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文化旅游促进会执行会长陈穗 | 文旅融合助力深圳西部更新

凤凰网房产深圳站 2020-03-12 23:35 阅读 200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7.6%。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入境旅游人数1.09万人次,同比增长4.7%,出境旅游人数1.2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对此,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表示,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日趋活跃,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GDP总量为1.87亿元,增速6.61%,位列第四位。纵观国际形势,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出口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深圳市,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任下寻求多元经济建设,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深圳市文化旅游促进会执行会长陈穗在接受奇点君采访时表示:深圳市应更加重视文化+旅游的模式发展与建设,而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文旅产业。

文旅融合,加速湾区经济发展

十九大会议后,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整合成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再次指出,要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多项政策表明未来文化和旅游将由以分开发展阶段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按照上下一盘棋的工作部署,陈穗对奇点君介绍道:“目前,深圳市相关部门都做出积极调整。”如陈穗所在的协会已更名为深圳市文化旅游促进会,更名后协会引进更多的文化企业,改变以前以旅游业企业为主的单一架构,走文化旅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文化旅游部成立,是时代的产物、是消费升级的体现。陈穗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提升,我们现在讲的旅游,不再是简单的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强调文化元素的融入,从而实现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促进人文审美,提升人文涵养的目的。”

文旅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重要促进作用。首先,旅游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带来消费提高与人气聚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业收入达到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其次,它能够带动多产业聚集,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为大众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最后,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刺激经济发展,带来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这很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思路。”陈穗说。

在面对文旅融合给城市经济与居民生活带来向上改变的同时,陈穗结合深圳自身的发展提醒道奇点君:“除了机遇,深圳市也面临文旅发展的挑战。”他进一步指出,“在文旅融合方面,深圳不仅面临国内挑战,还有国际挑战。”目前,深圳市文旅产业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线上端,文旅电商平台起步晚,尚有不足;线下端,能积极适应新机遇和挑战,转型文旅业务的传统旅游企业数量有限。”

城市联动,促进湾区旅游资源共享

如今,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强调中心城市、城市群的作用。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很明显,具有集聚效应,与辐射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深圳在湾区经济建设中承担的责任不言而喻。陈穗介绍到,深圳文旅产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在思考与实践如何带动大湾区“9+2”城市群旅游业发展。

在自身发展方面,深圳市正在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步伐和转型升级的节奏。“旅游+”,“文化+”的新业态,及口岸、交通便利的优势,正引领深圳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聚集地。此外,市相关部门在积极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国际品牌企业资源,完善整体水平。

在城市群建设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世界其他湾区,受历史影响,粤港澳城市群既有岭南文化,还有英国、葡萄牙等其他欧洲国家文化融入。“因此大湾区城市群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差异化。” 陈穗指出:“一方面,要展现融合到粤港澳湾区中的欧洲文化;另一方面,要把岭南文化展示出来。让深圳市民感受到不同文化在深圳的融合,打造出独特的深圳文旅产业。”

据悉,在城市联动方面,深圳本土旅游企业华侨城已经有具体项目呈现。在内地9个城市群方面,在深圳华侨城全方位整合深圳优质历史文化资源,落地了包括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一大批优质文化旅游项目;此外,在广州珠海佛山惠州等大湾区重要城市均有文旅项目布局。

如在佛山顺德,华侨城已经落地大型都市文化旅游综合体“欢乐海岸PLUS”;在肇庆,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小镇正在稳步推进;在江门,华侨城结合水乡特色,打造鹤山古劳水乡、谷埠新区及滨江休闲区等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华侨城利用当地的滨海资源,建设小漠文化旅游创意小镇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席滨海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每一地,华侨城都将当地优势资源特色文化打造,而不是复制之前的成功图纸。

在两个特区城市方面,香港华侨城发挥境外上市平台作用,与华侨城集团本部紧密配合,支持华侨城全国各区域集团完成新增投资,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多元业态,创新深圳文旅模式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全域旅游”概念起,全域旅游正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全国各地开展建设。

陈穗介绍到,近年,深圳各个区正在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的概念。如宝安区政府与华侨城联手打造欢乐港湾文旅项目,南山区政府正在打造一流的旅游智慧园区,大鹏区政府大力支持海滨旅游发展,罗湖区政府积极推动区域旧改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发展都在推动城市迭变。

以欢乐港湾项目为例,陈穗认为:“欢乐港湾文旅项目,是十分契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 ‘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项目。”

地理位置上,欢乐港湾位于历史悠久的宝安区,人口聚集优势已经形成,一定程度减少项目养商期,同时其占据此轮城市西进发展轴核心,新城市中心位置。

文化打造上,欢乐港湾有每年能提供不少于150场高端演出的湾区之声大剧院;区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尽在欢乐港湾左右。

娱乐游玩方面,海滨文化公园将水系、绿植、步道、小亭与海岸线完美融合,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新场所;滨海场景体验式街区商业,完美把购物、美食、休闲、娱乐等消费串联,形成深圳独具滨海气质的亲水街区、让游客在享受精神文化愉悦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味蕾、运动神经得到享受与放松,

城市发展需要创造新的文化生态,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在欢乐港湾,高达128米的城市之光摩天轮就是欢乐港湾的地标,宝安区的地标,深圳市的地标。摩天轮除能满足游客们的观光需求,超大的轿体能同时容纳20 多人举办空中party,婚礼。此外,以摩天轮为载体,欢乐港湾还定期举办大型激光秀。而整个公园每年也将策划丰富多彩的国内外主题文化活动.

陈穗所理解的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能让人在工作区之余在身边就能享受到舒适、高端的消费和享受。事实上,华侨城在欢乐港湾项目的打造上已经突破早期以旅游休闲为主的模式,融入办公项目于其中。

已知腾讯科技岛,多家金融名企与欢乐港湾处在同一片区域,商务环聚效应显而易见。此外,除湾区之声、湾区之光、海滨文化公园、东岸西岸街区商业之外,欢乐港湾自身配有海府一号商办项目、JW万豪酒店,满足人们从办公,到业务洽谈、商务宴请等多种商务需求,实现人们工作、生活放松两不误的体验。

“欢乐港湾的建成将对城市文旅发展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同时,可以对大湾区的其他的城市全域旅游建设提供较好的标杆作用和示范作用。”陈穗说。未来宝安中心区的发展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