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深人:这里终究不是深圳,有机会我还是想回深圳生活

深圳楼市深度报道 2020-04-19 10:47 阅读 1000+

今年正值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证券时报已经发文,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将会有相关的政策举措出台。

826深圳特区“40岁生日”,深圳最需要的礼包是什么?

呼声最高的当属“扩容”。

深圳特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万倍,常住人口增长近40倍,见证了深圳发展的奇迹。在深圳特区在成立30周年之际,就曾内部“扩容”,把宝安和龙岗也划入到经济特区的范围内。

但行至今日,深圳的住房供求矛盾出现了,空间上的制约,也成为了深圳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众多深圳扩容的呼声中,将莞惠的凤岗镇、塘厦镇、清溪镇、惠阳区、大亚湾区这五大区域并入管辖范围则最为火热。

无论是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优势,还是因为深圳人口居住外溢所带来的关联,这五大区域的可能性都会是比较大的。

根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6万元/㎡,其中龙华、龙岗和坪山的成交均价分别为5.2万元/㎡、4.1万元/㎡和3.2万元/㎡,均低于全市成交均价,若深圳扩容实现,作为东部“C位”的龙岗及坪山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深圳1套房=惠州5套房

在莞惠五个区域中,除东莞凤岗和塘厦目前一手住宅成交均价超过2万元/㎡,其余三个区域一手住宅均价均在2万元/㎡以下,惠州惠阳和大亚湾一手住宅均价更是低于1.5万元/㎡,为临深的价格洼地。

根据乐有家数据统计,4月份,惠州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0710元/㎡,深圳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8697元/㎡。深惠两地房价价差高达47987元/㎡,深圳房价更是惠州房价的近5.5倍。

假使在深圳与惠州分别购置同样面积大小的房子,深圳一套房可抵惠州五套房。惠州房价“低洼”优势依旧很突出。

注:因各地楼市差异,下图中深圳为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东莞、惠州为一手住宅成交均价。

由于深圳人多房少,深圳房价长期居高不下,早把惠州、东莞等临深的房价甩出了“几条街”之外。面对高房价,年轻一代的深漂族根本无力承担,转而投向了房价相对低洼的深圳周边城市。依靠发达的铁路网络,临深跨越双城的生活变得更便捷。

之前由于当地政府对规划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预估,导致房产数量过剩,楼市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城市经济和基础建设的速度,于是出现了“鬼城”的现象,但随着近几年深圳外溢人口的增加,“鬼城”的帽子早已摘掉。

前几日在知名微信公众号“深惠房叔”在晚上7-10点之间,花费6个多小时航拍超30个大亚湾小区的亮灯率图片。

由图可以看出,目前大亚湾亮灯情况还是不错的,整体入住率较2015年提高了很多。

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了近三年大亚湾购房客来源,数据显示54.7%的购房客为深圳人,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来了深圳就是大亚湾人”的说法。

图片来源网络

在深圳,有一群像候鸟一样的人

他们居住在常平、惠阳、凤岗、大亚湾等深圳周边城市,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乘上高铁,驰骋 100 多公里到深圳上班,晚上下班乘高铁返回家中。

他们的生活、休闲娱乐、孩子上学、文化享受、旅游度假的足迹遍布临深地区。在他们眼里,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煳,高铁就是「地铁」,临深早已融合为一座「城市」。

@我也不知道取什么网名

跨城生活2年

同事A住龙岗的,每天挤3号线,3号线还经常故障,每天在路上的时间都要3小时左右,甚至还不止!

同事B住坪山的,订制巴士,听说7点10分左右就得集合,错过就得绕来绕去,就算巴士每天也要2.5小时左右!

同事C住万科公园里的,自己买的房!!但是呢,公交直达80分钟到华强北,现在公司搬到福田来了,他还在惆怅中呢!

