稳定、健康是第一位,这个销售目标是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我们也兼顾了未来现金流需求、兼顾利润需求,在这个要求下,今年销售目标我们觉得是一个合理、健康的。

对应明年的销售目标我们也有一些初步计划和安排,但可能我们会到今年晚一些时候,根据市场情况,根据政策情况、根据现金流情况来综合确定,相信我们应该会稳步、逐步提升我们的销售目标。

现场提问:从中期报上看到,在拓展优势资源上,集团重点布局二线城市且在三四线城市销售的项目中超出了预期,是否会继续加大二三线城市布局,有什么样的预期?

董方:今年确实我们的三线城市确实有一些地方销售比我们预期要好很多,而且市场确实恢复得比我们预计得要快。从集团战略来说我们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聚焦一二线城市这是我们的核心战略,对于三线城市拓展大多特别慎重,如果有特别好的机会可以酌情考虑,但战略中心肯定还是在一二线城市,这应该不会因为今年三线城市的火爆而有大的变化。

当世界经济面临修复,当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或是危机、或是机遇,一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引正当时。

风财讯对话顶层智慧,22场云端对话,10城落地论坛,9月1日-9月6日,与您相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