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男人的胆,这话管用五十年

匿名 2020-03-23 10:25 阅读 1000+

  虽然疫情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各个小区封闭的势头丝毫没减。封闭意味着小区道路上车少了。外面的根本不让进,业主开车的也没往常多。人都缩家里不出来,何况开车呢。

  但有一种车却无惧风雨在小区里畅行无阻。那就是垃圾车。所有人都可以对此熟视无睹,但三两天见不着这辆车,那小区生活的链条可要断裂了,就算不臭气熏天,也让人不舒服。

  朋友讲了一个关于收垃圾的老板和房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于他下楼丢垃圾时的一次偶遇,当时这位王老板正在垃圾桶前忙活,攀谈了几句,便拉上了老乡关系,疫情期间见人少,说话少,彼此都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竟然聊了大半小时。


  王老板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外包了小区垃圾的运送。据说物业和运送垃圾的老板之间彼此没有费用收付,在双方形成的默契中,垃圾回收所产生的收益,成为交易让度的筹码。这些年来,相安无事。小区主流户型是一梯四户,原先每层楼都有垃圾桶,去年强制推行垃圾分类,撤了每层的垃圾桶,住户须在每天规定时间坐电梯下楼来,将垃圾袋丢到每一栋的门口固定的垃圾桶中。

  在王老板的认知里,这一行不偷不抢不骗,虽说脏点累点,但也不少挣钱。他们那儿出来干这行的可不少,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城市也基本上被他们那边的人承包了,或者这就是所谓的全覆盖。大众俗称他们是拣垃圾或者拾荒人,但更专业的叫法是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听起来高大上,符合国家战略,一点也不丢人。

  王老板虽然看起来面相老点,其实是79年生人,今年才41岁,在广州干这行已经有十几年了,转战过好多地方,承包朋友所在的这个小区也有三年了。

  王老板两口子在广州打拼多年,省吃俭用一心存钱,俩男孩都是在老家上学,家里老人照看着。王老板结婚早,大孩子都快20了。说起两个男孩子,王老板欣慰地说,虽然孩子读书不太灵,但他也没啥大奢求,自己一点也不担心了,因为前两年就在县城买了两套房,都是一次性付款。一个孩子一套,不用争不用打架。有了房子,过两年两个儿子再娶俩媳妇,自己人生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大半了。更关键的是,王老板自己还年富力强。


  说到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老本行,王老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和朋友小区的承包合同再过几个月到期了,而他也不打算继续干下去了了。因为现在搞垃圾分类,楼栋里打扫卫生的人会提前收拾一遍,有的业主过日子也仔细,能卖的都是攒着,过段时间一起拿去卖。垃圾到他这一手,那可真成纯垃圾了,啥也拣不出来。至于再从事什么职业,王老板自信地说,还没想好,但反正饿不死。

  朋友说,和这位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老乡聊了半个多小时,心情跌宕起伏,心里边盘算的始终是王老板轻描淡写说出的那两套房。

  不过也感觉到,王老板在有意无意晒家底时,内心是极舒坦的:城里人咋的?你有你的表面上的风光,从工作到生活,我有我的实实在在,县城的房子不是房呀?

  农村人读书少,年轻时外出打工赚钱娶妻生子养家糊口,看似是一种宿命,但因为在家乡县城拥有了两套不动产资产,而让人生踏实起来。也许他们不懂那么多买房的理论、城市划分级别的标准、都市圈城市群概念,但工作生活在家庭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的中国内地,大概率也能够通过朴素的感觉,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量力而行,在县城置业,为家庭从乡下走到城市(县城)谋局。

  王老板读书少,未必读到过村上春树的这句名言:“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但他用自己的投资,无意中为孩子们的成家立业增添了世俗但管用的法码。

  朋友感慨万千,自己同样来自河南农村,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工作、租房子、买房子、娶妻生子,量力而行的在距离城市中心区域四十多公里的远郊楼盘安家。自以为优哉优哉,工作生活挺惬意,没承想,在与老乡聊天过程中,优越感不再。因为王老板那是全款两套房,朋友却是三成首付另加每个月几千元的房贷,车贷,是一种负债前行的高危生活。为了融入这座城市,为了家人孩子活得体面,不敢失业,不敢换工,不敢任性,这是不是另一种宿命呢?


  读书改变命运,不如买房改变人生。这种顿悟,有时候需要好多年的经历。为了一套房,读书的和不读书的,殊途同归。

  前段时间,23部委推出19条“硬核”举措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其中“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备受关注。

  财产性收入一般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汽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这财产性收入中哪些含金量更高,更保值增值,那些有房一族特别是赶上上一波房价上涨房产增值的,体会更深。真正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是财产性收入尤其是不动产收入。

  疫情即将过去,生活还得继续。经过这次疫情,相信很多人会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冰冻的楼市将会没有悬念的再度活跃,买房置业的故事还会精彩上演。

  手里有房,心里不慌。硬道理,硬通货。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