说真的,跨城通勤时间上并不比深圳大多数人长。而且费用上也省了很多,我一家5口住城中村3500/月,而跨城通勤高铁费也就2800/月左右(家里3个人工作,周末一般双休)!舒适程度而言,我不认为住城中村的在舒适程度上会有优越感,不过能多睡一会儿倒是真的。

@江小鱼

跨城生活3年

“我之前在深圳租房住,租金每年都在上涨,后来一咬牙,在东莞凤岗买了房,开始了跨城生活。

刚开始选择坐公交和地铁出行,换乘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后来打车出行,现在开始用城际拼车,虽然跨城,但是出行也挺方便了,我还是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的。

@nemo 财务经理

跨城生活5年

因为本人工作地点在关外,所以在深圳租房时,基本15分钟公交到公司,每天5块以内,一个月100搞定;

但是从东莞上班,基本上单程要30-40分钟,高速路费及油费、保养,整体每个月1500上下,每天在路上时间多出来1小时,同时在深圳的聚会很多不能参加。

但是东莞物价低,相当于深圳关外1/3左右,居住本身环境好,刚刚从深圳搬到东莞,睡眠质量都提升不少。

@阿简

跨城生活1年

一提到在大亚湾,迎来的目光都是带有一丝不屑的疑问:你怎么搬到大亚湾去了?

住在深圳,同学朋友同事都是一群正能量的人,大家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发财致富。

到了大亚湾,邻居朋友大家谈的却是家长里短。

他一直觉得,离得再近,这里终究不是深圳,他还是想回到深圳生活工作。

@没有安全感的猫

跨城生活7个月

我也跨城上班,买不起房子,每个月往返惠州和深圳上班,单位挺好的,让把假集在一起,回惠州休息6天,其他大部分时间基本连着上班。现在孩子1岁多,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

累是肯定的,但是有归属感,而且没有买房压力。因为不是每时每刻陪着孩子,反而更加珍惜相处的时光,这么长时间,每个月陪孩子的6天,从来不玩手机,而是真正的陪她。

现在单位是照顾的,就怕以后不知道还可不可以把休息积在一起,走一步算一步吧。

ps.强烈建议国家同意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自行调整休息,这样会方便很多。

@showlo

跨城生活1年半

来深8年,在南山科技园上班,分别在深圳福田区岗厦村下沙村、宝安区西乡居住过。但随着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通勤时间从40-50-60分钟,一步步涨,房租也在蹭蹭蹭的涨,到2015年下半年 ,我从西乡出门到公司打卡时间为2小时左右,如果9点上班的话,基本上7点左右就要走了。

2015年开始去东莞临深片区看房,最终买在了松山湖片区。

2018年开始了跨城生活,刚开始由于新鲜感,每天都是充满精神,上下班成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非常有仪式感,每天能看到两个城市不同的面孔。快速穿梭在宽长的高速干道上,城际间那山峰、高楼交织的画面和美景尽收眼底,感觉非常美妙。

很多人问我累不累,我回答是不会啊!但讲实在的,累不累?累!但是比挤公交轻松,再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雨淋,还有那种租房时永远体会不到的幸福感。

最后我想说:与众不同不可怕,说不定旁边的粤B车也是一个跨城小伙伴,每天都在与您同行,请您记住 您不是一个人。

@COCO

跨城生活1年半

去年3月1日入住龙光城南四,我南山上班,老婆福田上班,上下班较准时。

早上6点40出发,8点到南山,顺路福田放下老婆,用时1小时10-20分钟,原深圳租房3200,算过刚好补油费、过路费,不算时间成本、车辆折损。

很多人都说你傻的,深圳住得好好的跑惠州去!

但有一个坚定的理由,原租住深圳城中村6楼,小孩别说带下楼玩,带下去再上来都是一累活。

在南四真挺好的。起码我小孩住得很开心,很值!每人的感受不同,但住自己的房是真的舒服!

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其实这种跨城模式其实也是被迫无奈,深圳公共资源确实优秀,但是房子是一道门槛。

白天和平日献给深圳,夜晚和周末留给莞惠——这可能是大部分「临深人」的生活写照。这不到100公里的距离,隔开的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这样的双城生活,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累。

当社会经济的大车轮滚滚向前,保持梦想、追求、奋斗成为与这个时代协同进步的篇章,而奔波于大城市与定居之所的双城生活逐渐成为时代篇章的主旋律。但从个人出发,你知道跨城通勤是一种什么体验吗?

套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你必须尽力不停地往返折腾,才能保持在原地。” 道出了跨城通勤的艰难。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