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个社区,1880个城中村!为揪新冠,他们每天走一两万步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4-08 13:27 阅读 1000+

(来源:深圳卫健委)

当你的小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那将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毫无疑问,这一消息肯定会像个炸弹——让全部人都“炸毛”!

-我会不会踩雷?

-我该怎么办啊?

-谁能来帮帮我?

……

恐慌、担忧、无措,充斥在心里,霎时间无法平静。

就在万分捉急之际,那位往日在买菜路上,和你热情打招呼的社康医生,身穿防护服,带着小伙伴,出现在了千家万户的门口,揪毒“排雷”,犹如神兵天降。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第17期《抗疫者联盟》

1

每天走一两万步

从家门口的守门人,变成“排雷手”

“老实待在家,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微信运动前几名的互删一下。”

防疫期间,全民宅在家,微信步数不过百。

可我们的社康医生,号称“家门口的守门人”,在这个时候却没有守在原地,反而到处东钻钻、西溜溜......

每天都能看到他们——

微信步数总是过万,频频占领封面!

喘着大气、步履匆匆,恨不得长双翅膀,飞檐走壁!

左手一袋、右手一箱,穿着各色隔离衣穿街走巷!

这么个“敏感时期”,他到底在干啥?

害!原来他们和医院里的医生一样,忙着“抗疫”!

不一样的是,他们和公安民警、社区工作站等部门的小伙伴,组成了个“抗疫者联盟”,给各个社区“排雷”!

行内人称之为“三位一体”排查工作。

南山医疗集团双玺花园社康中心的护士谢明瑶就是其中一员。

2月29日下午1点,她“全副武装”步行前往水湾工作站,准备和她社区工作站、警务室的搭档会合。

准备对居家隔离中的疫区来深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对过了14天隔离期的人员进行复查。

防护服、N95口罩、面罩...闷得她大汗淋漓,整个人像丢进了火炉一样。

护目镜上还蒙上了薄薄一层水汽,视线受到一定阻挡。

还好,一个小时之前,她已经核对好即将上门“排雷”的名单、准备好各种工具。

紧接着,就是马不停蹄地在楼宇间穿梭,一家家敲门“探访”。

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走两万多步,为80-100人上门服务。

▲ 社康医生的工作之一就是为重点人群采集咽式子,很多人的咽喉受到刺激后,会忍不住咳嗽,距离咫尺的社康医生,常常暴露在这种“危险”中。

很多老房子都没有电梯,他们要穿着防护服、背着装了冰块的样本箱,一层层爬楼。

有时候爬了很久,望着楼下的小伙伴,才知道原来才爬了一半。

图源:宝安人民医院布心社康

“别看我个子小,可是我蕴含的能量很大。”谢明瑶的声音里充满了希望。

每次上门后,她都会给另外2个小伙伴做消毒,她说:“既要保护好自己,又要完成工作。”

随着确诊人数的“清零”,最近,需要他们上门服务的人渐渐减少,但行走步数仍在一万步以上。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他们的脚步是深圳这座城市疫情防控的缩影。

2

买米、送菜,嘘寒问暖...

过了14天隔离期,还要继续“紧盯”

深圳全市662个社区、4882个花园小区、1880个城中村,在疫情发生之初就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

▲ 没有车,社康医生这样出门

每个重点隔离居民,他们都要问一堆问题:

从哪里回来?

到过什么地方?

见过什么人?

有没有不舒服?

......

简直比查户口还要细。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雷”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摸排出来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24小时待命,及时处理隔离人员的任何问题。

比如说为孕妇送氧气袋、为老人换药等。

有疑似患者,就要安排留观、隔离、转送……

有解除隔离的居民,他们同样会像朋友一样关怀他们,上门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

特别是老人家。

“您好!麻烦您戴好口罩,我们是三位一体工作人员!”

测过体温后,谢明瑶耐心告知老人的家人,“高血压的药如果出去开不方便,就可以联系工作站,我们会帮您开了送药上门。”

▲ 社区给居家隔离的人送的物资

有个年轻的女孩子,一个人隔离在家,上门探访时,社康的刘医生说了一句暖心的话:

你在居家隔离期间,不要害怕,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她们又拿出一个香囊送给这位女生:

它有芳香化湿的作用,你可以时常放在身边。

你要买什么东西,打社区服务热线就行。我们帮你买,放家门口!

他们就像空气一样,给人安心的力量。

▲ 深圳首例境外输入病例所在的小区福田红树福苑,一位接受楼栋“硬隔离”的居民,哽咽着讲述自己的经历。原来,在她居家隔离期间,小孩突然发烧,“三位一体”工作人员不到5分钟就赶到,并将小孩及时送到医院。

3

因为“排雷”,自己成了密接者

隔离期间错过见亲人最后一面

和谢明瑶一起随访的刘明艳,最近又上了前线。

其实,1月31日,刘明艳就加入了联盟战队。

然而,有一次她在工作中接触了确诊的患者,成为了密切接触者。“接触了这个病人之后,我就开始有点点腹泻,还有点发烧,37.2、37.3℃。”她只好按规定在家隔离14天。

“但幸好,我一个人在深圳,不然一家子人都要被隔离。”两次核酸检测的结果都为阴性,刘明艳松了一口气。

隔离期间,一颗吊着的心还没放下来,又接到了家人电话,原来在老家的外婆离世。

“她走的时候在叫我,希望我能在她身边。但我在隔离,我也没有办法回去。”

刘明艳说,当家里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什么也帮不上,对家里挺愧疚的。“如果有下辈子的话,我希望她能继续做我的外婆。”

医者父母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但就像一句话所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热爱它。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中国医生。

隔离结束后,刘明艳回到岗位中,继续参与“排雷”工作,和同事们一起走街串巷,面带笑容地迎接每一位居民。

在他们寂寞的隔离生活中,无数像她这样的社康医生,依旧风雨不改地送去温暖的善意和关怀。

他们信仰希望和相信美好,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如果说如今的我们,有什么能为他们做的,那也许就是:尊重和理解。

最重要的是,希望所有的勇士,都请平安。

▲ 首例境外输入病例隔离楼栋解封,居民亮灯致谢“三位一体”小组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